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個理想既可能實現,又恰好配合得上建設社會主義的那個遠大理想。
他還可以另有個理想,比如說,他願成為業餘的歌唱家。
假若他有一條天賦的好嗓子,平日又喜歡歌唱,他的理想是可以實現的。
你看,鄉間的空氣好,他可以天天在空曠的地方練嗓子,也許還遇到一位下鄉參加勞動鍛煉的音樂家,教給他一些歌唱的竅門,甚至在村裡成立一個歌唱隊。
假若他真肯勤學苦練,唱的很出色,說不定他會有機會到北京去表演一次呢。
但是,他的主要工作是農業生産。
他不該隻顧歌唱,而耽誤了種地。
假若他自居天才,一天到晚隻哼唧歌曲,而橫草不動,豎草不拿,他便慢慢地變成懶漢。
假若有那麼一天,他忽然心血來潮,扛起行李,到北京或上海去投師,希望在半年之内便成為全國聞名的大歌唱家,便是妄想了。
要知道,我們的理想應當由社會主義出發,因為我們是社會主義的人。
所謂妄想者,即不考慮個人與集體的關系,而隻為個人設想。
那個愛好歌唱的小夥子若是全心全意地争取作個勞動模範,他便既能實現個人的理想,也有利于農業建設,因而他的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就算擺正了。
先搞好了生産,又善于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歌唱,組織歌唱隊,使農村中的文娛活動活躍起來,這又對他自己和别人都有好處。
他個人可能成為很不錯的業餘歌唱家,同時也使農村的文化生活有所提高。
這樣,他個人的理想便又與集體生活統一起來,不相矛盾。
反之,這位青年看不起農業生産,說在鄉下種地是埋沒了他的天才,所以必須扛起小鋪蓋卷兒到北京去投師學藝,或則暫時不打行李,而在鄉間搖來擺去,哼哼唧唧,自歎懷才不遇,一定不會有好結果。
他的思想有毛病。
首先是他以為歌唱比生産糧食更輕松愉快,其次是他以為北京或上海比農村更舒服。
啊哈,原來如此!他是個沒有勞動熱情,隻考慮個人名利的人。
據他想,三下五除二地學會那麼一兩首歌子,穿着禮服,在北京或上海的大劇場裡(為他新建一座富麗的音樂廳當然更好),那麼扯開喉嚨一唱;唱完,美麗的姑娘上來獻花,謝幕二十多次,夠多麼美呀!還有更要緊的,唱那麼一場啊,報酬就是一千元!是的,懶漢是會這麼妄想的。
俗語說:“妄想發财。
”不錯,妄想的根兒是在發财,所以妄想不是理想。
問:你不懂青年人的心理! 答:請你說說吧! 問:我是學科學的,可是也同時愛好文藝。
這有錯兒嗎? 答:沒有!幹什麼的都應有些藝術生活,我不反對一位勞動模範也同時是業餘歌唱家。
我剛剛這麼說過。
問:好啦,我正寫一部像《
答:你可是受了批評! 問:先生們批評過我。
可是有好幾個同學都支持我,所以我說你不懂青年人的心理。
答:好,現在該我發問,請你回答了。
你因為寫小說,耽誤了功課,考試不及格,對吧? 問:我的天才在此不在彼,寫小說當然要花費些時間。
答:所以耽誤了功課!你不是說一個有天才的人可以同時兼作幾樣專家嗎? 問:那……。
答:足見你的“天才論”立不住腳。
即使一個天才極高的人,想精通幾門科學,也須先學好一門,再去學另一門,先作這麼個專家,再作那麼個專家。
假若他同時抓幾樣,他就永遠一樣不專,一事無成。
再說,一個真正的專家,鑽到一門科學研究裡去,就感到趣味無窮,越鑽越深,也就越愛他的業務,一定不肯輕易放棄了它,而另起爐竈去學别的;除非任務所在,需要他改弦更張,或是造詣已深,可以兼顧有關的學術。
大勢所趨,科學研究總是越來越專,東抓一把,西抓一把是不會成功的。
問:我說的是我愛好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