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庸小说排名录

首頁
     範遙 武俠小說中常有一些武林高手隐姓埋名、忍辱負重,暗中到對手眼皮底下卧底。

    這類角色大概與現代驚險小說中的間諜相似,武功與智謀極高,又有可怕的忍耐性與克制能力。

    金庸筆下的範遙,便是這樣一個成功的藝術典型。

     範遙的身分是光明右使。

    早在他出場之前,金庸就設下多處伏筆,寫陽頂天失蹤,明教内部分裂,光明右使也不知去了何方;又側筆寫出光明左使楊逍武功與謀略都在“四大護法”之上。

    由此可以推想,光明右使也必定是個出類拔萃的人物。

     趙敏出場之後,才發現這位郡主身旁高手如雲,其中之一便是啞巴苦頭陀。

    這個相貌醜陋的男子居然就是光明右使範遙。

    他因為怕成昆認出自己的本來面目,自毀潇灑容貌,又扮作啞巴一呆十幾年,這番苦心可見其人識見與毅力的非凡。

    他與楊逍、韋一笑等人相認,也是先試了新任明教教主張無忌的武功之後,才肯露出其廬山真面目。

    後來他又在萬安寺救明教與各大門派武林高手,一靠機智,二靠詐騙,比如他亂說滅絕師太是他的情人,周芷若是他與滅</PGN0143.TXT/PGN>絕師太生下的私生女,都可見其人半正半邪。

    他行事之詭秘莫測,确可和楊逍相配,難怪世人稱他們二位是“逍遙二仙”。

     如果說楊逍是天上人物,範遙則是地下人物。

    楊逍以冷漠傲視世間萬物如糞土,範遙則敢于自進墳墓潛伏。

    他們智勇雙全,不是尋常武林高手可以比拟的。

     金庸寫楊、範二人,其實是寫明教中人的特點。

    在金庸看來,明教與武當、少林、峨眉這些名門正派的區别之處,就是他們做事隻要成功,可以不擇手段。

    楊逍得到紀曉芙的愛情是如此,範遙救人也是如此。

    範遙進一步宣稱,仁義道德之類的倫理,可以完全不顧,什麼殺人滅口、嫁禍于人,隻要達到目的,都可以一試。

    這一點分明與出身武當派的張無忌相違。

    後來張無忌被趕下明教教主的寶座,這與朱元璋用計有關,但畢竟還因為張無忌與範遙他們不是同一類人。

    範遙歸順張無忌之後,也有一些不凡的表現,但以後的戲就不如萬安寺那一幕精彩了。

    還有範遙的形象不及楊逍光彩奪目,可能是因為他的感情世界不如楊逍豐富,可見武俠小說寫武寫俠之中,如果沒有一點羅曼谛克,這個人物形象難免顯得蒼白。

     </PGN0144.TXT/PGN> 滅絕師太 《倚天屠龍記》講的是兩件神秘兵器引出的一段武林故事。

    這兩件兵器,一曰倚天劍,一曰屠龍刀。

    關于屠龍刀的故事,是由俞岱岩涉足引起的,後來又由謝遜充當主角,從而引起武林一場頃争奪。

    相比之下,倚天劍的故事比較平淡。

     關于倚天劍與屠龍刀的關系,江湖上曾流傳着一個神秘的口訣:“武林至尊,寶刀屠龍;号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争鋒。

    ”這幾句話雖人人皆知,但其中的奧秘,知之者甚少,滅絕師太是知情者之一。

     據她所說,郭靖與黃蓉認為兵法與武功是兩大法寶,他們把兵法藏在刀中,武學秘籍藏在劍内。

    隻有一個人獨得兩件兵器,并将刀劍互斫,才能獲取這刀劍中的秘密。

    郭靖黃蓉夫婦将屠龍刀傳給兒子郭破虜,将倚天劍傳給女兒郭襄,寄托了他們的良苦用心。

     郭襄與張三豐分别之後,獨創峨眉派。

    她逝世之後,倚天劍傳給峨眉派第二代掌人風陵師太,後來又傳到第三代掌門人滅絕師太手中,于是滅絕師太便成了《倚天屠龍記》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之一。

