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了。
</PGN0268.TXT/PGN>
白馬嘯西風
李文秀
《白馬嘯西風》是金庸小說世界中别具一格的作品,像一篇優美感傷的武俠散文詩。
一座存滿珠寶的高昌迷宮,引來武林中人的眼紅與争奪,于是發生了生死搏鬥。
但這隻是小說家的故弄玄虛,金庸真正想在作品中表達的是一種人性的美。
這種人性之美恰如其分地體現在一個善良的小姑娘身上,這個小姑娘就叫李文秀。
李文秀的父親是白馬李三,母親是金銀小劍上官虹。
這對俠客夫婦因藏有高昌迷宮圖,為“呂梁三傑”追殺。
李三之死,表面上看來是為貪欲所害,其實是死在情孽之中,緻他于死地的一箭,正是他的情敵史仲俊所射。
史仲俊與上官虹為同門師兄妹,他因心上人另有所愛,因情入魔。
他射死李三,是為了奪妻,但上官虹卻利用史仲俊的癡情,為丈夫報了仇,同時自盡而死。
這三個人都死在情孽之中。
幸存于大沙漠中的李文秀,得到一位計爺爺的保護。
在她與華輝交手時,眼看危在旦夕,計爺爺出手相助。
計爺爺在臨終時才露出真面目,他原來是個壯年英俊男子,他叫馬家駿,是華輝的徒弟,因為華</PGN0271.TXT/PGN>輝要殺死一褰哈薩克人,馬家駿不忍投毒,怕師父報複,用毒針先下了手。
他隐姓埋名多年,但為了李文秀還是舍命相助。
馬家駿之死,豈非也為了一個“情”字?華輝臨終時,還想置李文秀于死地。
李文秀隻問了一句:“阿曼的媽媽很美麗嗎?”頓時觸動了華輝的情弦,這個惡人居然心頭一震,下不了手。
由此可見,《白馬嘯西風》實在是一出情孽戲。
《白馬嘯西風》隻是一部六七萬字的中篇,其容量不能與金庸的鴻篇巨制相比。
但就人物刻畫而言,李文秀這一形象絲毫不見遜色。
李文秀是金庸人物譜中最可愛的女主人公之一。
她天性善良,品行端正。
父母慘死之後,她在荒漠中關心計爺爺,愛上了哈薩克少年蘇普,蘇普的父親死在漢人手中,她為了不讓蘇普被祖父鞭打,強忍痛苦不見蘇普。
後來蘇普與阿曼相愛,李文秀救了阿曼,還成全了他們的婚姻。
華輝要她殺死蘇普,她卻說了這麼一段話:“師父,你得不到心愛的人,就将他殺死;我得不到心愛的人,卻不忍心讓他給人殺死。
”這個有深情與愛心的少女能經受這種痛苦,誰不為之贊歎而生愛慕之心!
李文秀的可愛,還在于她永遠以善心來對待世上一切人。
華輝在臨終時要向她下毒手,她居然一無所知。
她雖然很幸運地走出了兇殺之地,但她内心深處經受的情孽之苦,豈不更加深重!
