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名教抄卷第十四

首頁
    。

    知非婆沙之會其也。

    後不雲長幸故更考)又有四藏。

    仁王疏雲(受持品釋初地四大藏者。

    修多羅毗尼阿毗昙雜藏也。

    亦可依勝鬘經一名人天色根藏。

    二聲聞藏。

    三緣覺藏。

    四大乘藏雲雲) 十二部經義 玄教迹義雲。

    有四句。

    一大小俱明十二者。

    以十二是一數之圓。

    又治衆生十二緣病故也。

    二大小同明九部者。

    亦是一數之國。

    又為九道衆生說故九部。

    小乘約法淺故無。

    方廣經佛記非小乘之宗。

    又小乘人無補佛處。

    故除授記經。

    小乘法淺有人能聞。

    故除無問自說經。

    又大士能為衆生作不請友。

    故有無問自說。

    小乘不能。

    要待請方說。

    故無無問自說(問。

    疏小乘經猶是佛說。

    何不能作不請友耶。

    答。

    示同小乘故爾)大乘人根利故除三。

    以利根故直說即解。

    不須因緣及以譬喻。

    亦不假論儀。

    故略以此三。

    第三句小廣大略。

    如地持論說。

    菩薩藏名方廣經。

    聲聞藏者。

    謂十一部。

    此意明。

    大乘十二為明方廣理。

    從所诠理故十二○悉名方廣。

    小乘十二不為明方廣之理故存十一名沒方廣之稱。

    第四句大廣小略。

    大乘滿字故具十二。

    小乘半字。

    唯有九部。

    又得開三。

    修多羅·祇夜·伽陀。

    此三就教别名。

    即以教為體。

    餘之九部從□□□□不離此三。

    三從文言立□。

    九從功能受體。

    問。

    其十二者。

    何等耶。

    答。

    一修多羅玄雲。

    有二種。

    直說語言。

    為别修多羅。

    從如是至奉行通修多羅(文)二伽陀經玄雲。

    謂不等頌。

    仁王疏雲(四卷)不頌偈梵本名伽陀。

    以泛爾偈說。

    不誦長行故(文)三祇夜經玄雲。

    謂等頌。

    仁王疏雲。

    重誦梵本名祇夜(雲雲)四授記經仁王疏雲。

    外國名弘伽羅那。

    以記未來得佛果故。

    成實論明。

    名解義經。

    以玄問答解。

    釋因得果故。

    涅槃疏十二雲。

    受記即從所受人為目。

    授記即授能授為言。

    今言授記。

    授成佛記。

    依釋論判。

    具授九道之記。

    今據彌勒。

    勝者為異(文)五本事經玄雲。

    本事說他過去世事。

    如藥王本事品等。

    仁王疏雲。

    法界如者。

    西國名伊希曰多伽。

    此間應雲本事。

    佛說法界畔。

    亦雲。

    以說過去十八界事故(雲雲)涅槃疏雲。

    伊帝曰多伽。

    此雲如是語經。

    成論之卵法藏如。

    雲界經及甘露鼓等語也。

    大論雲。

    釋迦所說名界經。

    分别罪福各有界分。

    如淨名說。

    是地獄是餓鬼等也(文)六本生經玄雲。

    說自過去世事為本生經。

    仁王疏雲。

    本事如者。

    外國名阇陀伽。

    此間名本生經。

    以說自身本生事故。

    前本事經說自他十八界。

    故涅槃疏雲。

    阇陀伽此雲本生。

    即是本事(文)(意此本生亦名本事。

    即仁王說也)七未曾有經玄雲。

    □□□經為善事。

    如青手行缽自約聽經大地振動。

    仁王疏雲。

    未曾有○外國名阿浮陀達摩。

    此說神通。

    變化事故(文)八因緣經玄雲。

    因緣謂起罪本末。

    随本末而說名因緣經。

    仁王疏雲戒經如○梵本名尼陀那。

    此是因緣經。

    以因事制戒故。

    涅槃疏雲。

    尼陀那此雲因緣經。

    即是說經之因緣故雲因緣如。

    說羅細捕鳥事。

    是勿辄小罪。

    偈之因緣經(雲雲)九譬喻經玄雲。

    譬喻祇夜法喻一雙(文祇夜新故來)仁王疏雲。

    譬喻如者。

    外國名阿波陀那。

    以藉事諸法故。

    涅槃疏雲。

    阿波陀那成論雲本末。

    今雲譬喻(文)十無問自說。

    仁王疏雲○西土名優陀那。

    以不待請說故。

    涅槃疏雲。

    成論雲長行雜說。

    今言無問自說(文)十一方廣經。

    仁王疏雲。

    外國名毗佛略。

    以說法空方廣理故。

    涅槃疏雲。

    此雲廣經。

    廣說義味。

    問。

    昔亦有廣經不。

     解雲。

    阿含中亦有廣經。

    廣明小乘也(文)十二論義經玄雲。

    論義經者。

    則是能論。

    下八部四雙名為所論(文)(此就小乘九部。

    故除論義餘有八部。

    修多羅伽陀為長行與偈一雙。

    本事本生自他一雙。

    未曾有因緣善惡一雙。

    譬喻祇夜法喻一雙。

    今以論義望八部為一雙也)仁王疏雲。

    外國名優波提舍。

    以問答辯理故(文)問。

    十二部中修多羅望三藏中修多羅。

    雲何辨同異耶。

    答。

    玄教迹義雲。

    三藏中修多羅。

    豎長橫狹。

    豎長故攝于十二。

    橫狹故但一藏。

    十二部中修多羅橫闊豎短。

    不攝十一故豎短。

    攝三藏故橫闊(雲雲)(□□□為豎。

    三藏為橫。

    何故爾。

    此且開橫豎。

    以顯通局。

    亦得三藏為豎十二為橫。

    又十二長故為豎。

    三藏望此為橫。

    又三藏部别相并故名為橫。

    十二多是義别。

    十二相望非等。

    是别或是義分故。

    但名豎。

    應悉之) 正像義(略章本八科外) 略章正像義雲。

    正法千年。

    像法千年。

    末法萬年。

    于祇園精舍礙。

    善見毗婆沙中亦有此說。

    但度女人出家損正法五百年(雲雲)論疏一雲。

    凡有三釋。

    一雲。

    迥失。

    即引摩耶經為證。

    二解雲。

    此五百流入像法。

    此解無所出。

    三藏雲。

    尼修八敬故。

    還複千年。

    于十誦律文(文)又雲。

    問。

    釋迦佛法凡有幾年。

    答。

    出處不同。

    今略引六處。

    一俱舍論引經雲釋迦佛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