     </PGN0145.TXT/PGN> 滅絕師太本人極有個性,她不僅武功極高,出手極狠,而且性情剛烈,舉止很有風範。

    她要殺張無忌,說好讓對方接她三招,三招未能取勝,便就此罷休。

    即使她在生命危急之際,也不肯占他人便宜。

    她被趙敏用“十香軟筋散”困在萬安寺内。

    趙敏讓武林高手比武,加以羞辱,隻有滅絕師太一個人自行絕食,可見她抱定“甯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必死之念。

    最後以自殺決絕,其情甚為慘烈,可見其行與其名相符。

     滅絕師太的戲,一是做在她的性格上。

    作者以剛烈、固執、冷酷、無情來展示其個性的各個方面;二是做在她的信念上。

    滅絕師太殺死紀曉芙,又迫使周芷若發下毒誓,其目的就是消滅明教。

    在她看來正邪不兩立,峨眉、少林、武當派是代表了滅絕之人。

    另外,滅絕師太對男女之情視為空幻,她不理解紀曉芙為何愛上楊逍,又以她心目中的神聖事業去拆散周芷若與張無忌的愛情關系。

     吳霭儀女士在分析滅絕師太這一藝術典型時,曾猜測滅絕師太的背後,似乎有太多沒有說出來的隐秘故事。

    換句話說,金庸沒有像寫《天龍八部》中葉二娘那樣深刻地揭示古怪行為背後的内在因素;于是,令人費解的現象隻能留給讀者自己去忖度了。

     金庸寫正邪兩派人物,常常寫名門正派也有惡行,如身為名門正派掌門人的滅絕師太居然教唆女弟子紀曉芙去用色相引誘楊逍然後殺之,這種手段實在與光明正大的宗旨背道而馳。

    可見,嘴巴上标榜正義二字的人,内心世界也未必是一片純淨,這一筆</PGN0146.TXT/PGN>實在是寫活了人類個性中的複雜性。

    </PGN0147.TXT/PGN> 何足道 看西域癡人何足道的出場,便知金庸寫人的手法何等高明。

     《倚天屠龍記》開卷時,寫郭襄為尋楊過上了少林寺。

    當時少林寺正發生了一件怪事。

    有人闖入羅漢堂,在降龍羅漢佛像手中放了一張紙,那紙上寫了兩行字:“少林派武功,稱雄中原、西域有年。

    十天之後,昆侖三聖前來一并領教。

    ”那少林寺羅漢堂日夜有八名弟子輪值,竟無人發現有人進來,可見“昆侖三聖”武藝高超。

    這一紙箋引起了少林寺的一片混亂。

     後來,郭襄遇見三個武林高手,誤以為是“昆侖三聖”。

    郭襄武藝不弱,但不是他們的對手。

    正在這時,來了一位長臉深目、瘦骨伶仃的白衣男子,此人出手不凡,奏琴之際,居然連敗三個武林高手。

    原來此人才是号稱“昆侖三聖”的何足道。

     何足道以琴、棋、劍為三絕,他自負才高,上少林寺論劍,風度脫俗,清純不染;引郭襄為知音,本是奇緣,可惜金庸沒有寫下去。

    他在少林寺比武,雖敗猶榮。

    他孤寂而不盛氣淩人,處世中有書呆子氣,這種</PGN0148.TXT/PGN>獨特的藝術典型,在金庸筆下可謂絕無僅有。

     我最欣賞何足道空山撫琴一幕。

    其琴音招來百鳥相伴,又劃地為局,自己與自己對弈。

    那種對藝術專注入神的迷戀,看似怪異,其實卻說明何足道秉性善良,胸無雜念。

    他受一個不相識的人委托,居然千裡迢迢從西域趕到少林寺。

    他的出場頗為好看,但後來再無戲做,因此讀者難免怪金庸寫何足道有點虎頭蛇尾。

     何足道多才多藝,又自憐自歎,一腔知音難覓的書生意氣。

    他眼界很高,這才給自己取了何足道的名字。

    像這類男人一旦遇上真心相愛的女子,是會傾心去愛的,但郭襄與他隻有一面之緣,他重返西域,能否尋到知音,大可懷疑。

    平庸的人會有許多朋友,而何足道的結局可能是寂寞一生而已。

    我想金庸有意給何足道安排這樣一個來去匆匆的人生,也許正蘊含了這層寓意。

