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善先资集卷三

首頁
    人、男子,或龍或神,或天或鬼,悉同受之。

    故稱無間。

    ’(出《地藏菩薩經》)神福既盡,輪轉三途,理固然也。

     [問]均是神也,或血食,或不血食。

    何故?[答]宿世正直,故為神明。

    就正直中,嗔心重者,必堕血食,慈心勝者,不堕血食。

    又因宿世布施作善,故為神明。

    若不知三寶,但修世間善事,則福勝于慧,必堕血食;若深信因果,于佛事門中布施,則慧勝于福,不堕血食。

     [問]人壽修短,若鬼神不能為主,宜乎禱之無驗。

    而世有患病之人,百藥不效,迨去問蔔求神,其疾頓除者,則修短之數,鬼神操之明矣,安得不群然奉之?[答]前此之病,鬼神所緻,後此之壽,非鬼神所延也。

    壽若未盡,不禱亦愈;命欲終時,禱亦無效。

    不過血食邪鬼,觀釁而動,乘機索食耳。

    愚者但見适逢其會,遂深信不疑。

    見禱後病愈者,必曰此禱神所緻也。

    見禱後随死者,又曰此不及早求神,故至此耳。

    嗚呼!此等之人,吾決其世世為牷牲矣。

    《譬喻經》雲:‘鬼神知人壽命罪福,不能生人、殺人,不能使人富貴貧賤,但欲使人作惡犯殺,因人衰耗而撓亂之。

    得設祠祀耳。

    ’ 釋飨親祭祖之疑(凡六辨) [問]為祀神殺生,固知不可矣。

    為養親殺生,未識亦有罪乎?[答]殆有甚焉。

    善則歸親,過則歸己,人子之道也。

    自則不殺,獨為養親而殺,是歸過于親矣。

    假令國家法網,自不敢冒,而獨可使父母冒之乎?鬼神之福,享盡輪回。

    豈父母之福,享之不盡乎?倘父母不持齋,用三淨肉可也,或求肆中熟食,可也。

    倘謂必出于殺而後可,則是鸩酒止親渴矣。

    客忿然作色曰:‘是何言與?孝為百行之首,殺物養親,乃名正言順事,上天必不肯以殺生之罪,加于孝養之人,物類諒不能以微細之怨,報于命終之後。

    [答]以子一身觀之,當奉養者,不過二人。

    若合天下觀之,則當奉養者,河沙不足喻其數。

    若皆為養親而殺,則雖積骨如山,流血盈海,亦不足為罪矣。

    殺如是無量衆生,其中保無有宿世之六親乎?殺過去眷屬,供現在父母,颠倒固已甚矣。

    倘害過去父母,供現在父母,颠倒不更甚乎?若雲出于養親,天必見諒,試問上帝于此,獨諒子一人之情乎?抑盡天下皆諒之乎?一言以蔽之,曰‘弗思耳。

    ’ [問]人子報本,莫重于祭。

    父母生不持齋,沒而用素,不順乎親矣。

    [答]倘謂祖先藉祭而飽,則一歲設祭,不及數次,其三百五十日不其餒乎?若謂外此不至于餒,則設祭不過盡人子之心耳。

    豈宰割造業,而可稱盡心乎?夫為子者,生時不能盡勞盡養,徒煩父母一世恩勤,死後僅以虛器虛名,又累父母多生業障,尚焉得為人子乎?曾元但養口腹(*曾、元:即‘曾、玄’,曾孫,玄孫,指後人),尚不及父之養志,奈何既沒之後,反以口腹累之耶?孝子養親,猶需仁者之粟;殺物命而陳鼎俎,何不仁如是? [問]子孫設祭,祖宗來享乎?抑不來享乎?[答]祖先若生鬼道,子孫能以精誠緻之,則來享。

    若在天道,以受樂故,不肯來享。

    若在三途,以受苦故,不能來享。

    若生人道,别有六親,不複來享。

    子孫雖極誠敬,不過自享其福耳,如《中阿含經》所說。

     [問]祖先若不來,更有他神受祭否?[答]有。

    《長阿含經》雲:‘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無有空者’。

    《優婆塞戒經》雲:‘若近樹林,樹神受祭,若近江河泉井,江河泉井等神受祭。

    ’ [問]梁武帝以面為犧牲,作史者皆謂其不血食(*血食,祭祀)之兆,故知祀先用素,非禮也。

    [答]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則可知仁。

    武帝殺六貴,灌壽陽城,是其不仁也。

    若以面牲而論,則禱祀者,至今猶受其賜。

    倘此法不行,則物命傷殘,民财耗匮,又不知若何。

    武帝以一念之慈,令天下後世隐然消無邊殺業,則面牲制度,較之成湯解網(*傳說成湯出遊時,看到有人用網捕鳥,便勸他撒開一面,好讓鳥能夠飛出去),子産畜魚(*春秋時,有人送給鄭國的子産一條魚,子産不忍心吃,叫手下人放到池塘裡去了),其功倍之又倍也。

    至于天下之失,乃國運使然耳,如雲面為犧牲之故,則陳、隋諸君,夫豈不用太牢(*指牛、羊、豬三牲),何亡之速哉?果若斯言,當日牲不以面,則侯景之兵,必畏而避之矣。

    将謂帝王社稷安危,懸于畜生之去留耶?且聖如堯舜,不能保子之必類,安可以成敗論乎?蓮大師曰:‘作俑者,象人以葬,仲尼譏其無後,則象牲以祀,仁人猶不滿焉,必欲舍似用真,何其忍也?’ [按]武帝即位後,斷酒禁肉,節儉愛民,暗室必整衣冠,暑月未嘗袒裼(*赤身裸體)。

    每大辟(*死刑),必持齋一月,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