因情生孽,自古而然。
這永遠是一個美麗而感傷的主題。
</PGN0272.TXT/PGN>
書劍恩仇錄
陳家洛
金庸原籍浙江海甯。
海甯乃江南觀潮勝地,蘇轼、周密、蘇曼殊皆寫過“錢江巨浪排空來”之盛景。
金庸念及故鄉,必有眷戀之情,但小說家往往更留意故鄉名人行蹤,如乾隆帝南巡至海甯,野史又載乾隆本是漢人,是海甯陳閣老的親骨肉。
此說雖查無實據,但是可為文學家留下馳騁想象之天地。
金庸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即取材于此。
陳家洛是金庸筆下的第一個正面主角,一個充滿矛盾的大英雄。
他出身富貴而投身武林,有志報效國家,為人重情重義,二十來歲的富家公子,居然已當上紅花會的總舵主。
紅花會的宗旨是替天行道,與官府為敵,但偏偏官府的總後台乾隆皇帝又是陳家洛的親哥哥。
導緻陳家洛矛盾心理的另一個緣由,是他自身性格軟弱而極重感情,決策又欠果斷,一遇上私情與公德相違,便進退維谷,優柔寡斷。
陳家洛雖率衆起義,但依我看,他還是清代的宋江,一心隻想受招安。
他在統治階級面前,過高估計情義的力量,其失敗自然勢所難免。
天真的幻想孕育了紅花會的一場悲劇,陳家洛的出路隻能是退隐回疆。
</PGN0275.TXT/PGN>
我不喜歡也不欣賞陳家洛這号男人。
他雖與乾隆有同胞之情,但他把與自己愛戀甚深的香香公主送給乾隆,就此斬斷情網。
用心愛的女人去換取事業的成功,這種男人縱然有出息,也未必讓人佩服。
後來香香公主為他而死,陳家洛隻能一生背着沉重的十字架。
他在事業與愛情上都是失敗者。
陳家洛不是成功的英雄,他的失敗也是金庸的失敗,這恐怕與作者隻有三十多年的閱曆有關。
陳家洛起點太高,年紀輕輕就當了江湖領袖,儒雅有餘,豪邁不足。
但陳家洛從莊子學說中悟出了武學的精髓,這顯然說明金庸寫武俠小說時已有新的追求:他把人生的至高境界滲透到傳統的俠客義士身上去了。
《書劍恩仇錄》令世人知道香港有位寫武俠小說的新作家金庸,倘若金庸就此擱筆,其武俠小說泰鬥的地位隻能拱手讓于他人。
幸虧金庸不是平庸之輩,他在《書劍恩仇錄》初露鋒芒之後便一發不可收了。
</PGN0276.TXT/PGN>
文泰來
奔雷手文泰來在《書劍恩仇錄》中出場不多,但他是一個關鍵人物。
文泰來出場前,三道溝的安通客棧門口發生了一場惡戰:四個惡漢鬥一個以死相拼的少婦。
那個少婦不是别人,正是文泰來的妻子駱冰。
文泰來身受重傷,駱冰倘若沒有陸菲青師徒出手幹預,差點送命。
後來,陸菲青推薦文泰來夫婦去投奔鐵膽莊主周仲英,導緻周家禍從天降,兒子死于非命,妻子出走,鐵膽莊燒成一片廢墟。
陳家洛率領紅花會衆弟兄幾次救文泰來,屢涉險境。
由此可見,文泰來确是《書劍恩仇錄》中的牽線人物。
文泰來的重要性,就在于他知道了乾隆帝的秘密,于是乾隆既不敢殺他又不敢放他。
一個是蔑視一切的天子,一個是大字不識幾個的草莽英雄,但乾隆幾次審問階下囚,卻半點不占上風。
文泰來泰然自若的冷言冷語,居然讓皇帝出了一身冷汗。
乾隆原以為隻消把文泰來一刀斬了,他的身世之謎就不會外傳,不料文泰來說:“你一殺我,哈哈,你的秘密就保不住了。
”因為文泰來一死就有人把物證公布于天下,急</PGN0277.TXT/PGN>得乾隆連連搓手,焦急之情見于顔色。
他想用武力殺人滅口,用金錢收買證人,都無濟于事,這一場戲,把九五之尊的皇帝弄得束手無策,狼狽不堪,當然,也讓一個铮铮硬漢的豪邁與機智躍然紙上。
後來,文泰來脫離險境,重展奔雷手的威風,那幾個場面也頗好看。
可惜金庸寫餘魚同把自己暗中愛慕駱冰的心事向文泰來吐露,文泰來隻說他早已知道師弟依戀自己的妻子,這場戲似乎沒有做足。
此處寫文泰來内心世界的起伏,也未曲盡其妙,不如餘魚同這個人物有情有味。
陳家洛救文泰來,是表現一個“義”字,駱冰舍身愛丈夫,是寫一個“情”字。
反過來說,文泰來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俠士好漢。
他外貌平平,照餘魚同看來,文泰來實在配不上皮膚白膩、外貌俊美的駱冰,但文泰來自有男人的陽剛之氣,他勇武剛烈,是一條硬漢。
尤其在危難之際,更顯出他鎮定冷靜、不屈不撓的個性。
這樣的男子,自有吸引女人的魅力。
金庸寫餘魚同愛戀駱冰一往情深,駱冰不為所動,又寫駱冰與文泰來的夫妻之情,讓男人風頭出足,男讀者恐怕下輩子都願意當一回文泰來。
</PGN0278.TXT/PGN>
餘魚同
金笛書生餘魚同一出場,就喜歡咬文嚼字,性格有點輕狂又有點清高。
他自稱在紅花會中是個小角色,坐的是第十四把交椅。
他面對北京名捕快吳國棟與三名公差,把笛子揚了一揚,道:“你們不認識這家夥麼?”