     如果從哲學上去觀察何足道的人生觀,讀者也許會從他身上得到一點有益的啟迪。

    </PGN0149.TXT/PGN> 胡青牛 武俠小說極盡寫人之能事,可謂花樣百出。

    有的劍快如風,有的力大無窮,有的擅長暗器,有的則用起毒藥來得心應手。

    既然有人用毒藥,那麼就有人妙手回春。

    這種相生相克的關系,金庸當然不會不知道。

     金庸寫過好幾位如扁鵲再生、華佗複活之類的神醫,寫得最有趣的便是《倚天屠龍記》中的胡青牛。

     胡青牛是明教中人。

    他外表神清骨秀,又住在蝴蝶谷,我忖度他是個極風雅的“醫仙”。

    但他一出場,我就覺得此人不可親近。

    他性格怪僻,近似蠻橫。

    張無忌危在旦夕,他居然見死不救;常遇春為之求情,他連自己的師侄常遇春的生死也置之不理。

    他發起脾氣來雙眉豎起,執拗異常。

     他後來救張無忌,并不是存心讓無忌活命,而是因為無忌受“玄冥神掌” 的毒,是他從未見到過的,他想先治好無忌的病,然後再把無忌弄死。

     一個人性格怪僻,往往不是天生的,而是與他的經曆有關。

    胡青牛不肯救武當派的張無忌,因為他少</PGN0150.TXT/PGN>年時救活了一個中了金蠶蠱毒的名門正派的武林高手,此人卻恩将仇報,害死了胡青牛的妹妹;而胡青牛見死不救他人,又因為他不肯得罪妻子王難姑。

    王難姑外号“毒仙”,中她之毒者一旦被胡青牛救活,她就要惱怒生氣。

    胡青牛對他人冷若冰霜,正是因為不敢得罪自己的老婆,由此反襯這種愛得不得了的夫妻關系。

    由于這兩個原因,胡青牛才變成一個“見死不救”的怪人。

     《水浒傳》中有地靈星神醫安道全,寫一個神醫,其實沒有多少戲可寫。

    但金庸寫胡青牛,卻令人目不暇接,寫蝴蝶谷中奇事疊湧,叫人讀了又驚又怕。

    尤其是胡青牛後來與王難姑假戲真做,差點騙過了老謀深算的金花婆婆。

    這對夫妻又恩愛又賭氣的故事,讀來令人發噱。

    而那個蠻不講理的胡青牛原來并不蠻橫,真正不講道理的卻是那個一心逞能的王難姑。

     至于寫胡青牛與張無忌的關系,也很有意思。

    胡青牛不肯救張無忌,但最後他自己的性命卻是張無忌救的;自比百世未遇的“醫仙”,卻有如此一幕戲,不是金庸這樣的大手筆恐怕寫不出來。

     胡青牛與王難姑終于還是死在金花婆婆手中,他們在人間的賭氣相争不知在死後還會不會繼續下去。

    隻有一點可以告慰“醫仙”:他畢竟還是與他所愛的女人同日而卒了。

    </PGN0151.TXT/PGN> 射雕英雄傳 郭靖 《射雕英雄傳》在大陸風靡一時,至今令無數武俠小說愛好者如醉如癡。

    倪匡兄認為:《射雕英雄傳》奠定了金庸武俠小說大宗師的地位。

     這評價是有道理的。

     在一部文學作品中,正面形象往往比反面形象難寫,稍有偏差,作者的意圖會适得其反。

    如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揚劉抑曹”,但讀者并不覺得劉備比曹操英雄;弄得不好,戲就被反面人物奪去。

    但《射雕英雄傳》中的郭靖卻能自始終令人佩服。

     這個郭靖本是個尋常男兒,他既無陳家洛的書卷氣,又無袁承志的公子味,他也不像胡斐調皮得有趣。

    他出身農家,皮膚黧黑,天性愚鈍,說話木讷。

    這個貌不出衆的少年卻成了人人佩服的大英雄,其魅力何在,頗可令讀者玩味。

     我以為金庸寫郭靖,不同于寫胡斐。

    胡斐的可愛是從劍拔弩張中體現的,而郭靖卻是從一件件小事上來見其個性。

    寫郭靖如何做人,如何對朋友講義氣,如何不說假話,不貪生怕死,不貪圖錢财,看來都是微不足道的做人規範,但以小見大,處處顯出一個</PGN0155.TXT/PGN>铮铮男子漢應有的風度與襟懷。

