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回 九重城阙微茫外 一气风云吐纳

首頁
    小寶心中略寬,尋思:“宮裡若是出了大亂子,他們定沒心情來跟我說揚州什麼的。

    ”微笑着點了點頭,問道:“這些日子,大夥兒都沒事罷?”一名侍衛道:“托副總管的福,上下平安,隻是吳三桂老小子造反,可把皇上忙得很了,三更半夜也常常傳了大臣進宮議事。

    ”韋小寶心中又是一寬。

    另一名侍衛笑道:“總管大人一回 京,幫着皇上處理大事,皇上就可清閑些了。

    ”韋小寶笑道:“你們不用拍馬屁。

    我從揚州帶回來的東西,好兄弟們個個有份,誰也短不了。

    ”衆侍衛大喜,一齊請安道謝。

    韋小寶指着小轎道:“那是太後和皇上吩咐要捉拿的欽犯,你們瞧一瞧。

    ”随從打開轎簾,讓宮門侍衛搜檢。

    衆侍衛循例伸手入轎,查過并無兇器等違禁物事,笑道:“副總管大人這次功勞不小,咱們又好讨升官酒喝了。

    ” 韋小寶進得宮來,一問乾清門内班宿衛,得知皇上在養心殿召見大臣議事,從昨兒晚上議到此刻,還未退朝。

    韋小寶一聽大喜,心想:“原來皇上忙了一晚沒睡,召見大臣之時,自然四下裡戒備得好不嚴緊。

    養心殿四下裡千百盞燈籠點得明晃晃地,歸家那三隻烏龜又怎近得了皇上?倘若小玄子早早上床睡了覺,烏燈黑火,隻怕昨晚已經糟了糕啦。

    可見他做皇帝,果然洪福齊天。

    幸好吳三桂這老小子打仗得勝,皇上才心中着急,連夜議事。

    ” 當下來到養心殿外,靜靜的站着伺候。

    他雖得康熙寵幸,但皇帝在和王公大臣商議軍國大事,卻也不敢擅自進去。

    等了大半個時辰,内班宿衛開了殿門,隻見康親王傑書、明珠、索額圖等一個個出來。

    衆大臣見到韋小寶,都是微笑着拱拱手,誰也不敢說話。

    太監通報進去,康熙即刻傳見。

    韋小寶上殿磕頭,站起身來,見康熙坐在禦座之中,精神煥發。

    韋小寶一陣喜歡,說道:“皇上,奴才見到你,可……可真高興得很了。

    ”他擔了一晚的心事,眼見康熙無恙,忍不住眼淚奪眶而出。

    康熙笑問:“好端端的哭什麼了?”韋小寶道:“奴才是喜歡得哭了。

    ” 康熙見他真情流露,笑道:“很好,很好!吳三桂這老小子果真反了。

    他打了幾個勝仗隻道我見他怕了,不敢殺他兒子。

    他媽的,老子昨天已砍了吳應熊的腦袋。

    ”韋小寶吃了一驚,“啊”的一聲,道:“皇上已殺了吳應熊?”康熙道:“可不是嗎?衆大臣都勸我不可殺吳應熊,說什麼倘若王師不利,還可跟吳三桂講和,許他不削藩,永鎮雲南。

    又說什麼一殺了吳應熊,吳三桂心無顧忌,更加兇狠了。

    呸!這些膽小鬼。

    ”韋小寶道:“皇上英斷。

    奴才看戲文《群英會》,周瑜和魯肅對孫權說道,我們做臣子好投降曹操,主公卻投降不得。

    咱們今日也是一般,他們王公大臣及跟吳三桂講和,皇上卻萬萬不能講和。

    ”康熙大喜,在桌上一拍,走下座來,說道:“小桂子,你如早來得一天,将這番道理跟衆大臣分說分說,他們便不敢勸我講和了。

    哼,他們投降了吳三桂,一樣的做尚書将軍,又吃什麼虧了?”心想韋小寶雖然不學無術,卻不似衆大臣存了私心,隻為自身打算,拉着他手,走到一張大桌之前。

    桌上放着一張大地圖。

    康熙指着地圖,說道:“我已派人率領精兵,一路由荊州赴常德把守,一路由武昌赴嶽州把守,派了順承郡王勒爾錦做甯南靖寇大将軍,統率諸将進剿。

    剛才我又派了刑部尚書莫洛做經略,駐守西安。

    吳三桂就算得了雲貴四川,攻進湖南,咱們也不怕他。

    ”韋小寶道:“皇上,你也派奴才一個差使,帶兵去幹吳三桂這老小子!”康熙笑了笑,搖頭道:“行軍打仗的事,可不是鬧着玩的。

    你就在宮裡陪着我好了。

    再說,這次派出去的,都是滿洲将官滿洲兵,隻怕他們不服你調度。

    ”韋小寶道:“是。

    ”心想:“吳三桂要天下漢人起來打鞑子。

    我是假滿洲人,皇上自然信不過我。

    ”康熙猜到了他心意,說道:“你對我忠心耿耿,我不是信不過你。

    小桂子,吳三桂的兵馬厲害得很,沒三年五載,甚至是七八年,是平不了他的。

    頭上這幾年,咱們非打敗仗不可。

    這一場大戰,咱們是先苦後甜,先敗後勝。

    你愛打敗仗呢,還是打勝仗?”韋小寶道:“自然是愛打勝仗。

    抛盔甩甲,落荒而逃,味道不好!”康熙笑道:“你對我忠心,我也不能讓你吃虧。

    頭上這三年五載的敗仗,且讓别人去打。

    直累得吳逆精疲力盡、大局已定的時候,我再派你去打雲南,親手将這老小子抓來。

    你可知我的讨逆诏書中答允了什麼?”韋小寶大喜,說道:“皇上恩德,真是天高地厚。

    ”康熙笑道:“我布告天下,答允了的,哪一個抓到吳三桂的,吳三桂是什麼官,就封他做什麼官。

    小桂子,這可得瞧你的造化了。

    他媽的,你這副德性,可像不像平西親王哪?哈哈,哈哈!”側過頭端相他片刻,笑道:“現今是猴兒崽子似的,半點兒也不像,過得六七年,你二十來歲了,那時封個王爺,隻怕就有點譜了,哈哈。

    ”韋小寶笑道:“平西親王什麼的大官,奴才恐怕沒這個福份。

    不過皇上如派我做個大将軍,帶兵到雲南去抓吳三桂,大将軍八面威風,奴才手執丈八蛇矛,大喝一聲:‘吳三桂,來将通名!’可真挺美不過了。

    謝天謝地,吳三桂别死得太早,奴才要親手揪他到這裡來,跪在這裡向皇上磕頭。

    ”康熙笑道:“很好,很好!”随即正色道:“小桂子,咱們頭上這幾年的仗,那是難打得很的。

    打敗仗不要緊,卻要雖敗不亂。

    必須是大将之才,方能雖敗不亂,支撐得住。

    你是福将,可不是勇将、名将,更加不是大将。

    唉,可惜朝廷裡卻沒什麼大将。

    ”韋小寶道:“皇上自己就是大将了。

    皇上已認定咱們頭幾年一來要輸的,那麼就算敗,也一定不會亂。

    好比賭牌九,皇上做莊,頭上賠他七副八副通莊,一點也不在乎。

    咱們本錢厚,泰山石敢當,沉得住氣,輸了錢,隻當是借給他的。

    到得後來,咱們和牌對、人牌對、地牌對、天牌對、至尊寶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