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观心觉梦钞中

首頁
    三類境義 問。

    諸心心所所變境界有幾種耶。

    答。

    總判諸境三類不同。

    一者性境。

    所謂一切從實種生有實體用。

    能緣之心得彼自相。

    其境守性不随心故。

    名性境也。

    即于此中有三不随。

    一性不随。

    與能緣心不必同性。

    或異性故(性者善等/三性性也)二種不随。

    與能緣心别種子故。

    三系不随。

    與能緣心不必同界同地系故。

    如是具足三不随境名性境也。

    若指其體即五八識所緣五塵等境是也。

    二獨影境。

    所謂其境與能緣心同一種生。

    無實體用。

    能緣之心不得自相。

    既無本質。

    影像獨起。

    故名獨影。

    即于此中有三随心。

    一性随心。

    與能緣心同一性故。

    二種随心。

    與能緣心同一種故。

    三系随心。

    與能緣心同界系故。

    如是具足此三随心名獨影境。

    若指其體。

    第六識緣龜毛兔角等相分也。

    三帶質境所謂能緣心雖不得自相。

    而其境相有本質故。

    名帶質境。

    今此境者既有質故不應一向随能緣情。

    亦既不得境自相故不應一向随本質境。

    即于此中亦有三種通情本義。

    一性通情本。

    或随能緣。

    或随所緣。

    判性不定故。

    二種通情本。

    以其種子或相從之名能緣種。

    或相從之名本質種故。

    三系通情本。

    或說與能緣為同界系。

    或說與本質為同界系。

    如是具足三通情本為帶質境。

    若指其體。

    第七識緣第八見分所變相分等類是也。

    今此相分若随能緣名有覆性。

    若随本質名無覆性。

    其種子者或攝能緣第七種子。

    或攝本質第八種子。

    其界系者七八二識必同系故。

    情本界系雖不别異。

    相從彼此以義說之不依同系。

    是故具此三種義也。

    性境之中心境同種等種種疑準此可知。

    然此三境皆心所變。

    故不随心皆名唯識。

    論其源故。

    如夢境故 種子熏習 問。

    于百法中幾是種子所生法耶。

    答。

    除六無為所餘法中諸有實法設心設色皆是種子所生法也。

    問。

    今此種子以何為體。

    答。

    夫種子者第八識中生果功能。

    此有二類。

    一本有種子。

    謂無始法爾第八識處有應親生彼彼諸法功能差别。

    是即名為本有種子。

    二新熏種子。

    謂七轉識随應所熏色心萬差種種習氣皆悉落在阿賴耶中。

    皆成彼識生果功能。

    是即名為新熏種子。

    今此新古二類種子俱具足時。

    必定令生自果現行。

    謂如一處青色生時。

    尋其能生親因緣法定有二種。

    一者無始法爾可生今此青色第八識中生果功能。

    二者前心緣青色時依其自心分别勢力相分之中數數所熏青色習氣。

    在本識中複成彼識生果功能。

    自餘諸法準此可知 問。

    七轉識熏種子之相委可成之。

    又業種子無漏種子其體雲何。

    又有唯有新熏種子而無本有種子法耶。

    又有唯有本有種子而無新熏種子法耶。

    答。

    種子熏習義甚微細。

    論其大都。

    七轉識中有勝用心(謂善不善有覆無記。

    于無覆中除異熟心。

    餘三無記)随應緣境。

    見分能留能緣習氣。

    即是後三分種子也。

    相分能留所緣習氣中有其二種。

    一者影像自分種子。

    二者此之本質種子(若緣瓶等假法之時雜熏種子)或時希有唯熏相分自之種子不能熏彼本質種子。

    不遑委之。

    今此相見二分熏習名用能熏。

    當知一切諸法種子皆是自心自體勢力之所起也。

    且指一事。

    或有人聞怨家之聲起惡心時。

    此一念中必有兩識。

    一者耳識。

    二者同緣第六意識。

    今此兩識爾時其性俱是不善。

    有強用故彼此見分俱留能緣不善習氣。

    耳識見分之所留者*即是不善耳識種子。

    是時彼此兩識之前各現一個聲塵相分。

    今此彼此兩個相分各留相分聲塵習氣。

    及留本質第八所變聲塵習氣。

    彼相分之自習氣者即是耳識意識各各相分種子。

    即其所熏本質聲塵之習氣者即是第八識相分中聲塵種子。

    此等種子并是惡心之所熏習。

    所謂耳識見相所熏皆是不善耳識自體勢力熏之。

    同時意識見相所熏皆是不善意識自體勢力熏之。

    此是且約心王明之。

    若并心所即有衆多見相所熏。

    如是一時一念所熏有多種子。

    何況念念此諸種子皆悉落在自心之底。

    一落在已除以聖道斷舍之外。

    相續流來猶如暴流。

    念念生滅無有間斷。

    其心底者即是第八阿賴耶識。

    此識獨持諸法種子令不失壞。

    餘一切法皆無此力。

    所以者何。

    或間斷故或轉易故。

    或堅密故。

    或非主故。

    皆無容受諸種子德。

    不能持種。

    所以第八心王獨持諸法種子。

    且指一事已。

    餘準此可知。

    一切異熟心心所法其性羸劣不能熏種。

    其法種子他識緣之。

    相分之中熏彼種子。

    即是本質之種子也。

    其有勝用相應心所亦一一熏彼彼種子與王無異。

    其異熟心相應心所亦如心王不能熏種。

    皆準心王可知其相 次業種者。

    如是三性諸心心所熏種子中善惡二心見分各熏善惡二性自後三分種。

    其中思心所所熏自種子殊有造作強勝功力。

    資助當來果報種子(即是一切異熟無記諸法種子)令生當來總别果報。

    此用專在思種子處。

    今此善惡思種之上令生異熟果報。

    功能名為業種。

    彼諸三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