     郭靖這個人的最可愛之處,一是他非常刻苦,他是“笨鳥先飛”的典型,天資并不高,卻兢兢業業,不甘自棄。

    這自然是令世人歎服的。

    二是他極講原則,說一不二,縱然固執,但交上這樣的朋友,一定是靠得住的。

     與郭靖交朋友,也有遺憾之處。

    第一,郭靖的社會責任感太重,做什麼事都要與報國這個大題目聯系起來,未免令人感到不自在。

    第二,郭靖不擅長言談,與他聊天,他必定是聽得多講得少,你征求他的意見,他不是搖頭便是點頭。

     郭靖是個厚道的男人,他在工作中會受人器重,但恐怕不是理想的丈夫。

    幸虧金庸給郭靖介紹了黃蓉,黃蓉能言善語,又智變百出,很會玩花樣,這樣的家庭自然不會寂寞。

    金庸這個媒人做得妙極!</PGN0156.TXT/PGN> 黃蓉 金庸筆下的女主角,女中丈夫甚多,但若論文武雙全者,當推黃蓉為第一。

     黃蓉來頭不小,乃“東邪”黃藥師之女,北丐洪七公的女弟子。

    雖然武藝未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但其聰穎才智卻不在父親與師傅之下。

     黃蓉在《射雕英雄傳》中出場時,女扮男裝,活像一個衣衫褴褛的小叫化,把郭靖騙得好苦。

    她天性調皮古怪,略施小技,便将“黃河四鬼”吊在樹上。

    她後來闖蕩江湖,如魚得水,鐵掌幫主裘千仞被她戲弄得無地自容,“西毒”歐陽鋒也栽在她手下。

    我最佩服黃蓉面對險境能鎮定自若,又能急中生智,實非尋常女子可比。

     在《神雕俠侶》中,黃蓉已為人婦,有了二女一男,性格上似乎成熟了許多,不再刁蠻任性,卻依舊纏綿萬狀。

    後來她當上丐幫幫主,則有大家風範,當斷則斷,又深謀遠慮,不愧為金庸筆下光彩照人的女首領。

     作為一個妻子,黃蓉是較為理想的。

    她是天生的美人,白皙嬌豔,笑靥生春;又能體貼丈夫,愛憐兒女。

    她讀書不多,卻有文學天賦,雖對詩詞謎語一知</PGN0157.TXT/PGN>半解,但記憶力驚人。

    她還燒得一手好菜,常在竈台上别出心裁,巧手制作各色點心,讓每一餐各不相同。

    郭靖有了這位賢内助,想必是前世修來的。

     黃蓉自然不是古代的淑女,她口沒遮攔,敢作敢為,一肚子古怪念頭;但她也非“小東邪”,她珍惜感情,面對現實,渴望享受人間的種種歡樂。

    在道德規範上,她最終還是為儒家思想所支配。

    由于她生性敏感,又有江湖閱曆,對人難免多所戒備,層層設防。

    聰明的女人總是多一個心眼,她的不可愛之處,是她性格上有支配欲,她時而左右丈夫,時而嬌寵女兒,處世太好逞強,幸虧她有個厚道的丈夫,使她的缺點不至于破壞她一家人的人際關系。

