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三章

首頁
    所知如此,據實奏聞。

    至于真相究竟如何,我輩聞風言事,無從細究。

    ”蔣式瑆說,“這正也是兩位大人所要費心的!” 最後一句話是個軟釘子,清銳被堵得啞口無言,于是鹿傳霖接下去盤诘。

     “性翁的風骨,欽佩之至。

    不過慶邸到底在當國,中外觀瞻所系,未可造次。

    性翁如果确知有其事,我們自然要查,倘或模糊影響,冒昧行事,涉于張皇,新聞紙上一登,也是件有傷朝廷尊嚴的事!” 鹿傳霖賦性剛愎,但這幾句話卻說得在情理上,蔣式瑆想了一下答道:“是的!據悉,确有其事。

    ” “好!”鹿傳霖對清銳說道:“那就無須再問了。

    請蔣都老爺陪我們去一趟!”他又轉臉問蔣式瑆:“如何?” 上谕上明白指示,“帶領該禦史前往”,蔣式瑆自然毫不遲疑回答:“理當追随。

    ” 于是,兩乘轎子一輛車,到了東交民巷,其時不過下午兩點鐘,但彙豐銀行的鐵門已經拉起來了。

    由玻璃窗中望進去,隻有兩名工役在擦洗吊燈,再無第三個人了。

     “這是怎麼回事?”鹿傳霖大聲問說。

     一問才知道這天是禮拜。

    不獨彙豐銀行,所有洋人經營的行号,一律休息。

    撲個空自然掃興,但也無法,打道回府,明天再來。

     其實慶王奕劻,已派人在暗中窺探,見此光景,飛報到府。

    愁眉不展的奕劻,為之精神一振。

    他當然知道這天禮拜,彙豐銀行不開門,但怕清銳、鹿傳霖兩人,皇命在身,不敢延誤,非要見行中司事不可,則一品大員之尊,洋人亦會另眼相看,特為破例接待。

    如今看清、鹿二人,乘興而去,敗興而歸,不覺大喜,一疊連聲地:“快找大爺!” 等把載振找了來,父子倆閉門密談,奕劻認為有此半天,盡來得及彌縫,囑咐載振趕緊去找王竹軒,提款銷帳,要做得不落痕迹。

     “這當然要他大大出一番力。

    ”奕劻說道:“你告訴他,這幾個月的利息,不要了,送他作為酬勞。

    事情辦妥了,我以後自然照應他。

    ” 載振應着匆匆而去,心裡想到年前的一個“過節”,怕王竹軒乘機報複,有意刁難,那便怎麼處? 為此,載振去找王竹軒以前,先去請教那桐。

    他是所謂“慶記公司”的主要人物,休戚相關,自然要象辦自己的事那樣盡心。

    定神想了一會,他毅然決然地:“不要緊,大不了多花幾吊銀子。

    你把他約到我這裡來,我來跟他說。

    ” 那桐亦是彙豐銀行的大客戶,由他出面,王竹軒必可就範,所以載振興沖沖地親自登門去訪王竹軒。

     “回振貝子的話,”門上請個安說,“敝上昨天禮拜六,上天津看朋友去了。

    ” “上天津了?”載振大吃一驚:“什麼時候回來?” “這可沒有準兒了。

    ”門上賠着笑說:“後天是‘外國清明’,銀行封關,敝上又請了一天假,大概總得後天晚上才會到家。

    ” “那可不行!”等說出來,載振聽見了自己的聲音,才發覺話不應該這麼說,便把焦急的神色收一收問道:“你家主人,天津住在那兒?” “本來有一處小公館,去年年底收了。

    大概是住在朋友家。

    ” “叫什麼?” “不是鹽院吳老爺家,就是紫竹林楊家。

    ” “你把兩家的地址都寫下來。

    ” “是!”門上如言照辦。

     載振更不怠慢,一面派得力家人到天津按址去找王竹軒,一面發電報給袁世凱,略言其事,特别叮囑,務必将王竹軒找到,連夜用專車送回京來。

     到得晚飯以後,袁世凱就來了複電,說吳、楊兩家均未見王竹軒的蹤迹,目前已派出多人分頭尋訪,一有消息立即電知。

     于是載振告知奕劻,父子兩人,繞室徬徨,派專人守在電報局等信。

    午夜時分,袁世凱來了第二個電報,說王竹軒的行蹤已經訪查到了。

     電報上說,本來王竹軒是到天津去訪友的,隻為在火車上遇見兩個來自上海的外國朋友堅邀同遊北戴河,所以在天津一下車,便轉往北戴河。

    刻已派人追了下去,盡快接送進京。

     算一算路程,再快也得第二天下午才能見着面。

    奕劻父子倆将那桐請了來,出示電報,提出一條綴兵之計。

     “琴軒,”奕劻說道:“隻争一天!想法子能讓清秋圃、鹿滋軒晚天去查,事情就不要緊!” “就是這一天不容易!”那桐答說:“王爺請想,奉旨查辦事件,聞命即行,去了,人家禮拜關門,及至禮拜一開了門,卻又不去,簡直就是孔子拜陽貨,不透着邪嗎?再說,清秋圃、鹿滋軒也不是有擔當的人,倘或駁了回來,王爺的面子往那擱?” 話是有理,但奕劻卻不肯死心。

    “照你這麼說,就讓他們給全抖了出來?”他問。

     “那倒也不盡然,照我看,他們去怕也不會有結果,洋人的規矩,公家不能幹預私事,未見得肯把帳拿出來。

    ” “果真如此,倒也無所謂了。

    ” “多半會如此!”那桐又放低聲音說:“王爺别自己亂了步驟,一動不如一靜。

    聽說蔣某人跟王竹軒走得很近,說不定就是姓王的口不緊,無意中洩漏了底細,才給王爺惹的麻煩。

    如今隻有等姓王的回來再說。

    至于清、鹿二人那裡,等他們去了再說,反正就查明白了,也不會馬上複奏,還有法子好想。

    就怕自己沉不住氣,一着走錯,把局面弄擰了,可難挽回。

    ” “說得也是!”奕劻深深點頭,“果然是姓王的闖的禍,他更得想法子,把這個漏子補起來。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