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四

首頁
    元興寺護命撰 略顯因明入正理門十(顯示釋名門。

    顯示六因門。

    顯示九句門。

    顯示立破門)。

     釋名門者。

    因明有五。

    一因之明。

    二明之因。

    三因興明。

    四因即明。

    五屬在何義。

    正理有五。

    一諸法本真。

    二立破幽緻。

    三所立義宗。

    四陳那本論。

    五屬在何教。

    入者達解論者簡藏之名。

     問。

    初因之明其意如何。

    答。

    因謂二因。

    明謂說因之教也。

    言二因者。

    一言生因。

    謂立論者立因之言。

    二智了因。

    謂敵論者了因之智。

    今說二因而令入解諸法本真。

    故名因明論也。

    明即教也。

     問。

    次明之因其意如何。

    答。

    明者敵論者智了明也。

    因者立論者言生因。

    其言生因是智了明之因一。

    今以此因而令入解立破幽緻故名因明論也。

     問。

    次因興其意如何耶。

    答。

    因者立論者言生因也。

    兼智與義而名為因也。

    明者敵論者智了因也。

    兼義與言而名為明。

    今以因與明而令入解所立義宗。

    故名因明論等也。

     問。

    次因即明其意如何。

    答。

    二因即明也。

    雖言生因非是了法。

    而明之因名為明也。

     問。

    第五屬在何教其意如何。

    答。

    因明正理俱通前四。

    名為屬在。

    見而可知。

     問。

    因明之法。

    宗為所立。

    因是能立。

    何故不言宗明喻明而唯言因明耶。

    答。

    因明大旨舉所樂宗。

    而以因喻能成立之也。

    宗唯所立。

    喻唯能立。

    因通能所。

    以寬廣故唯名因明。

    或因寬具三相。

    名義亦複廣故。

    唯名因明。

     問。

    因具三相。

    其意如何。

    答。

    言三相者。

    一遍是宗法性。

    二同品定有性。

    三異品遍無性。

    若言因時遍在三處。

    以寬名因明也。

     問。

    名義寬者其意如何。

    答。

    言因之名既通三處。

    即義遍三故雲寬也。

     顯示六因門。

     言六因者。

    生因有三。

    了因亦三。

    故名六因。

    生因三者。

    一言生因因。

    謂立論者立因之言也。

    敵論者智了因之因。

    故名生因。

    二義生因。

    謂立論者言所诠義。

    即生言生而名生因。

    三智生因。

    謂立論者發言之智。

    即現比智。

    了因三者。

    一智了因。

    謂敵論者了因之智。

    憶念本極成智。

    二言了因。

    謂立論者言生因也。

    智了因之因故名了因。

    三義了因。

    謂立論者義生因也。

    智了因之因故名了因。

     問。

    立者言義雖非了法。

    而了因之因故名了因者。

    若爾立者智生因亦了因之因。

    何故不言了因耶。

    答以隔言故不名了因。

     問。

    如是六因各有别體。

    答。

    以體唯四。

    以義有六。

    以略唯二。

     問。

    以體有四者何為四耶。

    答。

    生因三者。

    立論者發言之智。

    言所诠之義所發之言。

    如是三因為生因三也。

    智了因者。

    是敵論者了因之智。

    合為四也。

     問。

    以義六者何等其耶。

    答。

    立論者之言及義者。

    以敵論者了因之因名為了因。

    此即義意非有别體。

    故合為六。

     問。

    以略為二者其義如何。

    答。

    一生因。

    二了因。

    是即略三。

    問。

    因既有六。

    或有二四。

    其因之果有幾種果。

    答。

    果有二種。

    一生果。

    謂敵論者了宗新生之智。

    二了果。

    謂立敵者了因所顯了宗也。

    生因之三望于生果而為因也。

    了因之三望于了果而為因也。

    大綱如是。

    學者知之。

     問。

    生因者是本欲生了宗新生之智也。

    了因者是本欲顯所顯了宗果。

    然則六因二果顯然。

    有人以智了因為了異者。

    其意如何。

    答。

    如是迷謬世間繁多。

    不可典據。

     顯示九句門。

     言九句者。

    有三種三此則九句。

    初三句者。

    一同品有異品有。

    二同品有異品非有。

    三同品有異品有非有也。

    中三句者。

    一同品非有異品有。

    二同品非有異品非有。

    三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

    後三句者。

    一同品有非有異品有。

    二同品有非有異品非有。

    三同品有非有異品有非有也。

    九句宗頌曰。

     常無常勤勇恒·住·堅牢性 非勤遷·不變由所量等九 初一句者初三句宗。

    第二句者中三句宗。

    第三句者後三句宗也。

    九句因頌曰。

     所量·作·無常作·性·聞·勇·發 無常·勇·無觸依常性等九 第一句者初三句因。

    第二句者中三句因。

    第三句者後三句因。

     問。

    作量如何。

    答。

    第一同品有異品有者。

    如聲論師。

    立聲為常(宗)所量性故(因)喻如虛空此中常宗瓶為異品。

    所量性因。

    于同異品皆遍共有。

    第二同品有異品非有者。

    如勝論師。

    立聲無常(宗)所作性故(因)喻如瓶等(喻)無常之宗空為異品。

    所作性因。

    于同品有。

    于異品無。

    第三同品有異品有非有者。

    如勝論師。

    立聲勤勇無間所發性(宗)無常性故(因)喻如瓶等(喻)勤勇之宗以電空等而為異喻。

    無常性因。

    于同品有。

    于異品中電等上有。

    空等上無。

    此即初三句也。

    中三句中。

    第一同非有異品有者。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