    </PGN0158.TXT/PGN> 黃藥師 武功與弈棋一樣,是一門厮殺的藝術。

    作為藝術,就會産生各種流派。

    日本棋手武宮正樹開創的“宇宙流”,如天馬行空,潇灑好看,他有時為了追求一種美的布局,甯可敗北而不失其追求的風格。

    看黃藥師的武功招式,如同觀武宮正樹之弈棋。

     黃藥師初次亮相,便知他是一個脫俗的智者。

    他貌相清癯,豐姿隽爽,蕭疏軒豁,湛然如神。

    他居住在詩情畫意的桃花島上,那地方如同仙境。

    其實在這幽深的藝術天地中,卻暗伏重重殺機,如同他的“落英掌” 與“蘭花拂穴手”,表面上看來姿勢優美,但卻是置人于死地的殺手。

     金庸筆下的正面人物,大緻可分兩類,一類是剛猛厚道,如喬峰、郭靖;另一類是灑脫機智,如令狐沖、胡斐。

    前者堪稱江湖上的一流高手,後者的武功雖然不錯,但還排不上高手之列。

    黃藥師卻是例外,他風流自賞而又有蓋世武功,他的造詣恐怕與他的天賦有關。

     黃藥師眼界極高,見識又廣,上知天文,下通地</PGN0159.TXT/PGN> 理,又精于陰陽五行與八卦術數。

    至于琴棋詩畫更是無所不曉。

    正因如此,他以撫琴吹箫、聽潮烹茶為樂事,他寓武功于藝術之中,又在藝術中從容地展現他的武功絕技。

     在《射雕英雄傳》裡的五大高手中,黃藥師号稱“東邪”,榮居首位。

    這一方面是說他武功之高,另一方面又點出他處世不合俗流。

    他身懷絕技而不慕功名利祿,但他又自恃武功,目空一切。

    他為人極為自負,對江湖上頗有名氣的“江南六怪”視而不見;聽說郭靖是洪七公的徒兒,硬逼對方過招,差點要了郭靖的命。

    他任性得似乎蠻橫,聽說郭靖與華筝早有婚約,便要郭靖去殺了華筝。

    由此可見,黃藥師縱然武功可橫行天下,但識見實在不高。

     最可令人惋惜的是,黃藥師的是非觀念模糊。

    他看中歐陽克而不喜歡郭靖當女婿,原因是歐陽克也出自名門;他鄙視“西毒”歐陽鋒的為人,卻又覺得與他成為親家才門當戶對。

    他的門戶之見,其實是他托大自負的表現。

    郭靖說傷了陳玄風,他明知陳玄風不對,卻說:“陳玄風雖是我門下叛徒,自有我門中人殺他,桃花島的門人能教外人殺的麼?”由此可見,黃藥師過高地看重自己的大宗師地位,在是非觀念上并未真正脫俗。

     黃藥師的可愛,是對妻女而言的。

    他是好丈夫,亡妻馮蘅與他一别十餘載,他對她的深情不減,做了花船,想攜她的玉棺去大海尋魂。

    他也是一個好父親,對女兒一味遷就。

    總之他是個性情中人。

     </PGN0160.TXT/PGN> “東邪”的性格近于怪異,一言不合即大動幹戈,但他畢竟為人正直。

    洪七公鬥敗歐陽鋒,欲與他一比高低,黃藥師卻說:“你适才與老毒物打了這麼久,雖說不上精疲力盡,卻也是大累一場,黃某豈能撿這個便宜?咱們還是等到正午再比,你好好養力罷。

