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者鼻識。
依止鼻根緣香為境。
餘如上說。
但界系者唯在欲界。
四者舌識。
依止舌根緣味為境。
餘亦如上。
五者身識。
依止身根緣觸為境。
餘亦如上。
但界系者同眼耳識。
六者意識。
依止意根緣法為境。
法者即是一切諸法。
意根*即是第七末那。
别種所生。
通于三性。
通三界系。
有二所依。
意根第八。
通于三量。
一切心所皆得相應。
然非同時。
如下所明。
七末那識。
此雲意識。
第六依主。
此持業故。
二各别也。
恒審思量勝餘識故。
别名末那。
别種所生。
唯有覆性。
通三界系。
第八為依。
唯是非量。
但緣第八見分為境。
十八心所同時相應。
八阿賴耶識。
此翻為藏。
能藏所藏執藏義故。
名為藏識。
别種所生。
唯無覆性。
無覆性中有四無記。
此識唯是異熟無記。
通三界系。
第七為依。
唯是現量。
緣三種境。
種子五根器界是也。
相應心所但是五數。
凡一切法能生種子皆在今此藏識之中
第二心所略有六種(心王起時心所必起。
心所起時心王必起。
約一聚論。
)遍行有五。
一切心中定可得故。
名為遍行。
别境有五。
緣别别境而得生故。
名為别境。
善有十一。
唯善心中可得生故。
名之為善。
煩惱有六。
性是根本煩惱攝故。
得煩惱名。
随煩惱中有二十種。
唯是煩惱等流性故。
名随煩惱。
不定有四。
于善染等皆不定故。
立不定名。
遍行五者。
(今此五種心定俱起)謂一作意。
警心為性。
于所緣境引心為業。
别種所生。
通于三性三界三量八識相應。
然其所依所緣性界量等皆同一聚心王。
二觸。
三和分别變異。
令心心所觸境為性。
受想思等所依為業。
别種三性等如前法。
三受。
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
起愛為業。
别種生等亦如前法。
于此開五受。
憂苦喜樂舍。
四想。
于境取像為性。
施設種種名言為業。
餘亦如前。
五思。
令心造作為性。
于善品等役心為業。
餘亦如上。
别境五者(今此五法不必俱起。
或一或二乃至五俱總别合有三十一句。
)一欲。
所謂于所緣境希望為性。
勤依為業。
别種所生。
通于三性三界三量六識相應。
除七八識。
其所依等同一聚王。
二勝解。
謂于決定境印持為性。
不可引轉為業。
别種所生等亦如前法。
三念。
所謂于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
定依為業。
餘如前法。
四三摩地。
于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
智依為業。
餘亦如前。
五慧。
所謂于所觀境簡擇為性。
斷疑為業。
通于七識。
但除第八。
餘亦如前。
善十一者(此中除輕安。
餘十必俱起。
)一信。
所謂于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
對治不信樂善為業。
别種所生唯是善性通三界系。
定通現比。
通于六識。
除七八識。
所依等同一聚心王。
二精進。
謂于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
對治懈怠勵善為業。
餘如前法。
三漸。
所謂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為性。
對治無漸止息惡行為業。
餘亦如前。
四愧。
所謂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為性。
對治無愧止息惡行為業。
餘亦如前。
五無貪。
謂于有有具無著為性。
對治貪著作善為業。
餘亦如前。
六無嗔。
謂于苦苦具無恚為性。
對治瞋恚作善為業。
餘亦如前。
七無癡。
謂于諸理事明解為性。
對治愚癡作善為業。
餘亦如前(已上三法名三善根。
)八輕安。
謂遠離粗重調暢身心堪任為性。
對治惛沈轉依為業。
餘亦如前。
但在二界。
于欲界無。
九不放逸。
精進三善根于所斷修防修為性。
成滿一切世出世間善事為業無别種子。
通*于三界。
餘如上法。
十行舍。
謂精進三根令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為性。
對治掉舉靜住為業。
亦無别種。
餘亦如前。
十一不害。
于諸有情不為損惱。
無嗔為性。
能對治害悲愍為業。
無别種子等亦如前法。
無嗔是慈不害即悲。
煩惱六者(此六開之名十煩惱。
如下所明。
此十煩惱或有俱起。
或不俱起。
種種不同。
如唯識論第六卷明。
然無明起。
餘不必起。
若餘起時無明必起。
)一貪。
所謂于有有具染着為性。
能障無貪生苦為業。
别種所生。
通于不善有覆二性。
通三界系。
通于三量。
通七轉識。
除第八識。
所依等同一聚心王。
二嗔。
所謂于苦苦具憎恚為性。
能障無嗔。
不安惡行所依為業。
别種所生。
唯是不善。
唯欲界有。
通于三量。
通在六識。
除七八識。
所依緣等亦同心王。
三慢。
所謂恃己于他高舉為性。
能障不慢生苦為業。
别種所生。
通于不善有覆無記。
通三界系。
定非現量。
通六七識。
除五八識。
餘如上法。
所依等亦同一聚王。
于此中開七慢九慢。
四無明。
謂于諸理事迷暗為性。
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
種子三性界系同上。
通于三量。
通七轉識。
除第八識所依等亦同一聚王。
五疑。
所謂于諸谛理猶預為性。
能障不疑善品為業。
種子三性界亦同上。
定非現比。
唯在第六。
餘如上法。
六不正見。
于諸谛理颠倒推度染慧為性。
能障善見招苦為業。
無有别種子。
性界亦同上。
唯是非量。
唯在六七。
除五八識。
餘亦如上。
開為五見(今此五見必不俱起。
)一薩迦耶見。
謂于五取蘊執我我所。
一切見起所依為業。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