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語已,住須彌山頂,撾銅犍槌,說此偈言:
諸佛弟子,若念于佛,當報佛恩,莫入涅槃。
是犍槌音傳大迦葉教,遍至三千大千世界,皆悉聞知。
諸有弟子得神力者,皆來集會大迦葉所。
爾時迦葉告諸會者:“佛法欲滅,佛從三阿僧祇劫種種苦行,慈愍衆生,學得是法。
佛涅槃已,諸弟子中知法、持法者及譯法者,皆亦随般涅槃。
法今欲滅,未來衆生甚可憐愍,失智慧眼,愚癡盲冥。
佛大慈悲,愍傷衆生,我曹應當承順佛教,須待結集三藏竟已,随意滅度。
”諸來衆會,皆受教祝
時大迦葉選取千人,除去阿難,皆阿羅漢,得六神通,具三明智,諸禅三昧,自在出入,逆順超越,誦讀三藏,知内外經書,諸外道家十八種大經亦善讀知,皆能論議,降伏異學。
昔頻浮娑羅王得道,八萬四千官屬亦各得道。
是時王教敕宮中,常設飯食供養千人,阿阇贳王不斷是法。
時大迦葉思惟言:“若我等常乞食者,當有外道強來難問,廢阙法事。
今王舍城常設飯食,供養千人,是中可住,訂法藏。
”以是故選取千人,不得多齲是時大迦葉與千人俱到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告阿阇贳王:“給我等食,日日送來。
今我訂法藏,不得他行。
”
是中夏安居,初十五日說戒時,大迦葉即入禅定,以天眼觀視,今是衆中,誰有煩惱應逐出者。
唯有阿難一人不荊大迦葉從定起已,即于衆中手牽阿難出,言:“今清淨衆結集法藏,汝結未盡,不得住此。
”時阿難慚恥悲泣而自念言:“我二十五年随侍世尊,供給左右,初未曾得知是苦惱。
佛實大德,慈悲含忍。
”念已,白言:“我能有力,久可得道。
但諸佛法,阿羅漢者,不得供給左右使令。
以是義故,留殘結不盡斷耳。
”又言:“汝更有罪,佛意不欲聽女人出家,汝殷勤勸請,佛聽為道。
以是故,佛之正法,五百歲而衰微。
是汝之罪。
”阿難言:“我憐愍瞿昙彌。
又三世諸佛法,皆有四衆,我世尊雲何獨無?”又言:“佛欲涅槃,近俱夷城。
佛時脊痛,四疊漚多羅僧敷卧。
語汝言:‘我須水。
’汝不供給。
是汝之罪1阿難言:“是時五百乘車截流而渡,令水渾濁。
是故不齲”又言:“正使水濁,佛有大神力,能令大海濁水清淨。
汝何以不與?”又言:“佛問汝:‘若有人四神足好修,可住世一劫,若減一劫?’佛四神足好修第一,欲住世一劫,若減一劫,汝默然不答。
如是至三,汝亦默然。
汝若答佛,四神足好修,應住世一劫,若減一劫。
正由汝故,令世尊早入涅槃。
是汝之罪1阿難言:“魔蔽我心,是故無言,非我惡心而不答佛。
”迦葉又言:“汝與佛疊僧伽梨衣,以足蹈上。
是汝之罪1阿難言:“爾時大風卒起,無人助我,風吹來堕我腳下,非不恭敬蹈佛衣。
”又言:“佛陰藏相,涅槃後以示女人,是何可恥。
是汝之罪1阿難言:“我爾時思:若諸女人見佛陰藏相者,便自羞恥女人之形,願求男子之身,修行佛相,種福德業。
故我示之,不為無恥故破戒也。
”大迦葉言:“汝有六罪,應僧中悔過。
”阿難言:“諾,謹随大迦葉及僧教。
”是時阿難長跪合掌,偏袒右肩,即脫革屣,六罪忏。
忏竟,大迦葉複于僧中手牽阿難出,語阿難言:“斷汝漏盡,然後來入;殘結未盡,汝勿來也1如是語竟,便自閉門。
爾時諸阿羅漢議言:“誰能結集法藏者?”阿泥盧豆言:“舍利弗是為第二佛,有好第子,名憍梵波提,柔軟和雅,常處閑居,善知法藏。
今在天上屍利沙樹園中,可遣使請來。
”大迦葉語下座:“汝次應僧使,到大上屍利沙樹園中憍梵波提住處。
到已語憍梵波提:‘大迦葉諸漏盡阿羅漢,皆會閻浮提,僧有大法事,汝可速來。
’”是比丘歡喜敬諾,受僧敕命,頭面禮僧,右繞三匝,如金翅鳥騰空而往。
到已,禮足言:“大迦葉有語,今僧有大法事,可疾速來,觀衆寶聚。
”是時憍梵波提心疑,語是比丘言:“僧将無鬥诤事喚我耶?無有破僧者不?佛日滅度耶?”是比丘言:“寶如所言,大師世尊已滅度。
”憍梵波提言:“佛滅度太疾,世間眼滅,随佛法輪大将我和尚舍利弗今在何所?”答曰:“先入涅槃。
”憍梵波提言:“大師、法将各自别離,當可柰何!摩诃目犍連今在何所?”答言:“亦已滅度。
”憍梵波提言:“佛法欲散,大人過去,衆生可愍。
長老阿難今何所作?”答曰:“阿難比丘憂愁啼哭,不能自喻。
”憍梵波提言:“阿難懊惱,由有愛結,别離生苦。
羅憍羅複雲何?”答言:“得阿羅漢故,無憂無愁,但念諸法無常之相。
”憍梵波提言:“難斷之愛已能斷故。
”又言:“我失大師世尊,于是中住,亦何所為?我和尚大師複已滅度,我今不能下閻浮提。
今即于此而般涅槃。
”說此語已,即入禅定,踴在虛空。
身放光明,種種神變,自心出火而燒于身。
身中出水,四道流下,至大迦葉所,水中有聲,說此偈言:
憍梵波提稽首禮,妙衆第一大德僧。
聞佛滅度我随去,如大象去象子随。
下座比丘持衣缽還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