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起仇來可不像你這樣膿包,到今天連仇人是誰也不知道。
”顧金标氣得隻是抖叉,連聲咒罵。
哈合台道:“你如認為我這朋友還可交,那麼請你告訴我。
”
餘魚同見這批人中隻有哈合台對他有友善之意,於是說道:“你們幹麼不去問韓文沖?不過他不在洛陽,現在和威震河朔王維揚一起在杭州。
”滕一雷道:“當真?”餘魚同喝道:“我幾時說過假話?”哈合台見他雖然被擒,反而越來越強項,對他更是敬佩,把滕一雷和顧金标拉在一邊道:“再逼他也無用,放了他吧。
”顧金标道:“咱們放他,江湖上還道關東六魔不敢惹紅花會,依我說,斃了算啦。
”滕一雷道:“斃了也沒好處,咱們就奔杭州去找韓文沖,把他帶着,在路上慢慢套問,總要問個水落石出,再殺不遲。
”顧金标道:“好,就是這樣。
”
滕一雷回來對餘魚同道:“我們把你帶到杭州去和韓大哥對質。
要是你說的不錯,我們就放你。
”餘魚同想道:“這很好,一路上不遇救援,也總有脫身之策。
”於是點頭答允。
滕一雷向言伯幹一舉手,說道:“後會有期。
”轉身要走。
言伯幹縱上一步道:“慢來,慢來。
這人是咱們一起擒住的,就這樣便宜的讓你帶走嗎?”哈合台怒道:“你要怎樣?”言伯幹自忖,己方雖有四人,但對方三人武功高強,自己雖然還可對付,師弟和徒弟就不行了,用強不能取勝,於是說道:“他射瞎了我一隻眼,現在我隻剜他兩隻眼抵帳,人就讓你們帶走。
”
滕一雷和顧金标心想,擒拿餘魚同他确也有功勞,而且眼見他是官府的人,何必多結對頭,他要剜餘魚同雙眼,讓他剜就是;而且餘魚同沒了眼睛,帶他上路時反而方便,不愁他會逃走,當下并不阻攔。
言伯幹右手食中兩指“雙龍搶珠”,向餘魚同雙目截了過來。
餘魚同退後一步想避,顧金标執住他身子向前一推,使他動彈不得。
且說陳家洛等一行沿着河岸向西,隻見遍地沙礫,盡是大水過後的遺迹,黃沙之中,偶然還可見到幾根白骨,想見當日波濤自天而降,老百姓掙紮逃命、終於葬身澤國的慘狀,大家不禁恻然。
陳家洛吟道:“安得禹複生,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劍,重來親指畫!”心想:“白樂天這幾句詩真是憂國憂民,氣魄非凡。
咱們紅花會現在提劍隻是殺賊,那一日提劍指畫而治水,這才是咱們的心願。
”
不一日來到潼關,徐天宏和章進兩人分頭到各處街頭牆角查看,并不見有餘魚同留下的記号,知道他尚未到達。
他們不想打擾别人,就在一家客店中住了下來,一連住了三日,始終不見餘魚同到來。
徐天宏和章進到水陸兩路碼頭查問,都說不見有這樣一位秀才相公。
到第四日,大家一計議,都覺事有點蹊跷,隻怕中途出了亂子。
潼關一帶占碼頭的幫會是“龍門幫”,紅花會和他們素無交往,大家都擔心餘魚同着了他們道兒,於是徐天宏拿了自己名帖去拜訪龍門幫的龍頭大哥上官毅山。
那上官毅山一聽徐天宏來訪,知道他是紅花會七當家,江湖上有名的武諸葛,連忙迎接出來,徐天宏說明來意。
上官毅山道:“我們久慕貴會仁義包天,隻是貴會一向在江南開山立櫃,無緣結交。
如困我們知道貴會十四當家在黃河中坐船,一定好好接待。
我馬上派人去查問。
”他當着徐天宏之面,派了八名弟兄出去,叫他們四人到黃河中查詢,四人沿黃河兩岸迎接下去,一見餘十四當家,馬上接待到潼關來。
徐天宏見他十分義氣,鄭重道謝。
上官毅山留他在家中居住,徐天宏一定不肯。
下午上官毅山前來回拜。
陳家洛怕驚動官府,所以都麬避不見。
上官毅山當晚大排筵席,給徐天宏接風,遍邀當地武林豪傑作陪。
潼關武林人士識得周仲英的人很多,聽說徐天宏是名震西北的鐵膽周的女婿,更是傾心結納。
有些人私下議論,武諸葛名聞江湖,那知竟是如此瘦弱矮小,真是人不可以貌相。
衆人見徐天宏談吐豪爽,很夠朋友,都油然生敬仰之心。
第二日下午,上官毅山又到客店拜訪,說手下人并未找到餘魚同,但得了一點線索。
徐天宏忙問是甚麼線索。
上官毅山道:“據水路上的兄弟報知,因為征西大軍趕運軍糧,所以黃河中封船,隻怕餘十四爺被糧運阻住了。
”徐天宏放了一點心,道了勞。
到得晚間,上官毅山又親來通知,說陸上弟兄報知,孟津大街的醉仙樓上十天前曾有過一件案子,有一個相貌怕人的秀才和人打架,把酒樓打得一塌胡塗。
徐天宏一驚道:“那一定就是咱們的餘十四弟,後來怎樣?”上官毅山道:“兄弟派去查訪的人還沒回來,這是他叫人帶上來的消息,所以詳細情形不大清楚。
”徐天宏道:“上官大哥對我們如此盡心,真是感激萬分,兄弟給你引見幾位朋友。
”於是到隔壁房裡把陳家洛、文泰來、駱冰、章進、周绮都請過來和上官毅山相見。
上官毅山一聽紅花會總舵主和四當家都親自到了,欣喜異常,雙方互道仰慕。
陳家洛道:“餘十四弟為人精細,決不會使酒鬧事,他既與人打架,一定是遇到了仇家,咱們快奔孟津去。
”文泰來道:“對,咱們今晚就走。
”上官毅山道:“各位來到潼關,兄弟本應一盡地主之誼,現在既有急事,兄弟随伴各位同走一遭。
”陳家洛見他很講義氣,也不客氣推辭。
上官毅山帶了兩名副手,衆人乘馬急奔孟津而去。
一路打尖趕路,不必細表,文泰來騎了白馬,越衆當先。
衆人離孟津還有一百多裡路時,文泰來已回頭迎上,說道:“我已到醉仙樓打聽過。
酒保說确有這麼一回事。
和十四弟打架的是本地的一個大紳士,叫甚麼孫大善人,還有幾個衙門裡的捕快。
”上官毅山奇道:“孫大善人今年已六十多歲了,一向對人客客氣氣,怎會和他打架?”陳家洛道:“後來怎樣?”文泰來道:“後來的事那酒保吞吞吐吐的說不明白。
”陳家洛道:“好,咱們快去。
”衆人催馬前行,過了兩個多時辰已到了孟津。
上官毅山到醉仙樓去找老闆。
那老闆見是龍門幫的龍頭大哥,忙不疊的擺酒招待,絲毫不敢隐瞞,但所說的也和文泰來打聽的差不了多少。
那老闆指着欄幹和闆壁上的兵刃所砍痕迹,說是那天打鬥所留下來的。
原來那日言伯幹要剜餘魚同雙目,眼見他手指很将戳到,哈合台忽地伸手,一把抓住言伯幹後心衣服,猛力向後一拉,把他拉得退後數尺。
言伯幹武功也非泛泛,突覺背後敵人來襲,左掌斜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