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三)江东大乱

首頁
    嫁給了堂弟孫綝。

     孫綝時年二十八歲,比孫峻更加沒有威望,但是更加驕橫殘暴。

    骠騎将軍呂據聽說這個小子掌握了國家大權,怒不可遏,聯絡滕胤,共讨孫綝。

    孫綝還想象老哥一樣拉攏滕胤,一方面派文欽、劉纂、唐咨等領兵攻擊呂據,一方面封滕胤大司馬,讓他鎮守武昌,攻擊叛軍。

    滕胤不知道怎麼腦袋一昏,不但不接受孫綝的命令,反而宰了被派來勸他的左将軍華融和中書丞丁晏,公然勒兵對抗。

    當天晚上,有人勸滕胤攻擊皇宮蒼龍門,說各軍士兵一定會離開孫綝投奔大人您的——他孫綝算什麼東西!滕胤神色自若(又一個“從容”的傻瓜),拒不聽從。

    他向手下士兵宣布:“呂據将軍已經離京城很近啦,他一來咱們就總攻。

    ”士兵們意氣風發。

    可是左等呂據不來,右等呂據不來(早就兵敗自殺了),等到天亮,等來了孫綝的大兵。

    于是滕胤戰死,家族被全部砍光。

    這是孫權的最後一個托孤重臣——除去孫峻,全都不得好死,而孫峻的下場,要落實在孫綝頭上。

     孫綝除掉了所有政敵,大權獨攬,這個威風啊。

    正趕上吳主孫亮終于成人了,開始親問政事,孫綝就讓弟弟威遠将軍孫據負責蒼龍門的警戒,另外三個弟弟——武衛将軍孫恩、偏将軍孫幹和長水校尉孫闿各自領兵,控制住了京城。

    孫亮小時候是很機靈的,就和諸葛恪小時候一樣,可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一時氣憤,輕舉妄動,和公主孫魯班、太常全尚、将軍劉承密謀誅殺孫綝。

    事情敗露,黨羽全部被殺,吳國的第二任皇帝孫亮,竟然就遭到被廢的命運。

     孫綝擁立琅琊王孫休。

    孫休比起孫亮來稍微謹慎一點,他先屈與委蛇,然後和左将軍張布、老将丁奉等突然發動政變,擒住了孫綝。

    孫綝這下子威風掃地,隻知道磕頭請求免死,一副熊樣。

    他哀告說:“留我一條活路吧,我願意被流放到交州(今廣東,當時是蠻荒邊地)去。

    ”孫休反問:“你當初為什麼不流放呂據、滕胤,而要殺了他們呢?!”孫綝還存着一線希望:“那麼,把我降格當奴隸也行啊。

    ”孫休還是老一套:“你當初為什麼不讓呂據、滕胤留下命當奴隸呢?!” 于是孫綝被殺,死時才二十八歲。

    孫休還讓人刨了孫峻的墳,并且恥于與此二人同宗,下诏稱他們為“故峻”、“故綝”,不讓他們再姓孫。

    孫休此舉,大快人心,可是接着,以濮陽興為丞相,和左将軍張布共執吳政——對于這次人事安排,史書上隻寫了四個字:“邦内失望”…… 魏蜀吳三國的狀況截然不同。

    吳國是執政、皇帝來回換,死了一茬又一茬。

    蜀漢相對穩定,執政輪換,皇帝劉禅巋然不動,寵用宦官黃皓等,整天就知道在後宮嬉樂。

    魏國是司馬家族堅如磐石,皇帝廢了一個又一個,造反的人馬一撥又一撥,就是沒人能夠動搖他們的根本。

     就在諸葛恪完蛋的第二年,司馬師殺中書令李豐和太常夏侯玄。

    這兩個人在當時名望很高,也多少有點實幹能力,因為以前和曹爽走得太近,所以一直心存疑懼,得機會就密謀造司馬氏的反。

    司馬師可不是諸葛恪,聽到一點風吹草動就先下手為強。

    因為這次事件牽涉到了皇室,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司馬師幹脆廢了魏主曹芳,改立曹丕的另外一個孫子曹髦為帝。

     楊州刺史文欽、鎮東将軍毌丘儉等人實在受不了司馬氏的專權了,在壽春起兵反叛。

    可是這兩個人的本事,連三國初期的二流将領都比不上,司馬師大兵開到,立刻土崩瓦解。

    毌丘儉戰死,文欽和兒子文鴦去投降了東吳。

    司馬師改派諸葛誕鎮守壽春——這是他一生中最錯誤的人事安排。

     當年,司馬師就病死了,享年四十六歲。

    司馬昭接替了老哥的所有權力。

    司馬氏這父子三人,一個比一個狠,老奸巨猾,百代不遇——也是曹家倒楣,栽到他們手裡了。

    到了魏甘露二年(公元257年),也就是孫綝被殺的前一年,司馬昭召諸葛誕入朝,諸葛誕不但不聽,反而和他的前任一樣,起兵造反,并且向吳稱臣。

    老哥留下的膿瘡,要兄弟來醫治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