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起煩惱。
不必起見。
欲明前是在家起愛衆生。
今是出家起見外道故明見濁○具起愛見者。
去三小劫近是短命衆生故。
後辨命濁。
經列此五即次第也。
煩惱與見正是見體。
此二成衆生故名衆生濁。
故經雲。
心垢故衆生垢也。
問。
五濁與三障何異。
答。
三障障聖道及聖道方便。
此義即重故。
有三障者不得入于聖道。
五濁則通故。
諸佛為五濁衆生說三乘教。
問。
既有業障。
雲何無業濁。
答。
毗尼母經亦說業濁。
沒于見濁屬煩惱濁攝。
今明即衆生濁是業濁也。
所以然者。
既有愛見煩惱即起身口意三種惡業故名業濁。
何以知然。
若但意地有諸煩惱不起身口業者。
非惡衆生。
不名衆生濁也。
故知衆生即是業濁。
問。
五濁俱障一三。
何故說三不說一。
答。
一深三淺。
雖有五濁得說三乘。
然有四句。
一者有五濁障一乘。
即昔聲聞人不堪聞一乘是也。
二者有五濁不障一乘。
謂凡夫人有五濁得聞一乘教是也○雖有五濁。
但有一乘機則聞。
無則不聞。
三者無五濁得聞一乘。
即法華會聲聞是也。
四者無五濁不聞一乘。
不聞法華聲聞是也○問。
有一乘機則聞。
無則不聞。
雲何五濁障一乘不障一乘耶。
答。
五濁必障一乘。
但一乘機強。
五濁障弱。
是故得聞○問。
雲何名濁。
答。
濁是不清義。
譬如濁水不能見物。
衆生心濁不能見一乘理故名濁也。
薩遮尼犍經有十二濁。
一示現劫濁。
二示現時濁。
三示現衆生濁。
四示現煩惱濁。
五示現命濁。
六示現三乘差别濁。
七示現不淨國土濁。
八示現難化衆生濁。
九示現說種種煩惱濁。
十示現外道亂濁。
十一示現魔濁。
十二示現魔業濁(文)劫時二說者。
私雲。
劫是總。
有火災刀疾等。
時是别。
末世近小三災也。
業濁通三業。
而唯意惡非衆生濁者。
依起身口意三業乃具得成業。
但有煩惱便惡衆生。
故先雲以煩惱濁成衆生濁。
然約顯現雲不起身口非惡衆生也。
三障重五濁通者。
普賢觀雲三障重人能見普賢也。
故知三障雖有猶修一乘而言三障障礙聖道五濁則通者。
私雲。
且約小乘論此輕重。
有三障者不得小果及方便道。
五濁通輕重。
輕者得聞三乘教乃得入聖。
若望一乘。
凡夫之人雖有三障故不得小果。
而得聞一乘亦見普賢。
大機強故。
問。
五濁通輕重。
聞一乘可爾。
三障是重。
何不礙一乘耶。
答。
凡諸法門望義非一。
本望聖果立彼三障。
有三障故不得入聖及忍法也。
又不得入大乘初地。
但于大乘初心不為障礙。
此是一往論凡聖耳。
若論實義。
得聞一乘見普賢者。
應言無三障也。
若與言有者。
先得小果時亦有輕三障同五濁也。
五逆義
仁王疏雲(下卷)五逆。
殺父。
殺母。
殺真人羅漢。
出佛身血。
破和合僧(文)涅槃疏第六雲。
五逆有正逆有相似逆。
正逆者。
出佛身血。
殺阿羅漢。
破法輪僧。
殺父母也。
相似逆。
謂破塔。
殺三果。
破和合僧。
污父母。
又似逆者。
殺決定菩薩。
即三十心菩薩。
以其菩薩為衆生作父母故也(文)(俱舍雲殺住定菩薩。
住定者百劫修相位也)問。
逆既有正有似。
阿鼻亦爾耶。
答。
疏次文雲。
一雲。
别有似阿鼻。
如餘經說。
一雲。
無别處。
但受苦輕重(取意)涅槃疏十八雲(法逆此雲昙摩留支)此人是提婆達多伴侶。
提婆達多造三逆罪○(如常)若是昙摩留支作四逆。
殺父母。
破和合僧。
殺阿羅漢也(文)觀經疏雲。
大初作逆。
亦有人谏。
有人名表淑上谏谏事(雲雲)大初遂不受谏。
便斬其首。
今世王猶可得谏。
便退不殺母。
系之深宮也(雲雲)(大初是人名也。
谏者誨也。
淑者熟音也。
訓善也。
可作淑也)破和合僧者。
涅槃疏六雲。
破僧二種。
一者破羯魔僧。
二者破法輪僧。
故毗昙偈解雲。
三方極小八。
是名羯磨壞。
閻浮提至九。
是名法輪壞○除北郁單○至極小八。
同在一界内。
此一界内有八人。
即作雨衆作兩羯磨。
此即是破羯磨僧也○正就閻浮提破法輪明。
極少至九。
四人是正僧。
四人是邪僧。
一人是破僧。
王即是調達。
達為破僧之主作是言僧已忍五法為正。
八法為邪。
言八正道是邪法。
五是正法。
瞿昙所說即是邪。
己之所說即是正。
此即是破法輪也。
明破法輪非白衣亦非尼及以沙彌。
要大比丘方能破僧。
彼明六時中不破僧。
故彼偈雲。
不結戒前後。
牟尼已涅槃。
自肉未起時。
及無第一雙。
于此六時不破僧。
初兩即是未結界前後兩時。
第三是牟尼已滅度。
第四息肉未起時。
即是惡見不生則不破也。
及無第一雙者。
謂舍利弗與目連。
此二人佛法中第一。
若此人在徒衆分屬其人。
彼不耐。
所以破此二人即是無。
故足前為六。
此時不破僧(雲雲)(小略)言初兩即是未結界前後兩時。
謂未結界為一。
前後兩時為第二。
前謂佛初成道時。
後謂佛臨入涅槃時也。
未結界者。
成道後時而未結界故是别也。
正理論雲。
初謂世尊成佛未久○後謂善逝将般涅槃○未結界時無一界内僧分二部可名僧破(雲雲)(一初。
二後。
三疱前。
四雙前。
五佛滅。
六未結界也。
而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