    ”俨然是武林大宗師的氣派。

     </PGN0161.TXT/PGN> 洪七公 拿号稱“北丐”的洪七公與“東邪”黃藥師相比,你便會覺得與洪七公打交道有趣多了。

    洪七公是武林五大高手之一,又是丐幫幫主,但這位洪幫主在服飾與舉止上實在不像一代武學大宗師。

    他長得粗手大腳,身上衣服東一塊西一塊打滿補丁,手執一根綠竹杖(他自稱打狗棒),背上負着個朱紅的大葫蘆,臉上一副饞涎欲滴的表情。

    黃蓉丢給他一隻雞屁股,他居然在片刻之間,風卷殘雲般吃得幹幹淨淨,其氣度自然比不上桃花島主黃藥師的威嚴;如論琴棋詩畫,他更是一竅不通。

     但這位洪幫主自有可愛之處。

    第一,他不看重門第,也從不闆起面孔來教訓人。

    第二,他輩分很高,卻從不依仗幫主身分與蓋世武功居高臨下;因為徒弟黃蓉喜歡郭靖,他放下架子(其實他也沒有架子),親自跑到桃花島去扮演媒人。

    第三,洪七公救了歐陽鋒反遭其偷襲,這說明洪幫主幾無城府又有善心。

    他在受制之際,言辭大方,置生命于度外,非一流高手,委實難以有如此心胸。

     洪七公一生殺人無數,他自稱殺過二百三十一</PGN0162.TXT/PGN> 人,但他頗為自信地宣布:“我所殺之人,皆是惡徒,個個死有餘辜。

    ” 洪七公有沒有錯殺人?金庸沒有細表,但金庸寫洪七公不殺裘千仞。

    裘千仞自有可殺之處,洪以為裘不可殺,即可反證洪七公殺人殺得必有一定道理。

     在《射雕英雄傳》中,洪七公有幾場好戲。

    他折歐陽克鋒芒,一根打狗棒驅走成群毒蛇,露了一手絕技。

    他後來幫助郭靖比武招親,也極為風趣。

    但金庸寫洪七公的最妙處,是寫他的嘴饞。

    他與歐陽鋒比武,一指點出,歐陽鋒用嘴來咬,黃藥師吃過這個虧,衆人都為洪七公捏了一身汗,但洪七公安然無恙,原因是他當年因貪吃誤了救人,悔恨之餘,将自己食指發狠砍下,這一筆正點出這位“美食家”的因禍得福。

    還有寫洪七公喜歡黃蓉,原因是黃蓉會燒一手好菜。

    他為了每日都能一飽口福,便把天下無雙的“降龍十八掌”傳授給郭靖。

    至于洪七公一見佳肴美味,頓時現出一副猴急饞相,大可令人發噱。

     洪七公是個可親的長者。

    他灑脫中略顯滑稽,機智中又兼有寬厚之風。

    交上這樣的朋友,你一定會感到很有趣。

    </PGN0163.TXT/PGN> 周伯通 周伯通出場時年紀已過花甲,輩分又頗高。

    他是天下武功第一的全真教主王重陽的師弟,馬钰、丘處機這些高手都是他的師侄;他的武功也屬大師級的,與“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不相上下。

    可是這位周伯通一會兒裝個鬼臉,一會兒胡言亂語,一聽說郭靖會降龍十八掌,就想拜他為師,後來又生出一個怪念頭,逼着比自己輩分低兩輩的郭靖與他義結金蘭,于是,周伯通就有了一個“老頑童”的愛稱。

     金庸在《射雕英雄傳》中寫“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大高手,各有各的特點,東邪黃藥師的任性自負,西毒歐陽鋒的陰險狠毒,南帝段皇爺的寬恕仁慈,北丐洪七公的熱心滑稽,都恰到好處;但我以為寫得最為成功的是周伯通。

     周伯通的天真好玩,不受天地人倫之拘禁,已經成為自由王國中的神仙中人。

    他學武功純粹是為了好玩,因為武功好玩,他才成了一流高手。

     他從不知功名為何物,因此黃藥師等人故意不把他列入高手之列,他不僅沒有半點不快,而且欣喜異常。

     有意思的是,周伯通與劉貴妃(瑛姑)有一段“情</PGN0164.TXT/PGN> 緣”,劉貴妃還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因為兒子的夭折,劉貴妃差點置南帝于死地,但周伯通對此也不留戀。

    他後來遇見黃藥師,聽說黃藥師因為愛妻逝世,心智失常,周伯通便說:“你是習武之人,把夫妻之情瞧得這麼重,也不怕人笑話?你死了夫人,正好專心練功,若是換了我,那正是求之不得!老婆死得越早越好,恭喜恭喜!”這番話倘若叫劉貴妃聽見了,豈不教這個深情的女人氣死!也因為這幾句話,黃藥師與他打了一仗,結果周伯通被囚在桃花島上一關十五年。

