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名教抄卷第十

首頁
    此卷有十四科(附一乘義) 八相成道義。

    相好義。

    十号義。

    十力義。

    四無畏義。

    十八不共法義。

    五分法身義。

    四無礙辨義。

    四陀羅尼義。

    五眼義。

    六根清淨義。

    六道義。

    三明義。

    三示現義。

     八相成道義 化佛成道具有八相。

    彌勒經遊意引釋論雲。

    諸佛八相成道。

    一上天。

    二天下入胎。

    三住胎。

    四出胎。

    五出家。

    六成道。

    七說法。

    八滅度(雲雲)起信論雲。

    能現八相利益衆生所謂從都率天退(一)入胎(二)住胎(三)出胎(四)出家(五)成道(六)轉法輪(七)入于涅槃(八)然是菩薩未名法身(雲雲)(初一相異前說)涅槃疏又雲。

    八相成道一一相中複現八相。

    初入胎時即現出家成道轉法輪。

    若涅槃等(雲雲)涅槃疏第七雲。

    如花嚴所明。

    十住初心便能八相成道。

    尚能現般涅槃說法度人。

    是當不解涅槃小分義(文)法花提婆品疏雲。

     伽耶山頂經明四種發心○然十信菩薩亦能八相成道(雲雲)問涅槃疏雲。

    花嚴十住初心能現八相。

    法花雲。

    十信菩薩亦能八相成道。

    何相違耶。

    答(雲雲)寶窟雲。

    地前未見真如。

    但見八相成道故雲見化身(文)中論邪見品疏引涅槃經雲。

    若見菩薩八相成道。

    是則名為二乘邪曲之見(文)(意雲。

    未見真身故雲爾)觀經疏雲○又彼佛生異此王宮。

    彼佛直生菩提樹下化生(文)淨土之佛不必具八相欤。

    法花信解品疏雲。

    二乘所見具有八相成道(文)法花論疏三雲○八相成道即八方便○若依佛性論有十四種方便。

    一現本生事。

    二現生都率天。

    三從天下受中陰。

    四入胎。

    五出胎。

    六學伎能。

    七童子遊戲。

    八出家。

    九苦行。

    十詣菩提樹下。

    十一破魔軍。

    十二成道。

    十三轉法輪。

    十四般涅槃(文)(此與八相開合廣略而有異也)淨名玄二雲。

    經中凡有四句。

    一淺為深用。

    初發心菩薩即八相成佛。

    二深為淺用。

    往古如來為能仁弟子○(深為深用淺為淺用可知之)涅槃疏第六雲。

    林微尼園此香釋氏園玄城三十裡。

    夫人往園中戲琴。

    無憂樹太子便生也(文)又雲。

    行七步他解示過六道。

    故行七步約事解者。

    大象王初生時。

    即行七步離其母。

    然後來就之。

    如來是正法王故示行七步。

    若是有所表者不失前意。

    南行七步示為福田者。

    南方是湯地示道智斷堪為福田也。

    悉達太子有人言。

    一事不知不名悉達。

    作此間語解今明。

    此是外國語。

    大論翻為成利。

    有經番财主。

    此明應為金輪黃帝七寶禦世故言财主(文)同十四雲。

    行至七步者他解雲。

    示過六道。

    今明不然。

    此是譬白象王明。

    白象王生時堕地即行七步竟還歸就其母。

    佛既是三界法王。

    初生亦行七步也(文)又釋化似白象雲。

    然有餘本雖雲化乘白象而經論中無有雲乘白象入母胎者。

    今以正化似為是相書法。

    今其母夢見白象。

    即知有胎(雲雲)同八雲。

    不信初生七步為魔說。

    若言初生示現七步是佛說也○外國人生以鼎晨将詣天等求福。

    若言佛初生亦爾者。

    是魔說也。

    若知如來為現神力。

    能令天象禮敬者即佛說也(雲雲)同疏九雲。

    如瑞應經明。

    年至七歲乘羊車詣所所問學書時者聖久書缺二字。

    以問于所所不能答反質其意(雲雲)大品疏三雲。

    阿彌陀佛見身相。

    故知。

    是最說身珊。

    若波羅門糜相知今有一切智人當出世(雲雲)涅槃疏六雲。

    如來納妃生子。

    并是住大涅槃法身方便不可思議事(雲雲)觀經疏雲。

    王本明得初果。

    何以知然。

    出大論太子逾城。

    學道時。

    至王城促藕果乞飯。

    無量人觀者王兒結誓雲。

    太子若得道前當度。

    我受我請後成佛時王則八萬四千人退佛。

    佛為說法。

    于路得須陀洹果。

    故本得初果。

    今蒙發光照唯得那含(雲雲)法花方便品疏雲。

    摩竭提界寂滅道場初成正覺○有人言。

    如來在此樹下成道。

    念于樹恩故觀樹也。

    行者向為取道故。

    坐今得道竟。

    是故經行即欲行善利物報樹恩也。

    雲此解五經。

    有人言○世人思惟凡有二種。

    一觀物思惟。

    二經行思惟。

    今随世法亦唯此二○彌沙塞律雲。

    三昧七日此與十地論同。

    彼論問雲。

    本為利物成道何故七日思惟不說。

    答雲。

    顯示自受大法樂故。

    此則初七日不說。

    第二七日方始說(雲雲)問。

    若依他論初七日不說法者。

    淨名玄七雲。

    法花玄論已審評。

    餘未盡者今當更說○前七會耳。

    是佛初成道菩提樹下說之。

    此時未有小衆故。

    七會不列第八會。

    後時說之。

    後已立祇洹精舍。

    此時得有聲聞所以列也。

    講者謂七處八會。

    皆初成道說。

    即失斯意(雲雲)法花玄九雲(經所皆言花嚴唯初成道說之)今請難之。

    花嚴七處八會。

    初一會可言初成道說也。

    七會六處雲何亦是初成道說耶。

    又第八會入法界品在祇洹說也○雲何第八會在祇洹說也。

    又列五百聲聞耶。

    今所得者。

    釋迦化短舍那化長可具五義(雲雲)準此文初七日說花嚴經也。

    既雲前七會耳。

    是初成道說。

    若第二七日等為初者。

    應之并是而言多者。

    意第六會非初成道說也。

    又言初一會可言初成道說。

    若十地品為初成道說者。

    何但雲初一會耶。

    若許初七日說花嚴者。

    法花疏何雲初七日不說。

    第二七日方始說耶。

    答。

    此甚難也。

    今且可雲以義疏釋為定。

    法花玄淨名玄破有人義時。

    且與雲。

    或有初七日說。

    今而言依論初七日不說也。

    又玄雲。

    初成道者。

    實是以初七日且為初時。

    第二七日雖是成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