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回 九重城阙微茫外 一气风云吐纳

首頁
    ,一副副好牌殺将出去,通吃通殺,隻殺得吳三桂這老小子人仰馬翻,輸得幹幹淨淨,兩手空空,袋底朝天,翻出牌來,副副都是别十。

    ”康熙哈哈大笑,心想:“朝廷裡沒大将,我自己就是大将,這句話倒也不錯。

    ‘雖敗不亂,沉得住氣’這八個字,除了我自己,朝廷裡沒一個将帥大臣做得到。

    ”從禦案上取過韋小寶所上的那道密奏,說道:“你說有人要行刺,要我小心提防?”韋小寶道:“正是。

    當時局面緊急,奴才又讓人給看住了,不能叫師爺來寫奏章,隻得畫這一副圖畫兒。

    皇上聰明得緊,一瞧就明白了。

    那刺客眼睜睜瞧着,就不知道是什麼玩意兒。

    萬歲爺洪福齊天,反叛逆賊,枉費心機。

    ”康熙道:“是怎麼樣的逆賊?”韋小寶道:“是吳三桂派來京城的。

    ”康熙點頭道:“吳逆一起兵,我就加了三倍侍衛。

    昨晚收到你的奏章,又加了内班宿衛。

    ”韋小寶道:“這次吳逆派來的刺客,武功着實厲害。

    雖然聖天子有百神呵護,咱們還須加倍小心,免得皇上受了驚吓。

    ”忽然想起一事,說道:“皇上,奴才有一件寶貝背心,穿在身上,刀槍不入。

    奴才就脫下來,請皇上穿上了。

    ”說着便解長袍扣子。

    康熙微微一笑,問道:“是鳌拜家裡抄來的,是不是?”韋小寶吃了一驚,他臉皮雖然甚厚,這時出其不意,竟也難得脹了個滿臉通紅,跪下說道:“奴才該死,什麼也瞞不了皇上。

    ”康熙笑道:“這件金絲背心,是在前明宮裡得到的,當時鳌拜立功很多,又沖鋒陷陣,身上刀槍矢石的傷受了不少,因此上攝政王賜了給他。

    那時候我派你去抄鳌拜的家,抄家清單上可沒這件背心。

    ”韋小寶隻有嘻嘻而笑,神色尴尬。

    康熙笑道:“你今日要脫給我穿,足見你挺有忠愛之心。

    但我身在深宮,侍衛千百,諒來刺客也近不了我的身。

    這背心是不用了。

    你在外面給我辦事,常常遇到兇險,這件背心,算是我今日賜給你的。

    這賊名兒從今起可就免了。

    ”韋小寶又跪下謝恩,已出了一身冷汗,心想:“我偷四十二章經的事,皇上可别知道才好。

    ”康熙道:“小桂子,你對我忠心,我是知道的。

    可是你做事也得規規矩矩才是。

    你身上這件背心,日後倘若也叫人抄家抄了出來,給人隐瞞吞沒了去,那可不大妙了。

    ”韋小寶道:“是,是。

    奴才不敢。

    ”額上汗水不由得涔涔而下,又磕了幾個頭,這才站起。

     康熙說道:“揚州的事,以後再回罷。

    ”說着打了個呵欠,一晚不睡,畢竟有些倦了。

    韋小寶道:“是。

    托了太後和皇上的福,那個罪大惡極的老婊子,奴才給抓來了。

    ”康熙一聽,叫道:“快帶進來,快帶進來。

    ” 韋小寶出去叫了四名傳衛,将毛東珠揪進殿來,跪在康熙面前。

    康熙走到她面前,喝道:“擡起頭來。

    ”毛東珠略一遲疑,擡起頭來,凝視着康熙。

    康熙見她臉色慘白,突然之間心中一陣難過:“這女人害死我親生母親,害得父皇傷心出家,使我成為無父無母之人。

    她又幽禁太後數年,折磨于她,世上罪大惡極之人,實無過此了,可是……可是……我幼年失母,一直是她撫育我長大。

    這些年來,她待我實在頗有恩慈,就如是我親生母親一般。

    深宮之中,真正待我好的,恐怕也隻有眼前這個女人,還有這個狡猾胡鬧的小桂子。

    ”内心深處,又隐隐覺得:“若不是她害死了董鄂妃和董妃之子榮親王,以父皇對董鄂妃寵愛之深,大位一定是傳給榮親王。

    我非但做不成皇帝,說不定還有性命之憂。

    如此說來,這女人對我還可說是有功了。

    ”在數年之前,康熙年紀幼小,隻覺人世間最大恨事,無過于失父失母,但這些年來親掌政事,深知大位倘若為人所奪,那就萬事全休,在他内心,已覺帝皇權位比父母親的慈愛為重,隻是這念頭固然不能宣之于口,連心中想一下,也不免罪孽深重。

    毛東珠見他臉色變幻不定,歎了口氣,緩緩道:“吳三桂造反,皇上也不必太過憂急,總要保重身子。

    你每天早晨的茯苓燕窩湯,還是一直在吃罷?”康熙正在出神,聽她問起,順口答道:“是,每逃诩在吃的。

    ”毛東珠道:“我犯的罪太大,你……親手殺了我罷。

    ”康熙心中一陣難過,搖了搖頭,對韋小寶道:“你帶她去慈甯宮朝見太後,說我請太後聖斷發落。

    ”韋小寶右膝一屈,應了聲:“喳!”康熙揮揮手,道:“你去罷。

    ”韋小寶從懷中取出葛爾丹和桑結的兩道奏章來,走上兩步,呈給康熙,說道:“皇上大喜。

    西藏和蒙古的兩路兵馬,都已跟吳三桂翻了臉,決意為皇上出力。

    ” 康熙連日調兵遣将,深以蒙藏兩路兵馬響應吳三桂為憂,聽得韋小寶這麼說,不由得驚喜交集,道:“有這等事?”展開奏章一看,更是喜出望外,揮手命侍衛先将毛東珠押出殿去,問韋小寶道:“這兩件大功,你怎麼辦成的?他媽的,你可真是個大大的福将哪。

    ”其時西藏、蒙古兩地,兵力頗強,康熙既知桑結、葛爾丹暗中和吳三桂勾結,已部署重兵,預為之所,這時眼見兩道奏章中言辭恭順懇切,反而成為伐讨吳三桂的強助,如何不教他心花怒放?隻是此事來得太過突兀,一時之間還不信是真。

     韋小寶知道每逢小皇帝對自己口出“他媽的”,便是龍心大悅,笑嘻嘻的道:“托皇上的洪福,奴才跟他們拜了把子,桑結大喇嘛是大哥,葛爾丹王子是二哥,奴才是三弟。

    ”康熙笑道:“你倒真神通廣大。

    他們幫我打吳三桂,你答應了給他們什麼好處?”韋小寶笑道:“皇上聖明,知道這拜把子是裝腔作勢,當不得真的,他們一心一意是在向皇上讨賞。

    桑結是想當活佛,達賴活佛、班禅活佛之外,想請皇上開恩,再賞他一個桑結活佛做做。

    那葛爾丹王子,卻是想做什麼‘整個兒好’,這個奴才就不明白了。

    ”康熙哈哈大笑,道:“整個兒好?啊,是了,他想做準噶爾汗。

    這兩件事都不難,又不花費朝廷什麼,到時候寫一道敕文,蓋上個禦寶,派你做欽差大臣去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