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乘玄问答第十一(教迹义下玄卷五中)

首頁
    也。

    故章雲。

    今此經言有故應有聲聞(文)問。

    欲知佛土之相狀先可尋因位之本願。

    然經說彌陀本願雲。

    令我國中無有聲聞辟支佛名。

    所有大衆純諸菩薩(文)明知實無聲聞也。

    天親菩薩淨土論文雲。

    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

    雲非但無三體亦無三種名(雲雲)。

     經說。

    本願非全嫌二乘。

    明論國土相亦遮譏嫌之體。

    然何背經論文存有聲聞之義耶。

    答。

    二義雖異同依經論之誠文。

    但文有強弱義分優劣也。

    故今依明文取勝義(矣)是以觀經·雙觀等諸經皆雲有得羅漢者。

    十住婆沙及大智論并雲有聲聞。

    衆經論說聲聞衆有。

    其文分明亦盛也。

    嫌小乘之文其語隐又希也。

    若存取舍之時可任文理之強弱耶。

    故以有聲聞為正義。

    但至無有聲聞純諸菩薩之願者。

    付始終明之。

    要以發菩提心之業往生彼土。

    既生彼已。

    由其本習雖暫時取小果。

    終能入大必至一生補處。

    故由純諸菩薩。

    論亦雲無遍譏嫌之名體。

    然雙觀等說本願雲有無量聲聞衆也。

    章雲。

    今謂。

    如香積佛國無有聲聞之名。

    今此經言有故應有聲聞(文)如彼香積佛國者。

    雲無有聲聞之名(雲雲)今此觀經者全異此說。

    明雲有聲聞。

    故知實可有聲聞也。

    若如第二師言。

    仍本立名者。

    香積佛國中亦可有其回少入大人受生事。

    何不仍事雲有聲聞耶。

    故知西方言有者非仍本立名雲也(更可重問答之)玄雲。

    經雲有得羅漢果。

    解釋不同。

    一雲。

    下輩生于花中退菩提心。

    出生之後受二乘果。

    實有聲聞。

    二雲。

    法藏比丘設願願國中無有聲聞二乘之名。

    今言聲聞者。

    仍本為名。

    實無聲聞。

    今謂。

    如香積佛國無有聲聞之名。

    今此經言有故應有聲聞(文)一義雲。

    應有聲聞者。

    應化者有聲聞雲也。

    别本玄雲。

    故有應有聲聞(雲雲)又玄次下雲。

    實無禽獸而有應禽獸(雲雲)可準例之。

    雖有此義不如先義也。

    言法藏比丘設願者。

    是悲花經無淨念王所設願也。

    昙鸾注上雲。

    問曰。

    案王舍城所說無量壽經。

    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中言○是有聲聞一證也。

    又十住毗婆沙中龍樹菩薩○贊雲。

    聲聞衆無量。

    是故稽首禮。

    是有聲聞二證也。

    又摩诃衍論中言。

    佛土種種不同○或有佛土菩薩聲聞會為僧。

    如何彌陀安樂國等是也。

    是有聲聞三證也。

    諸經中有說安樂國處。

    多言有聲聞不言無聲聞○此雲何會。

    答曰。

    以理推之安樂淨土不應有二乘○既非五濁。

    無三乘明(矣)○羅漢既未得一切解脫必應有生○是知唯應于淨土生。

    如言聲聞者。

    是他方聲聞來生。

    仍本名故稱為聲聞○又此論但言二乘種不生。

    謂安樂國不生二乘種。

    何妨二乘來生耶(雲雲)此師謂。

    羅漢生彼國。

    今宗不爾。

    無學不生。

    但三果人得生。

    觀經雲。

    生彼得羅漢者。

    先出花胎中退。

    經言不退者約出生時言耳。

     章雲。

    非唯八萬諸天人得須陀洹果等(文)心何。

    答。

    引論無作品雲。

    初轉法輪時非八萬天人得須陀洹果。

    亦有無量人得大乘益雲此文意也。

    問。

    開大智釋論考無作品文雲。

    初轉法輪八萬諸天得無生法忍。

    阿若憍陳如一人得初道(文)況簡陳如一人雲得初道之益。

    舉八萬諸天雲得無生法忍。

    今乍引無作品說何背其文耶。

    答。

    初轉法輪得益廣亘人天亦通大小。

    非陳如一人得初果。

    八萬諸天亦證須陀洹。

    是以八萬天子得無生法忍者。

    即是小乘無生法忍亦名法眼淨也。

    故法花義疏雲(方便品)智度論雲。

    八萬天子得無生忍。

    餘經雲。

    得法眼淨○小乘法眼淨即是小乘無生忍也(文)加之考無作品之釋論雲。

    初轉法輪聲聞人見八萬一人得初道等(文)故知八萬諸天得無生法忍者即是須陀洹果也。

    難雲。

    初轉法輪時亦有諸天得無生法忍。

    若爾應是别有大乘無生法忍。

    何義疏文會之雲即是小乘無生法忍耶。

    答雲。

    八萬諸天其數當初果得益。

    若論别有大乘無生忍者。

    可雲無量諸天也。

    故智論·涅槃等并雲八萬得須陀洹。

    智論别雲無量衆生得無生法忍(雲雲)涅槃經十三雲(聖行品)或昔于波羅奈城初轉法輪。

    八萬天人得須陀洹果。

    今于間□屍那城八十萬人不退轉于阿耨○菩提(文)大論六十五雲(無作品)初轉法輪八萬諸天得無生法忍阿若憍陳如一人得初道(文)(方便品疏釋此文雲。

    小乘無生忍也)又同品雲。

    諸佛事有二種。

    一者密。

    二者現。

    初轉法輪聲聞人見八萬一人得初道。

    諸菩薩見無數阿僧祇人得聲聞道○無量衆生得無生法忍等(文)廣問答之解雖有短冊。

    然可以彼通用短冊也。

     大乘玄問答第十一 永正十一年(甲戊)八月二十一日千代松丸(仁)申付令寫畢。

    願遁蟲鼠水火等之難遙傳萬代學徒遠及龍花說法之慧場(矣)。

     末學英訓(三十八)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