可見其人之自負。
餘魚同的戲,是圍繞一種非理性的愛展開的。
他暗中愛上了師兄文泰來的妻子駱冰,他明知這種感情是非分之念,但又排遣不了,于是一時必熱,居然乘駱冰沉睡之際,把她抱在懷裡,作一深吻。
駱冰醒來羞怒交加,狠狠打了他一掌。
掉入情網而不可自拔的餘魚同卻沒有被打醒,反而求駱冰殺了自己,他顫聲說道:“這五六年來,我為你受了多少苦!我第一次見你,我的心就不是自己的了。
”餘魚同想躲避駱冰,但哪一天哪一個時辰不想駱冰幾遍!他恨自己心如禽獸,每次恨極就用匕首在手臂上刺一刀,結果一條手臂刺得滿是傷疤。
這份癡心,不能不叫人可憐。
愛一個人是沒有任何理論可解釋的。
刻骨相思之苦,會讓人失去理智。
餘魚同無疑是武俠世界</PGN0279.TXT/PGN>的“情種”。
他認為駱冰與文泰來不相配,駱冰美貌,文泰來相貌平平,年紀又大。
但駱冰卻是一個剛烈的女子,她的愛心不變,隻能讓餘魚同痛苦一輩子。
金笛書生後來将功補過,為救文泰來差點送了命,又毀了面容,一個英俊後生變成一個醜男子。
讀到這裡,讀者也許會原諒他的一時放縱。
吳霭儀女士在評論餘魚同時,初覺他太無恥,後來有了閱曆,才對他的看法有了改變。
我讀《書劍恩仇錄》時,早已過了而立之年,因此我對餘魚同的暗戀駱冰,一開始就不覺得奇怪。
因為愛本來不是理性的産物,過分理性的愛織成的愛情故事,我想一定很乏味。
餘魚同與李沅芷的結合,是那個女孩子癡心的結果。
餘魚同真的愛那個女孩子?我看不見得。
紅花會的事業,使餘魚同還俗結婚,這段姻緣恐怕也未必美滿。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真摯相愛、美滿如意的伴侶呢?
餘魚同、駱冰、李沅芷的關系,正應了法國大文豪羅曼·羅蘭的一句名言:“你愛人家,人家不愛你;人家愛你,你又不愛人家。
”餘魚同的愛情波折,不是一個很好的印證嗎?</PGN0280.TXT/PGN>
駱冰
一個男人能娶到駱冰那樣的妻子,無疑是一種滿足。
駱冰具備女人的諸多好處。
她皮膚白膩,面目俊美,說起話來清脆柔和,有江南美人的韻味。
不要說童兆和這類惡棍一見她外貌、一聽她聲音就着了迷,就是她的同門師弟餘魚同也對她暗生愛戀之心。
駱冰之美,當然不止于外貌與聲音。
她性格開朗,從小愛笑,一笑起來就笑靥迷人,對人親切随和,又極關心他人。
這是她性格上的吸引人之處。
駱冰還具有一般閨閣女子少有的幽默感,她幾句俏皮話,居然叫當了和尚的餘魚同還俗,這也是大家閨秀中罕見的。
駱冰還是武林中的豪爽女俠。
她使一對鴛鴦刀,還能放飛刀,武藝不凡,更顯出女中英豪的風采。
她“纖手執白刃,如持鮮花枝”,可見她出手打仗也是風姿綽約、光彩照人。
這幾點好處已讓駱冰獨具魅力,但駱冰的魅力還不僅僅于此。
她為人随和,卻又循規蹈矩,嚴守一</PGN0281.TXT/PGN>個婦人的忠貞。
餘魚同愛她甚深,但駱冰卻不為所動。
尤其當餘魚同說她丈夫年紀太大,相貌又與她不配之際,駱冰怒目痛斥:“年紀差一大截又怎麼了?四哥是大仁大義的英雄好漢!”她把餘魚同狠狠教訓了一頓,但并非不給對方面子。