    可是,周伯通對此并不後悔。

    他在囚禁的歲月中,居然練成了更高深的武功。

    由此可見,周伯通的天性确是與衆不同。

     金庸寫周伯通對常人迷戀的功名與愛情看得毫無價值,其實是寫老頑童的反叛性格。

    在周伯通看來,一切建功立業與愛恨别離都是身外之物。

    一個人隻有順從天性,遊戲人生,才能獲得最大的快樂。

    周伯通的處世之見,當然未必行得通,但他無疑是金庸筆下最可愛、最有趣的人物之一。

     因為隻有這樣的人才能永葆青春,永存赤誠之心,對于周伯通的胡鬧與闖禍,世人也隻能寬容地給予諒解了。

    </PGN0165.TXT/PGN> 歐陽鋒 一部《射雕英雄傳》,充滿了驚濤駭浪。

    “老毒物”歐陽鋒是書中一個不可缺少的反面主角。

     歐陽鋒與黃藥師、段智興、洪七公并列,合稱“東邪西毒南帝北丐”。

     “東邪”、“南帝”、“北丐”都是正面人物,因此,“西毒”歐陽鋒的戲就顯得特别重。

     歐陽鋒的厲害之處,是有一肚子毒計。

    他城府極深,謀略極高,口蜜腹劍,喜怒不形于色,且口才極好,談吐風雅。

    至于武功更是十分了得,其“蛤蟆功”當可獨步天下。

    他先後與“東邪”黃藥師、“北丐”洪七公、“老頑童”周伯通交手,彼此不分高低。

    後來華山比武,輸給洪七公,其實是洪七公與黃蓉聯手,勝之不武,也不公平。

     金庸塑造歐陽鋒這一反面典型,并沒有簡單化。

    歐陽鋒自稱大丈夫一諾千金,他為人自信,老謀深算,偶爾也偷襲洪七公,違背諾言,但總體上說,歐陽鋒确實是個人物,不乏高手風範。

    連黃藥師也認為西毒與自己是“門當戶對”,洪七公最後也稱他為鋒兄。

    歐陽鋒雖然不擇手段,但氣度卻是他的侄子歐陽克所無法比拟的。

    </PGN0166.TXT/PGN> 歐陽鋒鼓動侄子歐陽克向黃蓉求婚,其實也是為了自己。

    一來歐陽克是他的私生子,二則他千方百計想奪取《九陰真經》,使自己成為天下第一高手。

    最後他學經走火入魔,成了瘋子。

    他的發瘋與慕容複殊途同歸,都是為名利所惑,以緻自毀前途,落個可悲的下場。

     “西毒”歐陽鋒有幾場好戲,除桃花島與華山比武之外,還用蛇毒驅走上千鲨魚。

    他用毒固然高明,但更令人寒心的是歐陽鋒在危險時表現出冷靜自若、詭計百出的心機。

    這般惡人,自然令人難忘。

     歐陽鋒雖為惡人,但與《笑傲江湖》中的嶽不群與左冷禅相比,他既比不上嶽不群虛僞陰險,又及不上左冷禅兇殘狠毒,因此他還算不上惡人中的大惡人。

    </PGN0167.TXT/PGN> 穆念慈 《射雕英雄傳》中的穆念慈,她的戲其實并不多,但卻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女性。

    她自幼失去雙親,随着義父楊鐵心闖蕩江湖,既無驚人絕技,也不夠聰明靈活。

    她的可愛之處是秉性善良,心地正直,即使對所愛的人,也很講究原則。

     穆念慈的戲是單線條的,是楊康的陪襯。

    一個純情少女,意外中遇見了英俊風流的男子,自然芳心萌動,再說楊康生來會花言巧語,逗得穆念慈撲出心來愛他,這與情理相合。

    後來這位癡情女子吃盡千辛萬苦,終于找到被囚禁的楊康。

    在舊版《射雕英雄傳》中,楊康曾奸污了捕蛇少女秦南琴,南琴懷孕生子,後托給郭靖撫養,這一情節,穆念慈看在眼中,卻仍執迷不悟。

    金庸大概認為這有違常情,就一筆删去了。

    新版《射雕英雄傳》中的穆念慈,戲更少,令人難忘的無非是楊康被陸莊主擒住關在小屋中,穆念慈見了楊康,喜出望外,恨不得立即救了意中人遠走高飛。

    楊康說出真相,要她當大金國王妃,穆念慈也頓時又氣又急,心中十分矛盾: 一方面愛他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一方面又恨他認賊作父,這種矛盾心态寫</PGN0168.TXT/PGN>得躍然紙上。

