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省篇

首頁
    縣委東院南排第三号房子,住着分管組織工作的嚴副書記。

    河東公社黨委書記黃建國從磚旋的圓洞門走進東院,站在三号房子門外,舊門闆下新刷的油漆散發着一股刺鼻的氣味。

    他輕輕敲了兩下,屋裡傳出一陣布鞋鞋底蹭着地面的輕捷的腳步聲,門開了。

     嚴副書記親切地笑着,讓黃建國進屋。

    這是一張典型的陝北老人的臉型,直而短的鼻梁,恰當地居于四方臉盤的中心位置。

    單眼皮下,有一雙黑黑的眼珠,盡管五十多歲了,那眼睛裡閃出的神光,仍然是犀利而又活潑的。

    黃建國很坦然地坐在椅子上,接住了嚴副書記遞來的茶水。

     “想把你動一動。

    ”嚴副書記開門見山地說。

     黃建國“嗯”了一聲,不過是表示了自己對事情早有預料。

    昨天後晌,接到嚴副書記來電話叫他的通知,他馬上就猜到可能要“挪窩”了。

    他随口說:“行嘛。

    ”說完之後,自己首先感覺出來,他的回答裡有一種明顯的無所謂的口氣。

     “換個地方,回避一下,對你有好處,對工作也有好處。

    ”嚴副書記誠懇地解釋說。

     回避一下!回避什麼呢?黃建國心裡太清楚了。

     在中央發出糾正學大寨運動中的“瞎指揮”的批示以後,黃建國頃刻之間陷入了災難之中。

    一向是說釘不鉚的“黃硬手”,不得不硬着頭皮,賠着笑臉,走村串戶,去向那些被扒了瓜田、挖了蘆葦的生産隊做檢讨。

    特别是向那些因違抗他的命令而被撤職,被批鬥,被挂着牌子遊街的幹部和社員會賠禮道歉!赫赫有名的黃建國,在河東公社一下子變成了黃豆腐,鑽在房子裡沒臉出門了! 那股洶湧憤怒的洪水終于平息下去了,黃建國可以走出孤悶的小房子了。

    他傷透了心,心灰意懶,例外地破費從山貨店買回來一張竹皮躺椅,擺在門外的泡桐樹下,躺在上面,搖扇子,抽煙,喝茶。

    傍晚看那絢麗的晚霞從西塬頂上空漸漸隐褪,夜來眺望那一弦月牙從東塬頂緩緩朝西塬移動…… “躺着比跑着舒服多了!”他心裡嘲笑自己,你怎麼就愛修水庫、打田井?你冬不避風雪,夏不避月曬,移山造田。

    一年到頭,東奔西颠,熬眼勞神,臨了可好,落下個“瞎指揮”的惡名,得下個“害農民”的罪過,你吃了傻子藥麼? “黃書記,縣上布置抗旱保秋……”主管秋田生産的副主任說。

     “告訴上級,農民忙着逛自由市場!”黃建國挖苦說,“要抗,我可以擔着水桶去,可我管不住别人!” “黃書記,咱們今年的棉花面積比國家下達面積差了七百畝,縣棉花公司追查原因……”分管棉花生産的專職幹部彙報說。

     “原因很簡單,‘農民最會種莊稼’嘛!”黃建國提高嗓門,得意地嘲弄說,“農民願意種啥就種啥,我黃某人還敢再搞‘瞎指揮’嗎?” “瞎指揮”徹底變成“不指揮”了。

     所有這些,嚴副書記都一清二楚,他用“回避一下”也同時回避了這個問題,至于領導者對他黃建國本人的看法,他覺得沒有必要去作任何辯解了,仍然用無所謂的口氣問: “調我到哪裡?” “你的意見呢?”嚴副書記探詢地問。

     “随便。

    ”黃建國說,“最好讓我到哪個單位去看大門,當傳達……” “你呀——”嚴副書記笑了,用指頭點着他,“同志,我過去一直沒有看出,你還狹隘!在你順利的時候,好象看不出,現在,就很明顯了。

    ” 黃建國吐出一口煙,有沒有必要辯解呢? “到河西公社去吧。

    ”嚴副書記說,“河西公社的老梁調到河東公社來,你倆換個地窩。

    ”說完瞅着他,黃建國低下眉,又猛地噴出一口煙霧來。

     多少有點出乎意料。

    河西公社的黨委書記梁志華,在學大寨學得發瘋的那幾年裡,比他黃建國名氣大多了!要說“瞎指揮”,那“梁膽大”比他黃某人幹的瞎活更多,民憤也比他大得多。

    可是這家夥轉得快,農村新經濟政策一公布,梁志華搖身一變,又成了全縣貫徹新政策的典型,當河西農村變革的風聲傳過河這邊來,飄進他的耳朵的時候,他躺在泡桐樹蔭下的竹椅上,反感!鄙夷!甚至對梁志華的人格也不那麼尊重了,“随風倒喀……” 那麼,把梁志華調到河東公社來是什麼意思呢?讓梁志華來河東開辟困難局面嗎?這是很明顯的…… 黃建國說不出這些話,隻是推诿說:“我做農村工作幾十年,越搞越不會搞了。

    ” “過去許多說法和做法,值得思考,不要在某些條文上死死扣卡,要面對農村的實際。

    ”嚴副書記說着,又玩笑似地批評他,“這回到河西去,把躺椅收拾起來吧!立秋了……” 現在,黃建國完全看清了調動他的意圖,在河東工作不力,必須象搬石盤一樣搬開他,這就是讓他和梁志華換一下地窩的實質。

    他重新點燃一支煙,準備辯解了。

     這當兒,門被推開了,走進一老一少兩個農民來。

     “我們是河西公社的。

    ”來人中的老漢自我介紹說。

     “我倆想找嚴書記談個問題。

    ”年輕人說。

     兩位農村幹部模樣的來訪者互相對視一下,又疑慮地盯了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