她見餘魚同茫然失措,心中又覺不忍,便勸慰他說:“隻要你以後好好給紅花會出力,再不對我無禮,今晚的事我決不對誰提起。
以後我給你留心,幫你找一位才貌雙全的好姑娘。
”說罷,駱冰又“嗤”的一笑,策馬走了。
這起小風波,足見駱冰不僅賢慧,而且為人善良,又有聰明的處事方法。
一個輕浮的女子會無法拒絕青年男人的大獻殷勤,一個剛烈的女子會對求愛的人不留面子,甚至把這種事捅出去。
但駱冰不是這樣,既堅持了原則,又不使餘魚同難堪。
這也是駱冰的可愛之處。
《書劍恩仇錄》的女子中,駱冰雖不及霍青桐能幹,也不及香香公主漂亮,但她無疑是男人心目中最可愛的女人。
她有幾場戲最令人難忘。
一是文泰來受傷之際,她一個人拼死鬥四個惡漢。
二是她與文泰來重逢之後的親熱情态,足見其情意綿綿。
三是她在大漠中被清軍圍困之際,衆英雄都很悲傷,唯獨她還在開玩笑。
這種爽朗性格是一般漂亮女人少有的。
至于她投奔鐵膽莊,一出手就賞莊丁十兩金子,那闊綽的氣派,不僅因為她父親駱元通是有名的仁義大盜,她從小就有花不盡的錢财,還因為她生就豪爽灑脫的個性。
那種女人,難怪餘魚同愛之甚深。
</PGN0282.TXT/PGN>
陸菲青
吳藹儀女士評點金庸筆下的人物譜,沒有把陸菲青列入其内,我覺得有點可惜,因為陸菲青算得上是個很有個性的武林人物。
陸菲青早在雍正年間就做過一番事業,是武當派大俠,又是屠龍幫中響當當的人物。
那屠龍幫是反清的秘幫,因反清未成,陸菲青改名陸高止,遠走邊疆。
他不僅武功卓絕,而且智慧極高。
他深知“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道理,覺得綠林、寺院、镖行、武場均非最好的藏身之處,于是扮作一個文質彬彬的教書先生,隐藏在杭州總兵李可秀的衙門内,教李總兵的獨生女兒李沅芷學文談古,以飽學宿儒的面目來躲避清兵搜捕。
關東魔頭焦文期發現陸菲青行藏,約了陝西巡撫府中的兩名高手尋仇厮殺。
陸菲青力戰三敵,毫無懼色,幾涉險境,終于用點穴手、大摔碑手、芙蓉金針連斃三敵。
這一場戲是極寫陸菲青的武藝高強與智謀出衆。
後來,陸菲青援救了紅花會,也是極其冷靜沉着。
他與霍青桐過招,也顯示出他氣度不凡,三言兩語把惱怒倍加的霍青桐說得驕氣全消。
紅花會與</PGN0283.TXT/PGN>清兵周旋之際,陸菲青也屢出奇謀,見識不凡。
這些情節都點出了陸菲青的處世之道,也顯示了越是武林高手越是不肯輕易露出自己的高超武功,也就越懂得“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便是陸菲青高人一籌的地方。
陸菲青的弱點是天性過分善良,甚至因顧惜同門之誼,處事太天真。
他與張召重過招,處處留有餘地。
後來張召重被紅花會生擒,陳家洛看在馬真、陸菲青的情分上,饒了張召重,陸菲青當即向衆人團團作揖:“實在感激不盡!”馬真還說,張召重再要作惡,除非他先把我殺了,否則我第一個容他不得!
