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化生态平衡与武侠小说命运

首頁
    ,說“你誣陷好人!”當場猛打楊威,小偷的同夥也蜂擁而上。

    被打的楊威一面和歹徒搏鬥,一面大叫“抓壞蛋”,但餐館工作人員和就餐的顧客“并無一人出來相助”,直到後來公安人員聞訊趕到時,楊威已多處負傷。

    (10) 據粗略統計,從1979年到1983年,報刊上報導的這類觸目驚心的事實就有一百七十多起。

    一個多麼突出的社會現象! 鄢烈山先生說:“武俠小說從根本上說有如鴉片,使人在興奮中滑向孱弱。

    ”(11)現在讀者要問:當這種“精神鴉片”被取締了整整三十年,對它的批判也長達半個世紀,使人“孱弱”的根源早被徹底鏟除之後,為什麼人們沒有變得勇敢起來,這類事例反倒發生得如此衆多,如此集中? 這就不能不觸及到社會文化生态平衡受破壞的根本問題。

     三 不妨先說一樁題外而又親身經曆的事。

     1958年3月,毛澤東在中共第八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号召“除四害”,說麻雀與人争糧,一年能吃掉多少億斤糧食,因此在全國發動了一個人人都來消滅麻雀的運動。

    北京連轟三天麻雀。

    人們什麼事不做,專在室外敲鑼敲盆,大聲呐喊,吓得麻雀飛來飛去,不敢落地,活活累死。

    孩子們還去各處掏麻雀窩。

    那一年确實搞死不少麻雀。

    但随後莊稼地裡害蟲增多,農作物大減産。

    原來麻雀除了與人争糧之外,也消滅害蟲,是一種益鳥。

    經過這次教訓,人們才開始懂得自己幹了蠢事,破壞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而這類蠢事,包括“全民煉鋼”時砍光樹木,到處建水庫卻無水可蓄,等等,一個時期裡真還幹了不少。

     然而,比破壞自然界生态平衡遠為嚴重的,恐怕還是破壞社會文化上的生态平衡。

     長期以來,我們總想用革命觀念取代一切,建立一個純而又純的世界。

     通過思想改造、“興無滅資”以及各式政治運動,掃蕩和消滅馬克思主義以外的各種思想、道德、觀念,就像在自然界裡對麻雀這類被認為有害的東西趕淨殺絕一樣。

    從五十年代起,我們批判了武訓那種行乞興學的精神,批判了武俠小說那種仗義行俠的思想,批判了宗教,批判了教育救國論和實業救國論,批判了梁漱溟的“鄉村本位文化建設”,批判了胡風“到處有生活”、“寫真實”之類文藝觀點,批判了馮友蘭的“抽象繼承法”,批判了馬寅初的“人口控制論”,批判了巴人的人性論,六十年代初又批判了清官,批判了楊獻珍的“合二而一論”,周谷城的“時代精神彙合論”,孫冶方的利潤學說,認為它們在制造和宣揚改良主義,對抗革命道路,甚至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鴉片”。

    我們懷着對武裝革命勝利後的絕對崇拜,徹底貶斥這些本來有一定科學性或某種合理性,可以在社會生活中對革命起到不同的配合、輔助、補充乃至反證作用的事物和思想。

    本意是要尊崇馬克思主義,實際卻取消了對曆史事物的具體分析,搞的是形而上學,既違背了曆史唯物論,也違背了辯證法。

    毛澤東在四十年代初曾正确地說過:“馬克思主義隻能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藝創作中的現實主義,正如它隻能包括而不能代替物理科學中的原子論、電子論一樣。

    ”(12)然而在五六十年代,中國大陸上掀起的這種種政治運動和思想批判,恰恰是要荒唐地用所謂的馬克思主義取代社會人文科學的各種學科。

    其結果,教人向善的思想受到嘲笑,倡導愛心的理論受到蔑視,心理學科被宣布成“僞科學”而撤消,文化教育事業受到踐踏,見義勇為精神在我們社會中失落,到“文革”,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道德觀念卻被當作“四舊”而受到掃蕩。

    由此可見,新時期以來報刊大量報導的暴徒行兇無人挺身而出,小孩落水上百人圍觀,這類觸目驚心的事例一再出現,絕不是偶然的。

    那是對我們破壞社會文化生态平衡的一種懲罰。

     俠義精神是一種以正義感為基礎的社會粘結劑。

    一旦這種精神失落,人們将真正成為一盤散沙,社會的抗惡機制将陷于癱瘓,連法制本身也難于貫徹。

     四 武俠小說是否真的阻礙革命,與革命勢不兩立呢?這個問題需要辨析和澄清。

     武俠小說其實隻是小說的一個品種,而不是一種固定的思想傾向。

    雖然一般武俠小說都肯定行俠仗義,急人所難,但就具體作品而言,内容比較複雜,有的突出除暴安良,有的渲染血腥複仇,可以說全由作者思想高下而定。

     《水浒傳》前半部着重寫官逼民反,頗具造反精神,故而屢次遭禁。

    清末民初也有一批武俠小說,鼓吹反清排滿,當時來說與辛亥革命頗為合拍,革命性相當強烈。

    而像《兒女英雄傳》這樣的小說,就相當符合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人生理想(女主人公十三妹一心想當诰命夫人),可以說對當時社會完全不具有叛逆性或破壞力。

    所以,籠統地說武俠小說阻礙革命顯然不符合事實,籠統地說武俠小說都推動革命也未必确切。

     但就多數而言,武俠小說最影響人的是正義感。

    它給人灌輸一腔熱血,讓人憎恨殘暴的壓迫者,同情無辜受虐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