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地窟历险 飞蛾投火

首頁
    衣着容貌之外,他們之間,有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 康浩搖頭道:“小侄看不出來”。

     駱伯伧凝目道:“可是,他分明正在‘關洛第一樓’向你索讨風鈴劍,那另外一個在‘洛河橋’殺害七步追魂手洪濤和中州傑的人又是誰呢?” 這句話,問得康浩心頭一震,沉吟了好半晌,才答道:“想必那匹夫有意絆住小侄,暗中派人假冒小侄去洛河橋應約……” 駱伯伧肅容道:“孩子!當時洛河橋畔埋伏重重,‘活靈官’孫天民和‘抱陽山莊’應伯倫都非易與之輩,那人孤身隻劍,殺人之後又從容離去,這豈是輕易辦得到的。

    ” 康浩驚道:“駱伯父的意思是……” 駱伯伧緩緩說道:“假如我沒有料錯,那出現在‘關洛第一樓’的人,或許是假冒,但‘洛河橋畔’青衫客,很可能就是令師。

    ” 康浩駭然失聲道:“伯父是說現在世上竟有一真一假兩位風鈴劍?” 駱伯伧道:“恐怕正是如此。

    ” 康浩顫聲道:“伯父何以會有這種揣測?” 駱伯伧答道:“因為,我也見到了令師……” 康浩霍地跳了起來,驚呼一聲,道:“真的?” 駱伯伧點點頭,便把關一天由底地秘鏡中窺見:‘會主’真面目,以及尤甯自投陷餅,租賃前院的經過一一地告訴了康浩。

     康浩激動得哽不成聲,說不出是驚是疑?是喜是愁?呐呐道:“伯父真的斷定那位‘會主’就是家師嗎?” 駱伯伧道:“當時隔着鏡管,雖不能看得十二分清晰,但那人音容舉止,無一不似,世上易容之術再精妙,隻能假扮一個人的外貌,無法模仿一個人的神髓,尤其有許多習慣和動作,更不是憑藉易容之術可以蒙混的,我與令師論交多年,誼屬知己,自信不會看錯”。

    說到這裡,忽然深深歎了一口氣,接道:“不過,有一點,卻令人猜測不透……” 康浩道:“伯父是指二十年前滅門慘案?” 駱伯伧颔首苦笑道:“不錯。

    無論怎麼說,我總不敢想象令師是殺害我全家的仇人。

    ” 康浩脫口道:“那也可能是尤甯私自下的手,也可能那時候尤甯還沒有受師父的約束……” 駱伯伧聳聳肩,道:“當然有此可能,但是我與姓尤的素不相識,何來如此深仇?” 康浩奮然道:“好在姓尤的人已人掌握,隻須将他擒住,不難問出實情,伯父怎麼遲遲沒有動手呢?” 駱伯伧道:“我早想動手了,是你黃四叔勸我暫時忍耐,以免打草驚蛇,加以那‘會主’酷肖令師,也使人遲疑不便妄動……” 正在說着,門外飛報道:“四爺回來了!” 康浩連忙推椅而起,室門開外,果見黃石生也是一身“餘坤”打扮,匆匆跨了進來。

     兩人一照面,黃石生猛的卻步,愕然道:“你……” 康浩身施禮道:“小侄康浩,拜見四叔。

    ” 黃石生怔了怔,這才恍然大悟,上前一把拉康浩雙手,激動地說:“原來是你這個小東西!我說呢!世上易容術還有強過咱們爺兒倆的?哈!哈哈!” 飛蛇宗海東強忍住疼痛,接道:“本來嘛,要不是你們爺兒倆的易容術妙絕天下,咱們也不會挨這一劍了。

    ” 笑聲中,駱伯伧又把康浩所述經過,大略向黃石生複述了一遍。

     黃石生聽罷,慨歎不已,道:“幸虧我先現,總現及時回避,沒有鬧出雙包,不然,這殘局更難收拾。

    ” 康浩道:“四叔和小侄的雙包雖然沒有露出破綻,如今家師卻有了真假之疑,以四叔高見,那‘會主’究竟是不是易容化裝的呢?” 黃石生正色道:“我出道太晚,無緣結識令師楊大俠,隻由傳聞知令師風儀,昨夜倉促一面,内心頗感震驚,說實在話,我看不出他有容易過的痕迹。

    ” 康浩生曬:“他會不會戴着‘人皮面具’?” 黃石生哂道:“易容術源于‘寫真’法,也就是由‘琴棋書畫’中一個‘畫’字演變而來。

    元代太原王繹所著《寫象秘訣》及《采繪法》二書,即系易容術最初藍本。

    所以,易容隻能改變一個人外貌上的美妍俊醜,甚至加一顆痣,拔去幾粒牙齒,這是可以辦得到的,至于憑張‘人皮面具’,就可以假扮成任何人,那純粹是胡說八道。

    天下決沒有那種變魔法的易容術。

    ” 康浩輕籲道:“可惜小侄沒有親眼看見那人的容貌……” 黃石生道:“那人究竟是否令師,不能單從容貌辨别,咱們必須設法取得确證,再作最後的論斷。

    ” 駱伯伧忍不住問道:“要怎樣才能取到确證呢”。

     黃石生緩緩道:“兩個字,‘忍’和‘等’!” 駱伯伧道:“要‘忍’到何時?‘等’到哪一天?” 黃石生凝容道:“尤甯不過是那人手下一名堂主,其組織之龐大嚴密,可以概見,如今洛陽城中風雲詭幻,正醞釀着一場大變,咱們隻要監視住尤甯,伺機而動,遲早那人會再到節孝坊來,待辨明他的真實身份,随時可以下手。

    ” 康浩急道:“假如他真是家師,那該怎麼辦?” 黃石生默然片刻,才無限憂慮地道:“他若真是楊大俠,事情倒容易解決,怕隻怕他不是真的?” 康浩和駱伯伧不約而同地道:“為什麼?” 黃石生道:“試想,那人的機智和武功,兩皆不在楊大俠之下,他為什麼不以本來面目示人,卻不惜處心處慮,假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