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似乎是全縣的老百姓都來了啊,無數的人面,被夕陽洇染,泛着血光。
暮歸的烏鴉,從校場的上空掠過,降落到校場東側那一片金光閃閃的樹冠上,那裡有它們的巢穴,它們的家。
父老鄉親們,回家去吧,回家去忍辱負重地過你們的日子吧。
本縣勸你們,甯作任人宰割的羔羊,也不要作奮起抗争的強梁,這被檀木橛子釘在升天台上的孫丙,你們的貓腔祖宗,就是一個悲壯的榜樣。
但百姓們對餘苦口婆心的勸谕置若罔聞,他們像浪潮不由自主地湧向沙灘一樣擁到了升天台周圍。
餘的衙役們一個個拔刀出鞘,如臨大敵。
百姓們沉默着,臉上的表情都很怪異,讓餘的心中一陣陣發慌。
紅日西沉,玉兔東升,溫暖柔和的落日金輝與清涼爽快的圓月銀輝交織在通德校場、交織在升天高台、交織在衆人的臉上。
父老鄉親們,散了吧,回去吧……
衆人沉默着。
突然,已經休歇了喉嚨的孫丙放聲歌唱起來。
他的嘴巴漏風,胸腔鼓動,猶如一個破舊的風箱。
在他的位置上,能夠更加全面地看到周圍的情況。
按照他的性格,一個處在這樣的境況中的人,隻要他還有一口氣,就不會放過這個歌唱的機會。
甚至可以說,他等待的就是這個機會。
餘也突然地明白,擁擠到台前的百姓,根本不是要把孫丙從升天台上劫走,而是要聽他的歌唱。
你看看他們那仰起的腦袋、無意中咧開的嘴巴,正是戲迷的形象。
八月十五月光明~~高台上吹來田野裡的風~~
孫丙一開口,就是貓腔的大悲調。
因為長時間的詈罵和吼叫,他的喉嚨已經沙啞,但沙啞的喉嚨與他血肉模糊的身體形象,使他的歌唱悲壯蒼涼,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餘不得不承認,在這高密小縣的偏僻鄉村生長起來的孫丙,是一個天才,是一個英雄,是一個進入太史公的列傳也毫不遜色的人物,他必将千古留名,在後人們的口碑上,在貓腔的戲文裡。
據餘的手下耳目報告,自從孫丙被擒後,高密東北鄉出現了一個臨時拼湊起來的貓腔班子,他們的演出活動與埋葬、祭奠在這場動亂中死去的人們的活動結合在一起。
每次演出都是在哭嚎中開始,又在哭嚎中結束。
而且,戲文中已經有了孫丙抗德的内容。
俺身受酷刑肝腸碎~~遙望故土眼含淚~~
台下的群衆中響起了抽噎哽咽之聲,抽噎哽咽之聲裡夾雜着一些凄涼的咪嗚,可見人們在如此悲痛的情況之下,還是沒有忘記給歌唱者幫腔補調。
遙望着故土烈火熊熊~~我的妻子兒女啊~~
台下的百姓們仿佛突然意識到了自己的職責,他們不約而同地發出了形形色色的咪嗚。
在這大片的咪嗚之聲裡,出現了一聲凄涼激越的哀鳴,如一柱團團旋轉的白煙直沖雲霄:
"爹爹呀~~俺的親爹~~"
這-腔既是情動于中的喊叫,但也暗合了貓腔的大悲調,與台上孫丙的沙啞歌唱、台下衆百姓的咪嗚幫腔,構成了一個小小的高潮。
餘感到心中一陣突發的劇痛,好似被人當胸捅了一拳。
冤家來了。
這是餘的至愛相好、孫丙的親生女兒孫眉娘來了。
盡管連日來膽戰心驚,就像一片枯黃的樹葉在風雨飄搖之中,但餘時時刻刻都沒把這個女人忘記,并不僅僅因為她的身上已經懷上了餘的孩子。
餘看到眉娘分撥開衆人,宛如一條鳗魚從一群黑魚裡逆流而上。