馬真被張召重殺害之後,陸菲青應該徹底清醒了,但他還是被同門師兄弟的感情蒙住了眼睛。
張召重再次作惡,被紅花會擒住推入狼城。
衆人都認為他惡貫滿盈,但陸菲青望着張召重雙目含淚,不由想起當年與張召重的師兄弟之情,居然跳入狼城,叫道:“師弟,我來救你!”不料張召重和身撲上,雙手抱住陸菲青,叫道:“反正是死了,多一個人陪陪也好!”陸菲青失落白龍劍,雙臂又被張召重緊緊抱住,一片憐憫之心差點害了自己性命,幸虧被紅花會群雄奮力救出。
陸菲青的性格悲劇,使他被“義”字所惑而失去辨别正義與邪惡的能力。
他的天性善良又差點釀成自己的終生不幸。
這些恐怕對今人也有諸多啟迪。
</PGN0284.TXT/PGN>
李沅芷
千金小姐李沅芷是個精靈古怪的少女。
她一方面活潑可愛,另一方面又任性冷峻。
這種性格在千金小姐身上沒有多少典型性。
但李沅芷畢竟是李沅芷,她有一種堅韌不拔的耐性兼恒心,她要辦成功一件事,可以想出許多辦法,軟磨硬逼,無所不用其極。
這種性格的形成,當然與她所處的環境有關。
她父親李可秀是杭州總兵,他對這個獨生女兒百依百順,也就使李沅芷可以為所欲為。
李沅芷在處世上并非一帆風順,至少她在追求餘魚同這個婚姻問題上連連碰壁。
她想不通餘魚同為什麼不愛她,因為她生就一張清秀明豔的臉蛋,渾身透溢出少女的青春氣息,她又确實聰明伶俐,善解人意。
可是金笛書生偏偏心有所屬,暗戀駱冰不成,心灰意懶,出家做了和尚。
李沅芷一再屈尊求愛,居然白費心思。
一般的少女在戀愛上自尊心大受損害,想來會繞道而走,另擇新人,可惜李沅芷不是那種容易氣餒的女子,她向新疆的機謀大師阿凡提求計,阿凡提教她一個辦法:以冷對冷。
一個男子如果遇到一個太熱情的女子,反而不愛她,那麼唯一辦法就是故</PGN0285.TXT/PGN>意冷淡他、疏遠他,這樣反而會使高傲的男子改變态度。
當然這個辦法隻是讓餘魚同略為改變了一下對李沅芷的看法,真正促成“針笛奇緣”的,還是因為餘魚同為了紅花會的事業,不惜犧牲自己的感情。
當然走到這一步,也不能不說李沅芷的愛心之可貴了。
李沅芷的可愛之處,一是她勇敢大膽,愛打抱不平;二是她機警百變。
她引開張召重、捉弄關東三魔、用巴豆讓三魔腹瀉,又寫了挽聯開他們玩笑。
這一幕幕戲,當然是寫她如何愛餘魚同,但也寫出這位千金小姐的心機。
後來,她故意讓張召重抓住,又把老謀深算的張召重騙得好苦,令人對她又敬又愛。
生活中倘若真有這樣的女人,你不愛她可千萬不要惹她,不然她不讓你吃足苦頭是不會罷休的。
對李沅芷與餘魚同的婚姻,我以為金庸寫得比較勉強,因為這種組合很難說兩人婚後會很幸福。
餘魚同是為了為紅花會除去張召重才向李沅芷求愛的,而李沅芷盡管對餘魚同臉形變醜不加考慮,但倘若餘魚同婚後依舊無法排遣自己内心深處對另一個女人深戀的陰影,心胸狹窄的李沅芷是不是會後悔卻也難說。
要我來寫“針笛奇緣”,倒不如讓他們不結婚為好,因為追求的過程比真正獲取,在某種程度上更具誘惑力。
</PGN0286.TXT/PGN>
徐天宏
貌不出衆的“武諸葛”徐天宏,我初讀他的故事,并不喜歡這個男人。
他的機警與心計百出,有點像《三俠五義》中的蔣平。
後來重讀《書劍恩仇錄》,才體味出這種男人也自有他的可愛之處。
我開始不喜歡徐天宏,因為這個人太聰明。
他不是那種風流潇灑的聰睿,而有點近似未蔔先知的精明。
和一個過分精明人交朋友,總覺得有點不安全感。
