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首頁
    道知道。

    ”晴雯道:“我告訴了你,難道你這會退還太太去不成?”秋紋笑道:“胡說,我白聽了喜歡喜歡。

    那怕給這屋裡的狗剩下的,我隻領太太的恩典,也不犯管别的事。

    ”衆人聽了都笑道:“罵的巧,可不是給了那西洋花點子哈巴兒了。

    ”襲人笑道:“你們這起爛了嘴的!得了空就拿我取笑打牙兒。

    一個個不知怎麼死呢。

    ”秋紋笑道:“原來姐姐得了,我實在不知道。

    我陪個不是罷。

    ”襲人笑道:“少輕狂罷。

    你們誰取了碟子來是正經。

    ”麝月道:“那瓶得空兒也該收來了。

    老太太屋裡還罷了,太太屋裡人多手雜。

    别人還可以,趙姨奶奶一夥的人見是這屋裡的東西,又該使黑心弄壞了才罷。

    太太也不大管這些,不如早些收來正經。

    ”晴雯聽說,便擲下針黹道:“這話倒是,等我取去。

    ”秋紋道:“還是我取去罷,你取你的碟子去。

    ”晴雯笑道:“我偏取一遭兒去。

    是巧宗兒你們都得了,難道不許我得一遭兒?”麝月笑道:“通共秋丫頭得了一遭兒衣裳,那裡今兒又巧,你也遇見找衣裳不成。

    ”晴雯冷笑道:“雖然碰不見衣裳,或者太太看見我勤謹,一個月也把太太的公費裡分出二兩銀子來給我,也定不得。

    ”說着,又笑道:“你們别和我裝神弄鬼的,什麼事我不知道。

    ”一面說,一面往外跑了。

    秋紋也同他出來,自去探春那裡取了碟子來。

     襲人打點齊備東西,叫過本處的一個老宋媽媽來,向他說道:“你先好生梳洗了,換了出門的衣裳來,如今打發你與史姑娘送東西去。

    ”那宋嬷嬷道:“姑娘隻管交給我,有話說與我,我收拾了就好一順去的。

    ”襲人聽說,便端過兩個小掐絲盒子來。

    先揭開一個,裡面裝的是紅菱和雞頭兩樣鮮果,又那一個,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

    又說道:“這都是今年咱們這裡園裡新結的果子,寶二爺送來與姑娘嘗嘗。

    再前日姑娘說這瑪瑙碟子好,姑娘就留下頑罷。

    這絹包兒裡頭是姑娘上日叫我作的活計,姑娘别嫌粗糙,能着用罷。

    替我們請安,替二爺問好就是了。

    ”宋嬷嬷道:“寶二爺不知還有什麼說的,姑娘再問問去,回來又别說忘了。

    ”襲人因問秋紋:“方才可見在三姑娘那裡?”秋紋道:“他們都在那裡商議起什麼詩社呢,又都作詩。

    想來沒話,你隻去罷。

    ”宋嬷嬷聽了,便拿了東西出去,另外穿戴了。

    襲人又囑咐他:“從後門出去,有小子和車等着呢。

    ”宋媽去後,不在話下。

     寶玉回來,先忙着看了一回海棠,至房内告訴襲人起詩社的事。

    襲人也把打發宋媽媽與史湘雲送東西去的話告訴了寶玉。

    寶玉聽了,拍手道:“偏忘了他。

    我自覺心裡有件事,隻是想不起來,虧你提起來,正要請他去。

    這詩社裡若少了他還有什麼意思。

    ”襲人勸道:“什麼要緊,不過玩意兒。

    他比不得你們自在,家裡又作不得主兒。

    告訴他,他要來又由不得他,不來,他又牽腸挂肚的,沒的叫他不受用。

    ”寶玉道:“不妨事,我回老太太打發人接他去。

    ”正說着,宋媽媽已經回來,回複道生受,與襲人道乏,又說:“問二爺作什麼呢,我說和姑娘們起什麼詩社作詩呢。

    史姑娘說,他們作詩也不告訴他去,急的了不的。

    ”寶玉聽了立身便往賈母處來,立逼着叫人接去。

    賈母因說:“今兒天晚了,明日一早再去。

    ”寶玉隻得罷了,回來悶悶的。

     次日一早,便又往賈母處來催逼人接去。

    直到午後,史湘雲才來,寶玉方放了心,見面時就把始末原由告訴他,又要與他詩看。

    李纨等因說道:“且别給他詩看,先說與他韻。

    他後來,先罰他和了詩:若好,便請入社,若不好,還要罰他一個東道再說。

    ”史湘雲道:“你們忘了請我,我還要罰你們呢。

    就拿韻來,我雖不能,隻得勉強出醜。

    容我入社,掃地焚香我也情願。

    ”衆人見他這般有趣,越發喜歡,都埋怨昨日怎麼忘了他,遂忙告訴他韻。

    史湘雲一心興頭,等不得推敲删改,一面隻管和人說着話,心内早已和成,即用随便的紙筆錄出,先笑說道:“我卻依韻和了兩首,好歹我卻不知,不過應命而已。

    ”說着遞與衆人。

    衆人道:“我們四首也算想絕了,再一首也不能了。

    你倒弄了兩首,那裡有許多話說,必要重了我們。

    ”一面說,一面看時,隻見那兩首詩寫道: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門,種得藍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愛冷,非關倩女亦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

    
  卻喜詩人吟不倦,豈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牆角也宜盆。

    
  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幹風裡淚,晶簾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訴,無奈虛廊夜色昏。

    
衆人看一句,驚訝一句,看到了,贊到了,都說:“這個不枉作了海棠詩,真該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