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預,注意原來回目中“淫喪”這兩個關鍵性字眼。
秦可卿自殺是因為與賈珍關系的暴露,這裡沒有任何政治性原因。
我們要以文本為準,這是學術研究的基本規範。
所以,要麼是秦可卿根本就沒有什麼特殊出身,尤氏是真心喜歡這個兒媳,而且當時秦可卿和賈珍之間确實沒有發生什麼事;要麼是尤氏早就知道他們有事,隻不過因為秦可卿出身太高貴,惹不起,不但自己一直心甘情願地容忍,秦可卿死後尤氏還千方百計幫着賈珍掩蓋真相,而且讓兒子賈蓉也容忍——這簡直太難為賈蓉了,眼看着自己的妻子成了父親的實際上的老婆,好幾年那麼忍受着,作為讀者真是不可思議。
所以這也二者必居其一。
結論隻能是:秦可卿沒有什麼特殊身份,當時她和賈珍之間也沒有發生什麼大事,焦大醉罵是泛指,所以尤氏和秦可卿都沒有在意。
有讀者問,秦可卿出殡時怎麼有那麼多高官顯爵來路祭,是否可以證明秦可卿有特殊背景呢?
不能。
因為這裡同樣存在一個悖論。
如果秦可卿真有什麼特别的出身,是廢太子老親王之女,而老親王是反對當今皇上的陰謀集團的首領,那麼這應該是一個天大的秘密,隻可能有極個别人知道,而決不會這侯伯那将軍什麼的大家都知道。
如果大家都知道秦可卿是反帝集團某王爺的女兒之類的人物,才來路祭,這就表明他們都是反對當今皇帝的那個陰謀集團的骨幹。
那麼這個集團就是一個成員衆多、勢力巨大而且活動相當公開的試圖奪取皇位的政治集團。
他們公然大張旗鼓如此露骨地路祭,難道不怕暴露自己而被皇帝嚴厲懲罰麼?這不符合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皇帝極其嚴厲而殘酷地處置一切反對派的生活邏輯。
再說,如果曹雪芹這麼寫反帝集團的公開活動,那麼前八十回應該圍繞這場鬥争有許多筆墨,為什麼後面看不見了呢?所以也不符合小說的情節邏輯。
其實之所以有那麼多王公貴族來祭奠,那是因為有些人與賈府世交。
在介紹北靜王水溶親自到場時小說寫得很清楚,因為秦可卿是“甯國公冢孫婦(嫡長孫即承重孫媳婦)”去世,和一般女眷去世不一樣。
再加上賈珍不惜代價為秦可卿大辦喪事,所禮請的人家肯定特别多,來的自然也就規格不一樣了。
真要是哪位王爺寄養在這裡的女兒死了,恐怕規格還得高呢。
與此相關的一個悖論是,如果秦可卿是“藏匿”在賈府的,肯定會一切都做得十分秘密,以免引起朝廷注意,招來殺身之禍,怎麼會如此招搖過市?
另一個重要的悖論是,如果秦可卿真有個特大人物爸爸,盡管是廢太子,畢竟是老親王,而且哥哥也是親王,公公賈珍敢對她染指麼?那可是特大醜聞!而且還會影響皇室的聲譽,朝廷決不會罷休。
如果真的是父母通過張友士傳達“黑話”命令她自殺,那麼秦可卿突然死了,作為反帝集團首領的女方家長在喪事上總要做做樣子,派個把人來祭奠,怎麼女方家裡會沒有任何反應?合理的解釋隻能是,秦可卿沒有任何特殊背景,族中沒有什麼有勢力的人,賈珍很容易把此事擺平。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如果秦可卿真是反對皇帝的廢太子的女兒,并成為賈珍事實上的妻子,尤氏隻是名義上的夫人,不要說缺乏任何文本依據,賈府敢冒這個險收養十幾年麼?如果賈府真的不但收養而且将廢太子之女變成賈珍事實上的妻子,那麼賈府從賈母開始的許多主子都是那個集團的成員,一些重要仆人肯定也都知道這些底細。
據說有讀者有這種看法。
但是我們從小說文本中看不出來。
有讀者問:張友士對賈蓉說的是不是黑話?我們姑且不談那話究竟黑不黑,如果張友士對賈蓉說的是黑話,那麼賈蓉肯定聽得懂,賈珍父子肯定和秦可卿是一黨。
但是從小說中看不出賈珍、賈蓉有任何反對當朝皇帝甚至絲毫不敬的行為。
相反,對于過年從光祿寺領回來的皇上的賞銀,賈珍父子都是感激涕零的。
有讀者問:張友士大夫給秦可卿開的藥方是不是傳達了秦可卿真正父母讓她自殺的命令?第一味和第二味藥名是不是代表父母?
不是。
第十回這個藥方寫得明明白白,我們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探讨一下這個問題。
第二味的藥名第一個字是黑白的“白”,第二個字是算術的“術”。
現在用的是簡化字,所以算術的“術”和這第二味中藥的第二個字,木頭的“木”字右上角加一點就一模一樣了。
其實從前用繁體字的時候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