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入金剛三昧。
出世道力能破此身耳。
世間之物無能壞者(雲雲)涅槃疏十五雲。
分舍利為八分者。
實為三分。
天得一分。
人得一分。
龍得一分。
龍人中八國共分故為八分。
而今不言三分。
止言八分者。
此是據本為語。
本是人間。
八國分為八。
後時天與龍來求覓分。
故就此八分中。
各減取與之。
故得為三分。
今據本時為言。
故言八分(文)
相好義
相好者。
諸佛如來色相功德。
觀經疏雲。
念佛生身者。
念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金密挺持名念佛生身(文)(金密者。
金剛堅密也。
挺持者。
挺徒厭反出也。
挺持者。
出住也。
高出大疏即住持也)又雲。
然釋迦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彼佛有八萬四千相。
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好。
釋迦太子時。
白毫長五尺。
成佛長丈五者。
申長丈五放。
則卷成貝螺。
彼佛白毫右旋。
如五須彌山也。
然複有佛身相。
遍滿虛空。
所有徒衆亦遍滿虛空。
所以有如此不同者。
皆為适緣所見故也。
大論九雲○是此性身滿十方虛空無量無邊。
色像端政。
相好莊嚴。
無量光明。
無量音聲。
聽法衆亦滿虛空(雲雲)二者父母生身也。
此是法性生身。
名法性身耳。
第三十卷名此身為真身。
十住菩薩聽受說法也。
涅槃疏一雲。
面門即是光所出處。
僧家舊解。
以口為面門故。
此中之面門下結之。
如來所放五色光明還從口入(雲雲)若是梁武雲依禅經。
以鼻為面門。
今所不用(雲雲)問。
六十花嚴第十九卷列六根。
以鼻名面門。
武帝釋雲。
一契花嚴。
何雲今所不用耶。
答。
面門者。
含攝口鼻。
俱是氣息出入門故。
然雲今所不用者。
隻于今文正是口耳(朱付之此義猶有難。
今文何必是口乎)仁王經疏中雲。
八辯者依梵摩喻經雲。
一最好二。
易了。
三調和。
四柔濡。
五不誤。
六不忘。
七尊惠。
八深遠(雲雲)金光明疏雲。
梵音者。
有五德。
一深如雷。
二清徹遠。
三谛了易解。
四衆生愛敬。
五聽者無厭。
有此五德名為梵音(雲雲)(愛敬約始。
無厭約終)又雲(贊佛品)歎音聲六種清淨。
大者一悲觀世音二大慈濡雅音。
三大梵清淨音。
四大光音照音。
五師子無畏音。
六天人丈夫音(文)(此是如來梵音聲相)涅槃疏一雲。
釋迦身止丈六。
而梵王不能見其頂。
雖不見頂而身丈六。
此是丈六無邊。
無邊丈六(文)(此是無見頂相也。
無邊丈六者。
是因緣釋也)百福莊嚴相經說八十随好八十随相文(梵王像等文有)三十二相功德轉勝也。
涅槃疏一雲○經雲。
各自見佛在其前無有在後者。
何得言前後圍繞。
解雲。
此是互此。
謂此在前。
謂彼以為後。
四方皆爾。
故雲前後圍繞也(文)問。
若爾遠遊行等時。
随佛行者。
何必在前。
又在佛後。
以肩佛等何必非在後耶。
答。
唯除說法時。
餘時随事或在佛後。
更可推尋。
涅槃疏十五雲。
所以修三十二相八十種者。
此欲同于人天。
人中轉輪王最勝。
王三十二相。
佛欲同人故具三十二相。
天中有八十天。
故有八十好。
佛欲同天故具八十好。
雖同而異。
轉王三十二相相不明了。
佛三十二相相即明了。
此則異人。
八十好亦然。
此則勝天。
若一向異而不同。
此則化道不受。
若但同而不異。
則不足可尊。
今為令化道受接故。
所以同為令生尊敬故。
所以異異故即勝于天人。
故名天人師也(文)言有八十天故等者。
八十天各有八十随好欤。
為當拟八十天數。
佛有八十随好欤。
且雲拟天數也。
涅槃疏文雲。
彼不殺戒有五種心。
謂下中上為三。
上上為四○上中上是第五。
此後是上上之上。
故雲上中上。
約十善各有此五。
故有五十。
如是百心名百福者。
一解雲。
就此五十心中。
更後修習轉精妙。
前五十猶當更後得增勝五十。
故為一百也。
二解雲。
十善有止行。
止十善有五十行。
十善有五十。
合為一百也。
三解雲。
十善有方便與正體。
方便中有五十。
正體有五十。
故為一百也。
如是百福成于一相(文)法花譬喻疏雲(金色三十二下)智度論雲。
小乘中生身不說八十種好。
此身中不說十八不共法(雲雲)彌勒經遊意雲(彌勒如來)成佛經觀佛三昧經。
身長八十肘。
肘二尺。
十六丈。
又雲。
一肘四尺。
若爾則三十二丈。
下生經雲。
身長千尺。
即是百尺。
一倍過。
人即五十丈也。
脊廣三十丈。
面長二丈四尺。
身與面手掌舊明分之。
一胸與身五分之一。
如是身長八尺。
面與掌并八寸。
胸廣尺六。
釋迦身長丈六。
面掌并一尺六寸。
胸廣三尺。
此得相稱。
然彌勒身百丈。
面長二丈四尺。
諸法師雲。
恐相傳經者誤。
自或處所生人形不同。
如此間人鼻短。
胡人即長。
何必是誤也(雲雲)涅槃疏八雲。
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無漏形者。
有二解。
一雲。
佛此三十二相身。
是有漏而心是無漏。
佛以此身盛于心心既無漏名身作無漏○二解雲。
佛身心皆是無漏○此解為勝(雲雲)
十号義
佛有十号。
謂通稱也。
法花疏二雲。
問。
雲何為十耶。
答。
經論不同。
璎珞經雲。
一如來乃至第十佛世尊。
以佛世尊今為一号。
智度論第十佛也。
世尊是十數外。
總号也。
成實雲。
具上九号名為世尊(文)百論疏上雲。
經明佛号。
凡有三種。
一略說。
謂如來應供正遍知。
多依梵語乎之。
二處中說。
即是十号多以此土之名也。
三無量号。
如智度論明。
十号外複有諸号。
謂度彼岸等。
亦如花嚴名号品說。
今此中但标三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