他從你的一言一行,就可忖度出你内心世界想些什麼,會有什麼思想波瀾。
紅花會當然需要這樣一個足智多謀、料事如神的軍師,但生活中交了這麼個朋友,你就會渾身不自在。
周绮想和他較量,每次捉弄他反而被他捉弄得無地自容。
陳家洛對香香公主一動情,旁人都蒙在鼓裡,可徐天宏卻第一個看了出來。
這種正确的判斷力在軍事上确實是不可多得的。
乾隆被捉,霍青桐用兵,無一不顯示出徐天宏高人一等的計謀與眼力。
幸而這位聰明人是投靠了厚道的陳家洛,要是在曹操帳下效勞,說不定會成為第二個楊修。
徐天宏用計,往往用計謀加騙術對付敵人。
他騙</PGN0287.TXT/PGN>
韓文沖說喝了毒酒,又騙王維揚去和張召重比武,這些手段未必光明正大,但因為“兵不厭詐”,讀者都可以諒解他。
而徐天宏對同門師兄弟,卻是一片坦誠。
由于他處事考慮周密,一切安排皆有章法,紅花會要打天下,徐天宏武藝縱然在文泰來等人之下,卻是一個少不了的奇才。
周绮從讨厭他到愛上他,這也是徐天宏的了不起的地方。
從外貌上來衡量,周绮下嫁徐天宏,未免委屈了一個美貌少女。
但周绮心直口快,性格憨直,倘若嫁個風流後生,未必事事順心;一般的男人恐怕也受不了周绮的古怪脾氣。
周绮與徐天宏,一個急性子,一個慢性子,一個毫無心計,一個機變百出,這樣的搭配,倒可以成為一對情深意笃的好伉俪。
周绮下嫁徐天宏,最高興的還是周仲英老英雄。
他為紅花會失去愛子,而徐天宏願當兒子又當女婿,還讓第一個外孫姓周,周仲英老夫婦當然悲而轉喜了。
再說有了這個女婿,周家也無人敢來欺侮,香火可由外孫來繼承。
這一段由陳家洛出面當媒老爺促成的姻緣,也寫得很動感情,徐天宏機智背後的淳樸表現得令人喜歡萬分。
</PGN0288.TXT/PGN>
周绮
《書劍恩仇錄》中的周绮,是個極有趣的人物。
她有一個外号叫“俏李逵”,一是說她外貌俏麗,二是講她做事魯莽。
文泰來一行去投鐵膽莊,正好周仲英不在家,原因是女兒周绮在外闖禍,周老英雄隻得親自出馬去收拾殘局。
其實這也不是頭一遭,周绮性格豪邁,好管閑事,經常出外抱打不平,或把人打傷,或闖禍生事,周仲英夫婦為這個寶貝女兒,可算操透了心。
周绮的有趣是她做事從不動腦筋,她看不慣就要管。
雖然她為人正直,但因為毫無心機且又口無遮攔,常常把好事做壞,不過這一點并不影響她為人的善良。
她見駱冰病了,馬上接對方回莊醫治;後來徐天宏生病,她又用刀子去逼醫生看病。
她從不考慮自己有多大本事,遇上不平之事,撲出命也要管上一管。
最有趣的是,十八歲的姑娘聽父親與駱冰提到陳家洛尚未娶親,就大聲嚷嚷,發誓不嫁給陳家洛。
其實人家并沒有那個意思,她誤會了偏偏還要站出來表白一番,真叫人忍俊不禁。
至于周大小姐發起脾氣來,也沒有少女應有的害羞,她公開表白什麼人也不</PGN0289.TXT/PGN>打算嫁,結果把她愛慕徐天宏的心事全兜了出來。
周绮縱然脾氣火爆,但仍叫人覺得可愛。
她說過兩句心裡話,一句是:“你好好待人家,人家自然好好待你”;另一句是:“甯可自己吃虧,決不能欺侮别人”。
可見周绮姑娘确實是個善良的女性,尤其在那險惡的江湖中,她能秉承父親的善良與正直,真是難能可貴。
徐天宏娶了周绮之後,不知婚後生活如何?金庸沒有詳寫。
依我的推測,小事還是周绮作主。
大事要聽徐天宏安排。
小兩口有時會争吵幾句,周绮表面上占了上風,但最終還是被丈夫安排得服服帖帖。
周绮曾對徐天宏刁鑽古怪的脾氣看不慣,但她要改變丈夫的秉性隻怕很難,到頭來她也會學一點乖巧。
