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善男子善女人。
得是一行三昧者,其所演說亦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
随順正法無錯謬相。
文殊師利。
若菩薩摩诃薩。
得是一行三昧。
皆悉滿足助道之法。
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複次文殊師利。
菩薩摩诃薩。
不見法界有分别相及以一相。
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不可思議。
是菩提中亦無得佛。
如是知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
不生驚怖亦不疑惑。
如是忍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師利。
白佛言世尊,以如是因。
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佛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以因得不以非因得。
何以故?不思議界。
不以因得不以非因得。
若善男子善女人。
聞如是說不生懈擔當知是人已於先佛種諸善根。
是故比丘比丘尼。
聞說是甚深般若波羅蜜。
不生驚怖。
即是從佛出家。
若優婆塞優婆夷。
得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
心不驚怖。
即是成就真歸依處。
文殊師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
不習甚深般若波羅蜜。
即是不修佛乘。
譬如大地一切藥木皆依地生長。
文殊師利。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一切善根。
皆依般若波羅蜜而得增長。
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相違背。
爾時文殊師利。
白佛言世尊,此閻浮提城邑聚落。
當於何處演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
佛告文殊師利。
今此會中若有人聞般若波羅蜜。
皆發誓言:於未來世常得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從是信解未來世中能聽是經。
當知是人不從馀小善根中來。
所能堪受聞已歡喜。
文殊師利。
若複有人從汝聽是般若波羅蜜。
應作是言:此般若波羅蜜中。
無聲聞辟支佛法佛法。
亦無凡夫生滅等法。
文殊師利。
白佛言世尊,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來問我言:雲何如來。
說般若波羅蜜。
我當答言:一切說法無诤論相。
雲何如來。
當說般若波羅蜜。
何以故?不見有法可與诤論。
亦無衆生心識能知。
複次世尊,我當更說究竟實際。
何以故?一切法相同入實際。
阿羅漢無别勝法。
何以故?阿羅漢法凡夫法。
不一不異故。
複次世尊,如是說法。
無有衆生已得涅槃今得當得。
何以故?無有決定衆生相故。
文殊師利言:若人欲聞般若波羅蜜。
我當作如是說。
其有聽者,不念不著。
無聞無得。
當如幻人無所分别。
如是說者是真說法。
是故聽者莫作二相。
不舍諸見而修佛法。
不取佛法不舍凡夫法。
何以故?佛及凡夫二法相空。
無取舍故。
若人問我。
當作是說。
如是安慰如是建立。
善男子善女人。
應如是問作如是住心不退沒。
當知法相随順般若波羅蜜說。
爾時世尊,贊歎文殊師利。
善哉善哉如汝所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見諸佛。
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
欲親近諸佛如法供養。
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
若欲言如來是我世尊,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
若言如來非我世尊,亦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
若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
若欲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
若欲成就一切三昧。
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
若欲不成就一切三昧。
亦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
何以故?無作三昧無異相故。
一切法無生無出故。
若欲知一切法假名。
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
若欲知一切衆生。
修菩提道。
不求菩提相。
心不退沒。
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
何以故?一切法皆菩提相故。
若欲知一切衆生行非行相。
非行即菩提。
菩提即法界。
法界即實際。
心不退沒。
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
若欲知一切如來。
神通變化無相無礙。
亦無方所。
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
佛告文殊師利。
若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
欲得不堕惡趣。
當學般若波羅蜜。
一四句偈受持讀誦。
為他解說随順實相。
如是善男子善女人。
當知決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住佛國。
若聞如是般若波羅蜜。
不驚不畏心生信解。
當知此輩佛所印可。
是佛所行大乘法櫻若善男子善女人。
學此法印超過惡趣。
不入聲聞辟支佛道。
以超過故。
爾時帝釋三十三天。
以天妙花優缽羅花。
拘物頭花。
分陀利花。
天曼陀羅花等。
天栴檀香。
及馀末香。
種種金寶。
作天伎樂。
為供養般若波羅蜜并諸如來及文殊師利。
以散其上。
作是供養已,願我常聞般若波羅蜜法櫻釋提桓因。
複作是願。
願閻浮提善男子善女人。
常使得聞是經。
決定佛法皆令信解。
受持讀誦為人演說。
一切諸天為作擁護。
爾時佛告釋提桓因言:憍屍迦。
如是如是,善男子善女人。
當得決定諸佛菩提。
文殊師利。
白佛言世尊,如是受持善男子善女人。
得大利益功德無量。
爾時以佛神力。
一切大地六反震動。
佛時微笑。
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文殊師利。
白佛言世尊,即是如來。
印般若波羅蜜相。
佛言文殊師利。
如是如是,說般若波羅蜜已皆現此瑞。
為印般若波羅蜜故。
使人受持令無贊毀。
何以故?無相法印不可贊毀。
我今以是法櫻令諸天魔不能得便。
佛說是經已,爾時諸大菩薩及四部衆。
聞說般若波羅蜜。
歡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