人群油滑地往兩邊閃開,為她讓出了一條通往高台的道路。
俺看到她披頭散發,衣衫淩亂,滿面污垢,狀如活鬼,全沒了當日那風流嬌媚、油光水滑的模樣。
但毫無疑問她是眉娘,如果不是眉娘,誰又敢在這種時刻往這望鄉台上闖。
俺心中犯了難,俺心中費思量,是放她上台還是不讓她把高台上。
"俺俺俺搬來了天兵天将~~"
一陣劇烈的咳嗽把孫丙的歌唱打斷,在咳嗽的間隙裡,從他的胸腔裡發出了雞雞尾音似的哮聲。
夕陽已經沉落,隻餘下一抹暗紅的晚霞,明月的清涼光輝照耀在他腫脹的大臉上,泛着青銅般的光芒。
他的碩大的頭顱笨拙地晃動着,連累得那根粗大的松木杆子都嘎嘎吱吱的響了起來。
突然,一股黑油油的血從他的嘴巴裡噴出來。
腥臭的氣味在高台上彌漫開來。
他的腦袋軟綿綿地垂到了胸脯上。
餘心中一陣驚慌,不祥的感覺像烏雲一樣籠罩心頭。
難道他這就死了嗎?如果他這樣死了,袁大人會怎樣的暴跳如雷?克羅德是如何的怒火萬丈?趙甲父子的賞金将化為泡影,餘的升遷也是一枕黃粱。
餘歎息一聲,轉念一想,死了也好,死了才好,死了就讓克羅德陰謀破産,他的通車典禮就會暗淡無光。
孫丙,你死得好啊!你死得爽!你保持了英雄的氣節,為鄉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
如果你再活四天,你将忍受的苦難不可設想。
錢丁,你在這種國家敗亡、朝廷流浪的時刻,在這種生靈塗炭、血流成河的時候還考慮自己的升遷,實在是卑鄙得很愚蠢得很哪!孫丙,你就這樣死了吧,你千萬不要再活,你早升天國,到那裡去封侯拜相……
趙甲和小甲從席棚裡鑽出來。
一個提着紙糊的燈籠在前,是趙甲;一個雙手端着黑碗在後,是小甲。
他們邁着均勻細小的步子,流暢地上了通往高台的木闆漫道,與正站在木闆上的眉娘擦肩而過。
爹爹啊,你這是怎麼了……孫眉娘哀嗚着,跟随在趙甲父子身後,撲通撲通地跑上了升天台。
餘側身讓到一邊,讓他們從餘面前過去。
高台上的衙役,都把眼光投到餘的臉上。
餘對他們的目光視而不見,專注地看着趙甲、小甲和眉娘。
他們本是一家人,在高台上與受了酷刑的孫丙相聚,按說也是順理成章。
即便是袁大人在這裡,似乎也沒有理由阻擋。
趙甲把燈籠高高地舉起來,金黃的光芒照亮了孫丙亂毛叢生的頭顱。
他用空着的左手,托住孫丙的下巴把他的腦袋扶起來,讓餘看清了他的面龐。
餘以為他已經死了,但他沒有死。
他的胸脯還在劇烈起伏着,他的鼻子和嘴巴裡呼出了重濁的氣息,看起來他的生命力還很強大,這讓餘感到有些失望,但也有欣慰。
餘心中産生了模模糊糊的幻覺:孫丙不是剛受了重刑的囚犯,而是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即便他已經沒有痊愈的希望,但人們還是想把他的彌留之際延長,盡量地延長……在孫丙的死活問題上,餘的态度,其實十分的騎牆。
"喂他參湯!"趙甲對小甲說。
這時餘才嗅到了從小甲珍重地捧舉着的黑碗裡洋溢出來的上等人參的苦香。
餘心中不由地暗暗佩服,佩服老趙甲辦事的周詳。
在執刑之後亂糟糟的環境中,他竟然能夠熬出了參湯。
也許,他在執刑之前已經把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