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事家事

首頁
    發髻。

     “這可不敢當!”鐘繇吓壞了,哪有三公給人梳頭的,起身要推辭。

    曹操又把他摁住,殷切道:“别動别動,這算什麼要緊事,馬上就好了。

    ” 鐘繇不好再推辭,瞧他沾着清水将頭發梳好盤上,徐佗又為他戴上冠、插好簪子。

    鐘繇心裡熱乎乎的,剛要說兩句感激的話,卻聽曹操話已入正題:“元常,你可知殿上增派虎贲士之事?” “知道。

    ”鐘繇微微傾了傾身子,“此乃曆來的制度,身為三公又掌有兵權者,上殿面君當有虎贲士協同。

    ”後面的話鐘繇就不敢說了,這個制度是防止權勢熏天的大臣突發不臣之心行刺天子。

    制度雖然是定下了,不過中興以來的外戚大将軍們,似窦憲、梁冀、鄧骘、閻顯、窦武、何進之流,卻沒有一個死在這些虎贲士刀下——用的都是他們自己的人。

     “你無需有什麼想法,既然古制嘛,我也不會反對。

    該恢複的就要恢複,這也是祖宗的章法……”說到這兒曹操話風突變,“但我想知道,是誰提出要恢複這個制度的?難道是文若嗎?” 鐘繇不敢隐瞞:“這并非荀令君的主意,乃是議郎趙彥提出來的。

    為了這件事在朝議上讨論了很久,谏議大夫楊彪極力贊成,這才定下來。

    至于這些虎贲士嘛,都是夏侯将軍在營中親自選拔的,全是曹公您的同鄉。

    ” 聽說是夏侯惇選的鄉人,曹操放心多了,卻轉而道:“元常,你知道我請你來幹什麼嗎?” 鐘繇也是聰明人,禦史中丞是專門彈劾人的官,曹操這明擺着要辦一辦提議這件事的人,趙彥倒是可以随便編出個罪名,但楊彪似乎身份太高了,因這件事治罪過于牽強。

    他低頭想想,才小心翼翼道:“那議郎趙彥素來恃才傲物,今朝廷百廢待舉,竟然上這樣空耗人力的條陳,應該論一論他的罪了。

    ” 曹操見他避重就輕,又點撥道:“朝中有些自恃身份高貴的老臣也很不像話,你看對于這樣的人該怎麼辦呢?”他指的是楊彪。

     鐘繇擡起頭裝懵懂:“誰的罪追究誰,沒罪的先不能追究。

    ”這話可真有學問,言下之意是告訴曹操,等楊彪犯了一差二錯再說! 曹操也聽明白了,卻沒搭這個茬,無意中信手翻開一份公文,剛看了一眼,火又上來了——字迹潦草,多處圈改!他仔細一看,是府中西曹掾的舉薦名單,又朝徐佗喊嚷:“你拿着這個去給毛玠看,叫他查查是手下哪個令史寫的。

    查明了是誰,把人帶過來,我非叫那人把自己寫的玩意吃下去不可!” “諾。

    ”徐佗哪敢違拗,趕緊接過潦草的公文。

     鐘繇見他神色不正,料是他還在為敗于張繡的事耿耿于懷,不敢在這是非之地久留,趕緊起身作揖道:“曹公若無其他的吩咐,下官就回去籌措彈劾趙彥之事了。

    ” 曹操這會兒腦子都亂了,并不強留,隻掐着眉頭道:“元常走好,我這兒還有事,就不送了……” “不敢勞煩曹公,告辭告辭。

    ”鐘繇說完客氣話,趕緊溜之大吉。

     這可真是曹操難忘的一天,家裡丁氏給他氣、殿上天子給他氣、朝中同僚給他氣、河北袁紹給他氣……現在連一個小小的令史都不把他放在眼裡。

    丁氏的事是他理虧,天子說閑話他不敢僭逆,楊彪暫時治不了罪,袁紹更是鞭長莫及,可是這個把公文寫得潦草的令史非要狠狠收拾不可!他在堂上踱來踱去,打算把所有的火都撒在這個倒黴蛋身上。

    過了一陣子,徐佗慢吞吞領來一個小吏。

    曹操見人進來,厲聲喝道:“好大膽子,給我跪下!”這一嗓子喊出去,連那小吏帶徐佗全矮了半截。

     “擡起頭來!” 那人微微擡頭。

    曹操垂眼打量,見他二十出頭相貌堂堂,卻不認識。

    這也難怪,他自開春就出去打仗,這些日子毛玠又錄用了什麼人他不清楚,況且公府令史不過是百石的小吏,也不值得他親自逐個接見。

     “你叫什麼名字?” “在下陳國梁習。

    ”那人規規矩矩施了個禮。

     曹操冷笑道:“不知閣下來我府中之前曾任何職?” 梁習低聲回答:“在下原是陳國主簿。

    ” “哦?”曹操挖苦道,“原來還是陳國相駱俊的屬下。

    那你知道我這司空府的西曹掾是管什麼的嗎?” “是負責公府屬員選拔任用的。

    ” “說得好啊……”曹操本打算抓起那卷公文擲到梁習身上,可低頭一看公文沒交回來,再瞧徐佗捧着那竹簡還在一邊跪着呢,怒氣又不打一處來,“站起來!你跟着起什麼哄,給我出去。

    ” “諾。

    ”徐佗爬起來就走。

     “回來,把公文給我撂下呀!” 徐佗今天被他數落得暈頭轉向,戰戰兢兢把竹簡往桌案上一放,如蒙大赦般撒腿下了堂,差點兒叫門檻絆個跟頭。

    曹操這才抓起公文抛到他面前,厲聲咆哮道:“你睜開眼看看,這就是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