徐天宏與周仲英夫婦相處,當然也會受到一點感染。
如果陳家洛真的打下江山,那麼徐天宏若能不被名利所惑,立即功成身退,那将是他最大的幸運,也是周绮最大的幸運了。
</PGN0290.TXT/PGN>
霍青桐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寫武俠小說的處女作,出手不凡,一炮打響。
沒有《書劍恩仇錄》,武俠小說大宗師的地位将非金庸所屬。
平心而論,《書劍恩仇錄》在藝術質量上很是一般,倪匡兄盡管對它有所褒揚,但也不得不把它列為中等偏下的位次。
這原因很簡單,金庸不是生來寫武俠小說的,他後來的成功應該歸功于不斷實踐與不斷突破。
他寫這部處女作時年僅三十一,初涉武俠世界,無法得心應手。
在塑造人物的形象上,寫得最糟糕的是第一号主角陳家洛。
相比之下,霍青桐寫得還有特色。
這位女中丈夫在“黑水河之役”
中,充分顯示了沉着應戰、指揮自如的才能。
她的形象也與舊武俠世界中千裡獨行的何玉鳳不同,她是女中将才,智勇雙全,不愧為古代的女強人。
但女強人的愛情命運,自古多舛。
霍青桐豈能例外!她心中愛着年少英俊的陳家洛,卻不敢吐露心事,隻把千縷情思鎖在心中,自己折磨自己。
當陳家洛愛上她那位單純美麗的妹妹時,霍青桐隻能接受</PGN0291.TXT/PGN>這一殘酷的現實,對陳家洛虛情假意的解釋信以為真。
她在傷心中病倒,吐血氣悶,回到師父身旁,與兒女情長永訣。
分析霍青桐這類女性的愛情悲劇,我們不妨從陳家洛的反省中尋找答案。
陳家洛對霍青桐的内心秘密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了裝糊塗。
他曾經扪心自問:“難道我心底深處,是不喜歡她太能幹麼?..陳家洛,你胸襟竟是這般小麼?”一個男人自知才幹不如女人,或者那個女人的聰明與能力能與他匹敵,他往往對那個愛他的女人隻有感激的情分而不想娶她為妻。
陳家洛也犯了這種男人的通病。
明白了這個道理,女強人也不必自歎薄命了。
“翠羽黃衫”霍青桐倘若能活到今天,能否在愛河中找到如意郎君,這倒是現代婚姻問題讨論的一個熱門話題。
</PGN0292.TXT/PGN>
張召重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的處女作,張召重也是金庸筆下第一個較為成功的反面人物。
張召重自幼父母雙亡,投在武當派學藝,與馬真、陸菲青為同門師弟兄。
後來,馬真當了武當派掌門人,陸菲青當了屠龍幫的頭兒,張召重則利欲熏心,堕落成清朝官府的爪牙。
張召重外号“火手判官”,不僅功夫兇狠,而且詭計多端。
他是老江湖,乾隆用他來對付紅花會,确實是紅花會不可輕視的勁敵。
張召重的狡猾與奸惡,一是他做事不擇手段,比如文泰來夫婦藏在鐵膽莊,他知道逼不出真情,就誘騙周仲英的獨生子周英傑,用激将法獲知文泰來躲在石亭下的地窖之中。
結果引起紅花會與周仲英誤會,周仲英又在極怒之下打死了兒子。
可見張召重的人品太壞。
張召重更令人發指的是反複無常、恩将仇報。
他被紅花會擒住,幸得師兄馬真救他,他答應不再做官府爪牙,但一回武當山立即變卦,而且乘師兄馬真熟睡之際暗下殺手,把馬真的兩顆眼珠子挖了出來。
更</PGN0293.TXT/PGN>歹毒的是他被紅花會丢入狼城,陸菲青念及師兄弟情誼,冒死救他,張召重居然拖人下水,死死抱住陸菲青,并說:“要死一起死!”這種狼心狗肺的無恥小人,死在群狼之口,讀者無不叫好。
