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第一流的手風琴手呢。
他是我們騎兵連的排頭,死得真可惜。
是個好戰士,又是個呱呱叫的手風琴手。
”
保爾也站在人群裡。
他聽到最後這句話,就擠到機槍車跟前,把手放在手風琴風箱上。
手風琴馬上不響了。
“你要幹什麼?”拉手風琴的戰士斜了保爾一眼。
托普塔洛也站住不跳了。
周圍發出了一陣不滿的喊聲:“怎麼回事?幹嗎不讓拉?”
保爾伸手握住手風琴的皮帶,說:“來,我來試試。
”
手風琴手用不信任的眼光打量了一下這位不相識的紅軍戰士,遲疑地把皮帶從肩上褪了下來。
保爾照他的老習慣把手風琴放在膝蓋上,然後,猛然一拉,風箱像扇子似的拉開了,手指在琴鍵上飛速一滑,立刻奏出了歡快的舞曲:
喂,小蘋果,
你往什麼地方滾哪?
落到省肅反委員會手裡,
你就别想回來啦。
托普塔洛立即随着那熟悉的旋律,跳了起來。
他像雄鷹展翅似的揚起雙手,飛快地繞着圈子,做着各種令人眼花缭亂的動作,豪放地用手拍打着皮靴筒、膝蓋、後腦勺、前額,接着又用手掌把靴底拍得震天價響,最後是拍打大張着的嘴巴。
手風琴不斷用琴聲鞭策着他,用急驟奔放的旋律驅趕着他。
他順着圓圈,像陀螺一樣飛快地旋轉起來,一面交替地伸出兩條腿,一面氣喘籲籲地喊着:“哈,嗨,哈,嗨!”
一九二○年六月五日,布瓊尼騎兵第一集團軍經過幾次短促而激烈的戰鬥,突破了波蘭第三和第四集團軍結合部的防線,把堵截紅軍的薩維茨基将軍的騎兵旅打得落花流水,開始向魯任方向挺進。
波軍司令部為了堵住這個缺口,急急忙忙拼湊了一支突擊部隊。
五輛坦克在波格列比謝車站剛卸下火車,馬上就開赴作戰地點。
但是騎兵第一集團軍已經繞過敵軍準備反攻的據點紮魯德尼齊,出其不意地出現在波軍後方。
波軍急忙派出科爾尼茨基将軍的騎兵師,跟蹤追擊布瓊尼騎兵第一集團軍。
波軍司令部判斷,騎兵第一集團軍突進的目标是波軍後方戰略重鎮卡紮京,這個師便受命從背後對騎兵第一集團軍進行襲擊。
但是這個作戰行動并沒有改善波蘭白軍的處境。
雖然他們第二天就堵住了戰線上的缺口,在騎兵第一集團軍後面重新把戰線連接了起來,但是強大的騎兵第一集團軍已經插進敵人的後方,摧毀了他們的許多後方基地,正準備向波軍的基輔集群發起猛攻。
各騎兵師在運動過程中,破壞了沿途許多鐵道和橋梁,以便截斷波軍退路。
騎兵第一集團軍司令從俘虜的口供裡了解到,波軍有一個集團軍的司令部設在日托米爾——實際上,戰線的司令部也設在這裡——于是決定拿下日托米爾和别爾季切夫這兩個重要的鐵路樞紐和行政中心。
六月七日拂曉,騎兵第四師就向日托米爾進發了。
保爾代替已經犧牲的庫利亞布卡,在這個騎兵連的排頭騎着馬前進。
戰士們不願意放走這樣一個出色的手風琴手,集體提出了要求,保爾就被編入了這個連隊。
快到日托米爾的時候,騎兵擺開了扇面似的隊形,快馬加鞭,沖了過去。
銀色的馬刀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大地在呻吟,戰馬喘着粗氣,戰士們屹立在馬镫上。
馬蹄下的大地飛快地向後奔馳,一座到處是花園的大城市,向他們迎面撲來。
騎兵穿過郊區的花園,沖到了城中心。
“殺呀!”——像死神一樣令人毛骨悚然的喊聲在空中震蕩。
驚慌失措的波軍幾乎沒有進行什麼抵抗。
城裡的衛戍部隊一下子就土崩瓦解了。
保爾伏在馬背上向前飛馳。
在他旁邊騎着一匹細腿黑馬的,就是那個跳舞的托普塔洛。
保爾親眼看見這個剽悍的騎兵戰士揮起馬刀,毫不手軟地劈下去,砍倒了一個還沒有來得及舉槍瞄準的波蘭兵。
馬蹄有力地踏在石頭馬路上,發出一片得得的響聲。
突然,在十字路口出現了一挺機槍,架在路中央,三個穿藍軍裝、戴四角帽的波蘭兵,彎着腰守在機槍旁邊。
還有一個波蘭軍官,領子上鑲着蛇形金縧,一見紅軍騎兵沖過來,就舉起了手裡的毛瑟槍。
這時,托普塔洛和保爾都已經勒不住戰馬了,他們迎着死神的魔爪,徑直向機槍沖過去。
軍官朝保爾開了一槍,但是沒有打中,子彈像一隻麻雀,嗖的一聲從他的臉旁飛了過去。
那個軍官被戰馬的胸脯撞出去老遠,腦袋磕在石頭上,仰面朝天倒下去了。
就在這一刹那間,機槍迫不及待地發出了瘋狂而粗野的獰笑聲。
托普塔洛就像被幾十隻大黃蜂蜇着似的,連人帶馬摔倒了。
保爾的戰馬豎起前蹄,吃驚地嘶叫着。
它帶着保爾,猛地一蹿,越過死者的屍體,一直沖到機槍旁邊的波蘭兵跟前。
馬刀在空中畫了一個閃光的弧形,砍進了一頂藍色的四角軍帽裡。
馬刀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