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七

首頁
    道行經序第一釋道安道行經後記第二未詳作者放光經記第三未詳作者合放光光贊略解序第四道安法師 須真天子經記第五未詳作者普曜經記第六未詳作者賢劫經記第七未詳作者般舟三昧經記第八未詳作者 首楞嚴三昧經注序第九未詳作者合首楞嚴經記第十支敏度首楞嚴經後記第十一未詳作者新出首楞嚴經序第十二弘充法師 法句經序第十三未詳作者阿維越緻遮經記第十四出經後記魔逆經記第十五出經後記慧印三昧及濟方等學二經序贊第十六王僧孺撰 聖法印經記第十七出經後記文殊師利淨律經記第十八出經後記王子法益壞目因緣經序第十九佛念法師 合微密持經記第二十支恭明 ○道行經序第一 大哉智度,萬聖資通,鹹宗以成也。

    地含日照,無法不周,不恃不處,累彼有名。

    既外有名,亦病無形,兩忘玄漠,塊然無主,此智之紀也。

    夫永壽莫美乎上乾,而齊之殇子;神偉莫美于淩虛,而同之涓滞;至德莫大乎真人,而比之朽種;高妙莫大乎世雄,而喻之幻夢。

    由此論之,亮為衆聖宗矣。

    何者?執道禦有,卑高有差,此有為之域耳。

    非據真如,遊法性,冥然無名也。

    據真如,遊法性,冥然無名者,智度之奧室也。

    名教遠想者,智度之蘧廬也。

    然存乎證者,莫不契其無生而惶眩;存乎迹者,莫不忿其蕩冥而誕诽。

    道動必反,優劣緻殊,眩诽不其宜乎,不其宜乎!要斯法也,與進度齊轸,逍遙俱遊,千行萬定,莫不以成。

    衆行得字而智進,全名諸法參相成者,求之此列也。

    且其經也,進咨第一義以為語端,退述權便以為談首。

    行無細而不曆,數無微而不極,言似煩而各有宗,義似重而各有主。

    巢見者慶其迩教而悅寤,宏喆者望其遠标而絕目。

    陟者彌高而不能階,涉者彌深而不能測,謀者慮不能規,尋者度不能荊既杳冥矣,真可謂大業淵薮,妙矣者哉!然凡谕之者,考文以徵其理者,昏其趣者也;察句以驗其義者,迷其旨者也。

    何則?考文則異同每為辭,尋句則觸類每為旨。

    為辭則喪其卒成之緻,為旨則忽其始拟這義矣。

    若率初以要其終,或忘文以全其質者,則大智玄通,居可知也。

    從始發意,逮一切智,曲成決着,八地無染,謂之智也,故曰遠離也。

    三脫照空,四非明有,統鑒諸法,因後成用,藥病雙亡,謂之觀也。

    明此二行,于三十萬言,其如視諸掌乎。

    颠沛造次,無起無此也。

     佛泥曰後,外國高士抄九十章為《道行品》。

    醒靈之世,朔佛赍詣京師,譯為漢文。

    因本順旨,轉音如已,敬順聖言,了不加飾也。

    然經既抄撮,合成章指,音殊俗異,譯人口傳,自非三達,胡能一一得本緣故乎?由是《道行》頗有首尾隐者。

    古賢論之,往往有滞。

    仕行恥此,尋求其本,到于阗乃得。

    送詣倉垣,出為《放光品》。

    斥重省删,務今婉便,若其悉文,将過三倍。

    善出無生,論空特巧,傳譯如是,難為繼矣。

    二家所出,足令大智煥爾闡幽。

    支谶全本,其亦應然。

    何者?抄經删削,所害必多,委本從聖,乃佛之至誡也。

    安不量末學,庶幾斯心,載詠載玩,未墜于地。

    檢其所出,事産始,猶令折傷玷缺,戢然無際。

    假無《放光》,何由解斯經乎?永謝先喆,所蒙多矣。

    今集所見,為解句下。

    始況現首,終隐現尾,出經見異,铨其得否,舉本證抄,敢增損也。

    幸我同好,飾其瑕讁也。

     ○道行經後記第二△未詳作者 光和二年十月八日,河南洛陽孟元士。

    口授天竺菩薩竺朔佛,時傳言譯者月支菩薩支谶,時侍者南陽張少安、南海子碧,勸助者孫和、周提立。

    正光二年九月十五日,洛陽城西菩薩寺中沙門佛大寫之。

     ○放光經記第三(二十卷者。

    )△未詳作者 惟昔大魏颍川朱士行,以甘露五年出家學道為沙門,出塞西至于阗國,寫得正品梵書胡本九十章,六十萬馀言。

    以太康三年遣弟子弗如檀,晉字法饒,送經胡本至洛陽。

    住三年,複至許昌。

    二年後至陳留界倉垣水南寺,以元康元年五月十五日,衆賢者共集議,晉書正寫。

    時執胡本者,于阗沙門無羅叉,優婆塞竺叔蘭口傳,祝太玄、周玄明共筆受。

    正書九十章,凡二十萬七千六百二十一言。

    時倉垣諸賢者等,大小皆勸助供養,至其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寫都訖。

    經義深奧,又前後寫者參校不能善悉。

    至太安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沙門竺法寂來至倉垣水北寺求經本。

    寫時撿取現品五部并胡本,與竺叔蘭更共考校書寫,永安元年四月二日訖,于前後所寫校最為差定,其前所寫可更取校。

    晉胡音訓暢義難通,諸開士大學文生書寫供養諷誦讀者,願留三思,恕其不逮也。

     ○合放光光贊略解序第四△釋道安 《放光》、《光贊》同本異譯耳。

    其本俱出于阗國持來,其年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