    她逼着楊康立誓,不賣國求榮,這說明她良心未泯,但投入情網中的女子終究還是被情所毀。

    楊康中毒而死,穆念慈以自盡解脫愛情之苦。

    這令讀者既惋惜又無法可想。

     金庸寫穆念慈之苦,其實是愛情之苦。

    一個癡情女子若愛上了奸滑的小人,終會無法自拔,其下場也必然與穆念慈相仿。

    倘若楊康不死,依我看,穆念慈日後也未必能過上稱心如意的日子。

     穆念慈的外形,金庸沒有細細描繪,但黃蓉曾悄悄耽心:“穆念慈既無丈夫,旁人多管閑事,多半又會推給郭靖承受,那就糟了。

    ”由此可見,穆念慈姿色不在黃蓉之下,不然黃蓉為什麼會暗中吃醋呢?看來聰明的女人對待丈夫總有點小心眼,這一筆既寫出黃蓉的心機,又點出了穆念慈的動人。

     穆念慈的名字,也暗喻她自幼失去慈母。

    古人對“念慈”的理解,便是懷念雙親的慈愛。

    </PGN0169.TXT/PGN> 楊過 我總覺得金庸有點偏愛楊過。

     我不喜歡楊過,不僅不願和他交朋友,而且在我的社交圈中,一旦遇到楊過這類人物,隻能退避三舍。

     楊過不是壞男人,至少在多情女人的眼中,他還是一個理想的丈夫。

     他剛猛放肆,敢作敢為,比郭靖更有男子味。

    愛情本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奇妙感情,小龍女傾心于他,是符合女人心理特點的。

     從心理分析,楊過是個反叛少年。

    有人認為他的叛逆性格,乃幼年父母雙亡、從小受到壓抑所緻,我卻以為這是遺傳因子在作怪。

    他的父親楊康就是一個偏執而報複心極重的人,有其父必有其子,楊過至少在血液中繼承了楊康的某種劣根性。

    當然,楊過比他老子可愛,他有熱情,有主見,在委屈中顯出多姿多采的性格特征。

     郭靖夫婦待楊過不薄,但楊過一直仇視養父母。

    因為他是一個看重感情而輕視原則的人,他吃誰的奶,就對誰好。

    如楊過認惡人歐陽鋒為義父就是善惡不分的表現。

    楊過處處與社會規範對立,為了報私</PGN0173.TXT/PGN>仇,可以不擇手段。

    他天性狡猾,長大後心胸極狹窄,所以做出種種違背常理的事來,也就不足為怪了。

     有人同情楊過,因為他一生很不幸,一出生就背上了父親是賣國求榮的小人的包袱;後來住在窯洞裡,為郭靖夫婦所收養,他又與郭靖的處世觀相對立,黃蓉對他處處設防;再後來投在全真教下,受盡種種歧視;他與小龍女的戀愛,也是多災多難;因此同情楊過,無可厚非,但有人推崇和贊揚他的叛逆性格與愛情至上的精神。

    我認為這從感情上去理解,完全可以成立,但并不值得推崇。

    我并不否認楊過的叛逆具有反世俗的進步意識,也肯定他對小龍女的感情十分深摯,而問題的實質是,為了至死不渝的愛情,楊過卻可以随意傷害他人,比如他為救小龍女,便想用卑鄙的手段去殺死郭靖,甚至讓滿城嬰兒慘遭屠殺,這種愛情觀不是大成問題嗎? 楊過是個有獨特光彩的藝術典型,但并不是生活中可交的朋友。

     </PGN0174.TXT/PGN> 小龍女 小龍女,不是金庸筆下最出色的女性,但她個性之鮮明,卻能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據倪匡兄說,有讀者讀金庸小說,最羨慕小道士尹志平,原因何在?因為尹志平與小龍女有過一次歡娛,可見小龍女自有吸引男人的特殊魅力。

     我分金庸筆下人物為三等,即天上人物、人間人物與地下人物。

    小龍女應列為第一類。

    她自幼在古墓中修煉,琴音為言,玉峰為友,清靜寡欲,心無世塵。

    她本是天上仙女,若不是遇見情深如海、敢作敢為的楊過,她禁欲之門是撞不開的。

    後來,她終于成為至愛主義者的典型,顯示了愛情的偉大力量。

     小龍女武藝雖高,但她遠離江湖,缺少應敵經驗。

    她師姐李莫愁的惡毒伎倆,她一輩子也無法理解;而在機智多變上,她也遠遜于黃蓉與任盈盈。

    她若算得上是一員女将,也隻能聽人調遣,而調遣她的人是楊過。

     離開了楊過,小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