金庸寫張召重時畢竟太年輕,寫武俠小說還是初露鋒芒,因此挖掘人物内心世界遠不如他後來寫嶽不群、左冷禅、段延慶深刻。
對張召重淪為清政府爪牙的原因,隻能用利欲二字來作解釋,其思想蛻變過程也輕輕一筆帶過。
還有他随馬真返武當山之後的思想活動,一字未表,未免顯出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功力不足。
尤其把張召重從頭到腳都寫得劣迹斑斑,也有不可信之處。
生活中如張召重這類惡人不是沒有,他們仗着有一點本事為所欲為,隻要有利可圖,從不講究良心與道德,手段之卑鄙不可名狀,心地之險惡又無法盡言。
欺侮弱者,欺騙良善,直至死到臨頭,還要玩弄詭計,其人已死,其臭尚存。
這類人雖然不多,但頗值得世人警惕。
對于人中之“狼”,我們切不可有半點憐憫之心,這便是作者通過張召重這個反面教員給我們的忠告。
</PGN0294.TXT/PGN>
阿凡提
讓少數民族的機謀大師阿凡提到武俠世界中去發揮聰明才智,這是金庸的異想天開。
我小時候就讀過阿凡提的故事,很喜歡這個為貧民主持公道、捉弄财主老爺的滑稽人物。
讀他的故事,一方面是佩服,另一方面是舒心。
但在我的印象中,阿凡提是位隻動腦子而不動手的智者,就像偵探小說中的波洛而不是擅長搏擊的福爾摩斯。
不料阿凡提在《書劍恩仇錄》中亮相,居然成了回族的武林高手。
阿凡提的形象,與傳說中相仿。
他面容黝黑,一叢大胡子遮住了半邊臉,眼睛很小,又喜歡笑,和藹可親。
他騎了一頭一跛一拐的瘦毛驢,背上負了一隻大鐵鍋,頭戴花帽,有點裝模作樣,還有點瘋瘋癫癫。
他最初出場是在一座石墳前,當他從墳墓的洞孔中鑽出頭來,把張召重與關東三魔都吓了一跳。
張召重問他是什麼人,阿凡提說:“我是這墳裡的死人!”
又說:“出來散散心。
”關東三魔要抓他,不料阿凡提身手敏捷,露了一手漂亮的輕功。
後來張召重與阿凡提比武,阿凡提居然在對方淩厲的掌風之下,給武林高</PGN0295.TXT/PGN>手張召重臉上抹了五條煤煙。
張召重盡管施展無極玄功拳,攻出一連串兇狠招數,卻被阿凡提一一躲過。
張召重身經百戰,從未遇到這樣的怪人怪招。
那隻鐵鍋在小說中居然成了最怪異的武器。
金庸筆下的阿凡提,不僅武功高,而且還是一位心理學大師。
千金小姐李沅芷苦戀金笛秀才餘魚同屢次碰壁,便有心向阿凡提讨教征服男人的方法。
阿凡提即以驢子為例,妙語點化,他說:“驢子要吃胡蘿蔔,但不給它吃,讓它走到我要去的地方,才給它吃。
”這就教李沅芷悟出愛一個人不能一味遷就,“我越是對他好,他越是要避開我,不如冷淡他,覺得他對我好時,才來求自己。
”李沅芷用了胡子大叔這一招,果然使餘魚同對李小姐有了好感。
阿凡提最有趣的事,是他有一個三十多歲、皮膚又白又嫩的俊老婆。
那個女人一見阿凡提就罵:“你這大胡子,滾到哪裡去啦?到這時候才回來,你還記得我麼?”這罵人的口吻中帶了十二分的親熱。
阿凡提要吃飯,他老婆又說:“你瞧着這樣好看的臉,還不飽嗎?”活現出女人的風情。
後來阿凡提想出去,她居然扭住阿凡提的耳朵說:“我不許你再出去了!”
當着衆人面前打情罵俏,親熱無比,阿凡提真是豔福不淺,看來回族女人愛起男人來别有一種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