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先所遙見城邑聚落。
後若聞人贊歎彼城所有園苑種種池泉花果林樹。
男女人民皆可愛樂。
是人聞已即大歡喜。
更勸令說是城園苑衆好嚴飾。
雜花池泉多諸甘果。
種種珍妙一切愛樂。
是人得聞重甚歡喜。
如是之人皆曾見故。
若善男子善女人。
有聞般若波羅蜜。
信心聽受能生歡喜。
樂聞不厭而更勸說。
當知此輩。
已從文殊師利。
曾聞如是深般若波羅蜜故。
迦葉。
白佛言世尊,若将來世善男子善女人。
得聞是甚深般若波羅蜜。
信樂聽受以是相故。
當知此人亦於過去佛所。
曾聞修學。
文殊師利。
白佛言世尊,佛說諸法無作無相第一寂滅。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如是谛了斯義如聞而說。
為諸如來之所贊歎。
不違法相。
是即佛說亦是熾然。
般若波羅蜜相。
亦名熾然。
具足佛法通達實相不可思議。
佛告文殊師利。
我本行菩薩道時修諸善根。
欲住阿鞞跋緻地。
當學般若波羅蜜。
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當學般若波羅蜜。
若善男子善女人。
欲解一切法相。
欲知一切衆生心界。
皆悉同等當學般若波羅蜜。
文殊師利。
欲學一切佛法具足無礙。
當學般若波羅蜜。
欲學一切佛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
相好威儀無量法式。
當學般若波羅蜜。
欲知一切佛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切法式及諸威儀。
當學般若波羅蜜。
何以故?是空法中。
不見諸佛菩提等故。
若善男子善女人。
欲知如是等相無疑惑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何以故?般若波羅蜜。
不見諸法若生若滅若垢若淨。
是故善男子善女人應作如是學般若波羅蜜。
欲知一切法無過去未來現在等相。
當學般若波羅蜜。
何以故?法界性相無三世故。
欲知一切法同入法界心無罣礙。
當學般若波羅蜜。
欲得三轉十二行法輪。
亦自證知而不取著。
當學般若波羅蜜。
欲得慈心遍覆一切衆生而無限齊。
亦不作念有衆生相。
當學般若波羅蜜。
欲得於一切衆生不起诤論。
亦複不取無诤論相。
當學般若波羅蜜。
欲知是處非處十力無畏。
住佛智慧得無礙辯。
當學般若波羅蜜。
爾時文殊師利。
白佛言世尊,我觀正法無為無相。
無得無利。
無生無滅。
無來無去。
無知者,無見者,無作者,不見般若波羅蜜。
亦不見般若波羅蜜境界。
非證非不證。
不作戲論無有分别。
一切法無盡離荊無凡夫法。
無聲聞法。
無辟支佛法。
佛法非得非不得。
不舍生死不證涅槃。
非思議非不思議。
非作非不作。
法相如是,不知雲何。
當學般若波羅蜜。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
若能如是知諸法相。
是名學般若波羅蜜。
菩薩摩诃薩若欲學菩提自在三昧。
得是三昧已,照明一切甚深佛法及知一切諸佛名字。
亦悉了達諸佛世界無有障礙。
當如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中學。
文殊師利。
白佛言世尊,何故名般若波羅蜜。
佛言:般若波羅蜜。
無邊無際。
無名無相。
非思量。
無歸依。
無洲無渚。
無犯無福。
無晦無明。
如法界無有分齊。
亦無限數。
是名般若波羅蜜。
亦名菩薩摩诃薩行處。
非行處非不行處。
悉入一乘名非行處。
何以故?無念無作故。
文殊師利。
白佛言世尊,當雲何行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文殊師利。
如般若波羅蜜中所說行。
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複有一行三昧。
若善男子善女人。
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師利言:世尊,雲何名一行三昧。
佛言:法界一相系緣法界。
是名一行三昧。
若善男子善女人。
欲入一行三昧。
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
然後能入一行三昧。
如法界緣。
不退不壞。
不思議無礙無相。
善男子善女人。
欲入一行三昧。
應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
系心一佛專稱名字。
随佛方所端身正向。
能於一佛念念相續。
即是念中。
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
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
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别。
皆乘一如成最正覺。
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
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别相。
阿難。
所聞佛法。
得念總持辯才智慧。
於聲聞中雖為最勝。
猶住量數則有限礙。
若得一行三昧。
諸經法門一一分别。
皆悉了知決定無礙。
晝夜常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
若比阿難多聞辯才。
百千等分不及其一。
菩薩摩诃薩應作是念。
我當雲何逮得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無量名稱。
佛言:菩薩摩诃薩。
當念一行三昧。
常勤精進而不懈擔如是次第漸漸修學,則能得入一行三昧。
不可思議功德作證。
除謗正法不信惡業重罪障者,所不能入。
複次文殊師利。
譬如有人得摩尼珠示其珠師。
珠師答言此是無價真摩尼寶。
即求師言:為我治磨勿失光色。
珠師治已,随其磨時。
珠色光明映徹表裡。
文殊師利。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修學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無量名稱。
随修學時知諸法相。
明達無礙功德增長。
亦複如是,文殊師利。
譬如日輪光明遍滿無有滅相。
若得一行三昧。
悉能具足一切功德無有缺少。
亦複如是,照明佛法如日輪光。
文殊師利。
我所說法皆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