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雪芹真書版本,以一百零八回大書,寫了一百零八名女兒,故名之曰“脂粉英雄”——此乃有意地與《水浒傳》的一百零八名“綠林好漢”構成工緻的對仗,可謂并駕齊驅,是中國小說史上一大奇迹。
雪芹以此為曆來女兒吐氣申冤,寓意至為深刻。
詩曰:
一百八名平半分,英雄好漢對成文。
綠林紅粉真奇話,吐氣申冤史未聞。
“脂粉英雄”
“脂粉英雄”這四個字是一部《紅樓》的主題,也是雪芹寫作的精神見識、襟懷歎恨。
講《紅樓夢》,先要從這視角和感受層次來啟沃仁心,激揚情義。
“脂粉英雄”,是為了與“綠林好漢”作對子。
本來可作更“工穩”的對子是“紅粉佳人”,雪芹嫌它用得太俗了,而且也詞不副意,易生誤解,故爾加以小小變換,遂覺氣味氣象、文采文情,迥然不同,一洗凡俗。
這是一個絕大的語言創造。
說“語言”,指的是“文學語言”,并非“日用”或“文件”,可以到處采用。
并且,這不隻是詞句的事,是一種見識、感受的“宣言”——若在西方,恐怕早就有人說成是“主義”了。
雪芹又自謙,說這些“異樣女子”不過是“小才微善”,并不“動天動地”。
有些人一見“英雄”二字就想起武俠小說。
拿刀動斧,催馬上陣,勇冠三軍……是英雄。
别的——尤其女人,哪兒來的英雄——連“性别”都辨不清了,可笑可笑!
這是俗見,自己不懂,反笑别人。
英者,植物的精華發越:雄者,動物之才力超群。
合起來,是比喻出類拔萃的非凡人物。
若說“性别”,那“巾帼英雄”一語早就常用了。
女詞家李清照說:“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她怎麼也“雄”了呢?
在雪芹筆下,女兒各有其英雄之處。
然而,為何又突出“脂粉”二字?妙就妙在這裡。
雪芹之意:水才是女兒之“質”,但“質”亦待“文”而更顯其美;故孔聖早即示人以“文質彬彬”之大理了!很多人至今還弄不清這層關系。
所以,“脂粉”者,是女兒們助“質”的“文”——所謂“文飾”者是矣。
女兒質美,然又必待“粉光脂豔”方見其美,文質相得,兩者益彰。
故女兒一起床,第一件事是梳妝。
平兒哭後,必須立刻“理妝”,否則不能見人。
而平兒此時方知怡紅院中的脂粉皆是特制,果然考究異常。
而“粉光脂豔”,則是姥姥一見鳳姐的重要印象——深識其美不可及!
園中女兒都要買脂粉,由管事的外購來的皆是劣品,不能用,白浪費錢;必須打發自己的人去買,方才可用。
你看,脂粉之于女兒,功用大矣。
是故,讀《紅樓》須明“脂粉英雄”之豐富涵義、重大懷思。
書中誰當居“脂粉英雄榜”?太多了:鳳姐、探春、湘雲、平兒、鴛鴦、尤三姐、晴雯、繡桔、小紅,應居首列。
她們的才情識見、勇毅堅剛,令人禮敬。
從這兒“走進”紅樓,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