返回

三国演义 第115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首頁
    以避禍:此乃保國安身之策也,宜早行之。

    ”維大喜,謝曰:“先生金玉之言也。

    ”次日,姜維表奏後主,求沓中屯田,效武侯之事。

    後主從之,維遂還漢中,聚諸将曰:“某累出師,因糧不足,未能成功。

    今吾提兵八萬,往沓中種麥屯田,徐圖進取。

    汝等久戰勞苦,今日斂兵聚谷,退守漢中;魏兵千裡運糧,經涉山嶺,自然疲乏;疲乏必退,那時乘虛追襲,無不勝矣。

    ”遂令胡濟守漢壽城,王含守樂城,蔣斌守漢城,蔣舒、傅佥同守關隘。

    分撥已畢,維自引兵八萬,來沓中種麥,以為久計。

     卻說鄧艾聞姜維于沓中屯田,于路下四十餘營,連絡不絕,如長蛇之勢。

    艾遂令細作相了地形,畫成圖本,具表申奏。

    晉公司馬昭見之,大怒曰:“姜維屢犯中原,不能剿除,是吾心腹之患也。

    ”賈充曰:“姜維深得孔明傳授,急難退之。

    須得一智勇之将,往刺殺之,可免動兵之勞。

    ”從事中郎荀勖曰:“不然;今蜀主劉禅溺于酒色,信用黃皓,大臣皆有避禍之心。

    姜維在沓中屯田,正避禍之計也;若令大将伐之,無有不勝,何必用刺客乎?”昭大笑曰:“此言最善。

    吾欲伐蜀,誰可為将?”荀勖曰:“鄧艾乃世之良材,更得锺會為副将,大事成矣。

    ”昭大喜曰:“此言正合吾意。

    ”乃召锺會入而問曰:“吾欲令汝為大将,去伐東吳,可乎?”會曰:“主公之意,本不欲伐吳,實欲伐蜀也。

    ”昭大笑曰:“子誠識吾心也。

    但卿往伐蜀,當用何策?”會曰:“某料主公欲伐蜀,已畫圖本在此。

    ”昭展開視之,圖中細載一路安營下寨屯糧積草之處,從何而進,從何而退,一一皆有法度。

    昭看了大喜曰:“真良将也!卿與鄧艾合兵取蜀,何如?”會曰:“蜀川道廣,非一路可進;當使鄧艾分兵各進,可也。

    ”昭遂拜锺會為鎮西将軍,假節钺,都督關中人馬,調遣青、徐、兖、豫、荊、揚等處;一面差人持節令鄧艾為征西将軍,都督關外隴上,使約期伐蜀。

    次日,司馬昭于朝中計議此事,前将軍鄧敦曰:“姜維屢犯中原,我兵折傷甚多;隻今守禦,尚自未保,奈何深入山川危險之地,自取禍亂耶?”昭怒曰:“吾欲興仁義之師,伐無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叱武士推出斬之。

    須臾,呈鄧敦首級于階下。

    衆皆失色。

    昭曰:“吾自征東以來,息歇六年,治兵繕甲,皆已完備,欲伐吳蜀久矣。

    今先定西蜀,乘順流之勢,水陸并進,并吞東吳,滅虢取虞之道也。

    吾料西蜀将士,守成都者八九萬,守邊境者不過四五萬,姜維屯田者不過六七萬。

    今吾已令鄧艾引關外隴右之兵十餘萬,絆住姜維于沓中,使不得東顧;遣锺會引關中精兵二三十萬,直抵駱谷,三路以襲漢中。

    蜀主劉禅昏暗,邊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必矣。

    ”衆皆拜服。

     卻說锺會受了鎮西将軍之印,起兵伐蜀。

    會恐機謀或洩,卻以伐吳為名,令青、兖、豫、荊、揚等五處各造大船;又遣唐咨于登、萊等州傍海之處,拘集海船。

    司馬昭不知其意,遂召鐘會問之曰:“子從旱路收川,何用造船耶?”會曰:“蜀若聞我兵大進,必來求救于東吳也。

    故先布聲勢,作伐吳之狀,吳必不敢妄動。

    一年之内,蜀已破,船已成,而伐吳,豈不順乎?”昭大喜,選日出師。

    時魏景元四年,秋七月初三日,锺會出師。

    司馬昭送之于城外十裡方回。

    西曹掾邵悌密謂司馬昭曰:“今主公遣锺會領十萬兵伐蜀,愚料會志大心高,不可使獨掌大權。

    ”昭笑曰:“吾豈不知之?”悌曰:“主公既知,何不使人同領其職?”昭言無數語,使邵悌疑心頓釋。

     正是: 方當士馬驅馳日,早識将軍跋扈心。

    未知其言若何,且看下文分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