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想再去了。
他和曼桢通了一個電說,說:“要去還是等春天,現在這時候天太冷了,而且我上次已經去過一趟了。
你要是沒去過,不妨去看看。
”曼桢笑道:“你不去我也不去了。
我一個人去好像顯得有點——突兀。
”叔惠本來也有點看出來,世鈞這次邀他們去,目的是要他的父母和曼桢見見面。
假如是這樣,叔惠倒想着他是義不容辭的,應當陪她去一趟。
就在這一個星期尾,叔惠和曼桢結伴來到南京,世鈞到車站上去接他們。
他先看見叔惠,曼桢用一條湖綠羊毛圍巾包着頭,他幾乎不認識她了。
頭上這樣一紮,顯得下巴尖了許多,是否好看些倒也說不出來,不過他還是喜歡她平常的樣子,不喜歡有一點點改動。
世鈞叫了一輛馬車,叔惠笑道:“這大冷天,你請我們坐馬車兜風?”曼桢笑道:“南京可真冷。
”世鈞道:“是比上海冷得多,我也忘了告訴你一聲,好多穿點衣服。
”曼桢笑道:告訴我也是白告訴,不見得為了上南京來一趟,還特為做上一條大棉褲。
會兒問我嫂嫂借一條棉褲穿。
”叔惠笑道:“她要肯穿才怪呢。
”曼桢笑道:“你父親這兩天怎麼樣?可好些了?世鈞道:叔惠笑道:“去年我來的時候他就是這神氣,好像擔心極了,現在又是這副神氣來了,就像是怕你上他們家去随地吐痰或是吃飯搶菜,丢他的人。
”世鈞笑道:“什麼話?”曼桢也笑了笑,搭讪着把她的包頭緊了一緊,道:“風真大,幸而紮着頭,不然頭發要吹得像蓬頭鬼了!”然而,沒有一會工夫,她又把那綠色的包頭解開了,笑道:“我看路上沒有什麼人紮着頭,大概此地不興這個,我也不高興紮了,顯着奇怪,像個紅頭阿三。
”叔惠笑道:“紅頭阿三?綠頭蒼蠅!”世鈞噗哧一笑,道:“還是紮着好,護着耳朵,暖和一點。
”曼桢道:“暖和不暖和,倒沒什麼關系,把頭發吹得不像樣子!”她拿出一把梳子來,用小粉鏡照着,才梳理整齊了,又吹亂了,結果還是把圍巾紮在頭上,預備等快到的時候再拿掉。
世鈞和她認識了這些時,和她同出同進,無論到什麼地方,也沒看見她像今天這樣怯場。
他不禁微笑了。
他跟他家裡人是這樣說的,說他請叔惠和一位顧小姐來玩兩天,顧小姐是叔惠的一個朋友,和他也是同事。
他也并不是有意隐瞞。
他一向總覺得,家裡人對于外來的女友總特别苛刻些,總覺得人家配不上他們自己的人。
他不願意他們用特殊的眼光看待曼桢,而希望他們能在較自然的情形下見面。
至于見面之後,對曼桢一定是一緻贊成的,這一點他卻很有把握。
馬車來到皮貨莊門前,世鈞幫曼桢拿着箱子,三人一同往裡走。
店堂裡正有兩個顧客在那裡挑選東西,走馬樓上面把一隻隻皮統子從窗口吊下來。
唿唿唿放下繩子,吊下那麼小小的一卷東西,反面朝外,微微露出一些皮毛。
那大紅綢裡子就像襁褓似的,裡面睡着一隻毛茸茸的小獸。
走馬樓上的五彩玻璃窗後面,大概不是他母親就是他嫂嫂,在那裡親手主持一切。
是他母親——她想必看見他們了,馬上哇啦一喊:“陳媽,客來了!”聲音尖利到極點,簡直好像樓上養着一隻大鹦鹉。
世鈞不覺皺了皺眉頭。
皮貨店裡總有一種特殊的氣息,皮毛與樟腦的氣味,一切都好像是從箱子裡才拿出來的,珍惜地用銀皮紙包着的。
世鈞小時候總覺得樓下這爿店是一個陰森而華麗的殿堂。
現在他把一切都看得平凡了,隻剩下一些親切感。
他常常想象着曼桢初次來到這裡,是怎樣一個情形。
現在她真的來了。
叔惠是熟門熟路,上樓梯的時候,看見牆上挂着兩張猴皮,便指點着告訴曼桢:“這叫金絲猴,出在峨眉山的。
”曼桢笑道:“哦,是不是這黃毛上有點金光?”世鈞道:“據說是額上有三條金線,所以叫金絲猴。
”樓梯上暗沉沉的,曼桢湊近前去看了看,也看不出所以然來。
世鈞道:“我小時候走過這裡總覺得很秘密,有點害怕。
”
大少奶奶在樓梯口迎了上來,和叔惠點頭招呼着,叔惠便介紹道:“這是大嫂。
這是顧小姐。
”大少奶奶笑道:“請裡邊坐。
”世鈞無論怎樣撇清,說是叔惠的女朋友,反正是他專誠由上海請來的一個女客,家裡的人豈有不注意的。
大少奶奶想道:“世鈞平常這樣眼高于頂,看不起本地姑娘,我看他們這個上海小姐也不見得怎樣時髦。
”
叔惠道:“小健呢?”大少奶奶道:“他又有點不舒服,躺着呢。
”小健這次的病源,大少奶奶認為是他爺爺教他認字塊,給他吃東西作為獎勵,所以吃壞了。
小健每一次生病,大少奶奶都要歸罪于這個人或那個人,這次連她婆婆都怪在裡面。
沈太太這一向為了一個嘯桐,一個世鈞,天天挖空心思,弄上好些吃的,孩子看着怎麼不眼饞呢?沈太太近來過日子過得這樣興頭,那快樂的樣子,大少奶奶這傷心人在旁邊看着,自然覺得有點看不入眼。
這兩天小健又病了,家裡一老一小兩個病人,還要從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