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归洛阳寻觅亲

首頁
    !” “老大爺,那詩怎麼寫的,您還能記得麼?” “記得,詩是: 日落荒郊蔓草黃, 遺城猶在對殘陽, 秋風百雉蘇苔碧, 夜月重關玉露涼。

     枯木有巢栖野雀, 斷碑留篆卧頹牆; 繞城黑水西流去, 不管興亡事短長。

    ” 他們沒法看黑水遺址,策馬去了“銀武威”。

     在途經永昌縣的時候,老叫化說了:“小老弟,你可别小瞧這永昌縣哪!它可是曆史的名城啊!” “老大爺,曆史名城?哪個朝代最盛?” “唐朝!” “老大爺,有啥掌故麼?” “掌故可多婁!此地乃是沙陀國的都城.當年李克用為沙陀王,就在這裡,平劇裡的‘珠簾寨’,陳敬中為唐王請救兵.李克用率十三太保破黃巢的典故,就出在這裡,據說,戲裡薛平貴‘西涼國’也在這裡,不過史無可考!” “老太爺,還有别的掌故麼?” “當然有,前些年左宗棠征西的時候,大軍到此,人困馬乏,尤其沒水喝,渴得要命,誰知,左宗棠的馬卻踏地得泉,大軍始得了救,沒被渴死!” “那泉呢?” “就在城北,而且泉水清冽,甘甜可口,老化子上回經過此地,還喝過呢!你們要不要來點嘗嘗!” 匡老爺子道:“老弟台,我看不用了,咱們還是快點到武威去喝酒去!” 武威! 古稱涼州,唐詩人岑參有詩雲: 彎彎月兒挂城頭, 城頭日出照涼州; 涼州七裡十萬家。

     胡人半醉彈琵琶。

     由他這首詩,就可以看出武威當時的物阜民豐啦!而近人也和了一首詠涼州詩: 萬家燈火滿嚴疇. 風日清和塞上秋; 羌笛不聞笳鼓息, 河西靜靜是涼州。

     武威有二城,一新一舊,舊稱漢城,新稱滿城,二城之間.有大路相連,路兩旁樹木成林,風景極佳,而放眼望去,更是沃野無涯,農産甚豐,家富人樂,自來有‘銀武威之譽。

    ” 此地牧羊肥美極,宜畜牧,故漢班固曾說“涼州之畜,天下饒”啦! 他們二人,進了漢城,見商業興旺,市肆繁榮,酒家林立,剛才匡老爺子不說要喝酒麼?當然得進酒家啦! 他們進了最大的一家酒樓“天香居”。

     跑堂夥計一見這三位,一老一少兩個貨品,外加一個要飯的,居然進了大酒樓,于是迎了上去,連眼皮都沒擡就道:“你們三個也不瞧瞧.這兒是什麼地方!” 匡老爺子-愣.問道:“這兒不是酒館麼?” 夥計眼-瞪道:“不是小飯館,是大酒樓!” 老化子一翻白眼道:“我們從滿城到漢城,轉了好幾遍,就是你們這家小。

    難道你們開酒樓不賣酒飯麼?” 夥計見化子說話缺德,沒好氣道:“賣!一個菜.三五兩銀子,一壺酒十八兩銀子,你們吃得起麼?” 匡老爺子這才明白過來,他是狗眼看人低,笑道:“上館吃飯有先要錢的麼?我告訴你,别太小看人,包子有肉不在摺上,好好伺候,不賒不欠給現錢,是你們的衣食父母财神爺!” 這家酒樓掌櫃.在裡面不但全看到了.也全聽見了,怕夥計應付不了,親自出來招呼道:“夥計不懂事,客官請多包涵.幾位請坐!”轉頭對夥計斥道:“你還不快去泡好茶!” 夥計送上茶來,他們每人喝了一碗,掌櫃的才問道:“三位客官,想吃點什麼?喝什麼酒?” 老化子問道:“你們全有什麼呀?” 老闆這正在考慮如何報菜名的時候,站在旁邊的小夥計說了:“你想吃啥?咱們這兒都有!” 他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看老闆對個要飯的這麼委屈求全,實在不舒服,才來上了這麼一句。

     他來上這麼一句不要緊.掌櫃的準知道要糟。

     這時就見叫化子嘿嘿-陣冷笑過後道:“小掌櫃的,既然你這們家大酒樓想吃舍啥都有.那太好!請你給我來個‘猴頭炖烏雞’、‘鴛鴦對口蘑’、‘譚家大白菜’、‘海燴魚翅’跟‘清湯燕窩’吧!至于酒麼……” 掌櫃的一聽,可不糟了麼!這些個菜,别說叫他們做啦!就是連菜名也不聽過呀! 小夥計這時候也傻了! 掌櫃的沒法子,隻好打恭作揖的陪盡了好話。

     叫化子才對小夥計道:“小掌櫃的,别隔着門縫瞧人,把人全瞧扁啦!告訴你,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等小夥計挨了訓之後,掌櫃的才把這惹禍精給轟跑了,然後對他們三位道:“客官.我給幾位準備點小号比較端出來的菜吧!” 匡老爺子總是比較忠厚,笑道:“掌櫃的,也隻好如此啦!你們有什麼酒?” 掌櫃的忙道:“有本地産的高梁酒,四川來的泸州大曲跟西安的西鳳,您幾位喜歡哪種?還是都來點嘗嘗?” 叫化子道:“本地既産高梁酒,有二鍋頭沒有?” 其實任何釀酒的槽房,也不賣二鍋頭,有關系的人,可以自己到糟房去等,等燒第二鍋酒流出來的時候去接。

     掌櫃的沒法子.隻好說.我這就去糟房,親自給您去接。

     叫化子遞過了他那個大酒葫蘆道:“掌櫃的要能去糟房去接,就給我接這一葫蘆吧!” 掌櫃的沒法子,隻好親自與糟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