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瞠目結舌。
”
[66]法語:“這一切都有點令人難堪,不是嗎?一種可悲的混亂。
”
[67]法語:“悲劇啊,先生們。
”
[68]提香(1488-1576):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威尼斯畫派傑出畫家,在肖像畫、宗教畫和神秘題材繪畫方面均有不朽貢獻,代表作有《聖母升天》、《酒神祭》等。
[69]法語,意為“這樣就不錯”或“這樣就好得很”(帶諷刺意味)。
[70]卡爾·馮·皮羅提(1826-1886):德國畫家。
[71]漢斯·馬卡爾特(1840-1884):奧地利畫家,曆史畫畫家,其裝飾風格對時尚和家居文化影響較大。
[72]弗蘭茨·雷恩巴赫(1836-1904):德國畫家,19世紀著名的肖像畫家。
[73]法語,意為“所有這些,該有多麼感傷啊!”
[74]法語:“坦率地說。
”
[75]法語:“為了問候一個大師。
”
[76]法語,意為“厭惡,反感,拒絕”。
[77]法語:“以心理學家的身份。
”
[78]法語:“輝煌華爾茲。
”
[79]法語:“它就其本質而言就是反猶主義的。
”
[80]法語:“我就告辭。
”
[81]法語:“一朵雛菊。
”
[82]法語:“讓我,讓我凝視。
”取自古諾作《浮士德》第三幕中花園一場的一句台詞:“讓我凝視你的面貌。
”
[83]朱爾斯·埃米爾·馬斯涅(1842-1912):法國作曲家,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代表人物,1878年任巴黎音樂學院作曲教授。
創作領域以喜歌劇為主,其名作《曼侬》與《卡門》、《浮士德》一道成為法國最受喜愛的三大歌劇。
[84]法語:“他的确如此。
”
[85]法語:“噢,真沒想到!”
[86]法語:“這是多麼值得尊敬啊!雖然究其實并不人性化,但還是值得尊敬。
”
[87]法語,意為:“這是多麼令人瞠目的相似性啊!”
[88]即阿納托爾·法朗士(1844-1924):法國作家、文藝批評家,原名弗朗索瓦·阿納托爾·蒂波,法朗士實與“法蘭西”為同一個詞,因他熱愛祖國法蘭西,遂以祖國之名為筆名。
192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其文學成就被譽為彰顯了“高貴的風格”和“優雅純正的高盧人的氣質”。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苔依絲》、《企鵝島》、《諸神渴了》等。
[89]法語,意為“筆名”。
[90]德文為“Deutschland”,意為“德國”,這裡采用該詞的德文音譯。
[91]德文為“Deutsch”,“德國的、德語的”之義,這裡采用該詞的德文音譯。
托馬斯·曼本人在對最早的英譯本作評論時,曾極力主張此處音譯并同時特别指出,“Deutsch”是一個十分常見的猶太姓氏。
[92]法語:“這一點我可以向您發誓。
”
[93]法語,意為“中介”。
[94]法語:“可那是白費力氣。
這的确令人非常遺憾!”
[95]法語:“尊敬的大師,我感到欣慰。
”
[96]法語:“我一無所獲。
”
[97]法語:“請接受我的敬意,教師先生。
您給予我的支持太少了,但我不會因此對您生氣。
請向施魏-格-施迪爾夫人轉達我成千上萬的問候。
再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