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右手擎火,左手拈香,面西專切念佛,未滿十聲,自言‘佛來迎我’,即化去。
瑩珂 宋瑩珂,雖經出家,不忌酒肉。
自念我為僧人,如此作事,将來堕落奈何?令同住取《往生傳》讀之,每讀一傳,辄一首肯,乃向西而坐,絕食念佛。
越三日,夢佛告曰:‘汝壽尚有十年,當自勉。
’珂白佛言:‘閻浮濁惡,易失正念,所願早生安養,奉事衆聖’。
佛言:‘如是,後三日當迎汝。
’至期,請衆誦《彌陀經》,乃曰:‘佛及大衆俱至。
’寂然而化。
仲明 宋仲明,居山陰報恩寺,素無戒檢。
因感疾,謂同學道甯曰:‘我今心識散亂,何藥可治?’甯教以随息念佛,明如所教至心持念。
至七日,力已困憊,甯又令想目前佛像,久之,忽見二菩薩,次複見佛,瞑目而逝。
惡人往生,須念佛之心,百倍勇猛,方能十念成功,不然,稍一泛緩,失足三途矣。
惡趣往生類
龍子 《菩薩處胎經》雲:‘有一龍子,謂金翅鳥曰:“我自受龍身,未曾殺生,觸撓水性,壽終之後,當生阿彌陀佛國。
”’
鹦鹉 唐貞元中,河東裴氏畜一鹦鹉,常念佛,過午不食,臨終十念,氣絕。
火化之,得舍利十餘粒,炯然耀目。
僧慧觀者,建塔以旌之。
成都尹韋臯為之記。
鸲鹆 宋黃岩正等寺觀公,畜一鸲鹆,能言。
常念佛不辍。
一日立化籠上,穴土葬之。
未幾,舌端出紫蓮花一朵。
又 潭州有人養一鸲鹆,常念佛。
既斃,以棺葬之。
忽生蓮花一朵,發其根,乃自其口中出。
蓮大師曰:‘鹦鹉、鸲鹆,人教以念佛,蓋常事耳。
今胡不見往生。
噫,譬諸世人,均聞念佛之教,有信心念者,有輕心念者。
是以念佛人多,往生人少。
彼鹦鹉鸲鹆,何獨不然乎?’
附:勝蓮羅居士傳
勝蓮居士者,婁東羅子允枚也。
初号無偏居士,曷以複稱勝蓮也?康熙四十年秋,允枚病且革,将作偈辭世,忽聞空中語曰:‘勝蓮居士,尚餘壽一紀,偈可無作。
’自此頓痊,親戚鹹異之,以故群目為勝蓮居士也。
居士處胎時,父夢有僧來寄居,厥明遂産。
早知具夙根,年四五歲,猶憶前世父母容貌裡居。
一日繞柱走,頭暈仆地,母撻之,哭而寝,醒而遂不複憶。
乃知史稱羊叔子、董青建、蘇東坡,已事誠不妄。
就傅後,不事遊戲,無少年童子習。
既而學日益進,鹹拟為科第中人。
而父席之,以其多病,憐愛之,不令應試。
居士善體親心,雖從事詩書,不求聞達,惟手一編以自娛。
所著有《黃葉草》,以心性宗旨,發為李杜文章。
由其少時留心導引之術,繼參檗嚴老人,透徹宗門一著故也。
席之中年後,居士即仔肩門戶,不以家務累親,盡勞盡養,沒齒不衰,君子莫不賢之。
五十二年秋,居士複病,屈指一紀之數已滿。
人方憂之,居士絕不介意。
先是,州中修淨業者少,居士倡蓮社三四處,自是人多念佛。
一日夢人告曰:‘汝勸人修淨,厥功甚大,壽猶未盡,今且勿來。
’疾複頓愈,由是人益異之。
居士性慈樂善,凡放生、育嬰、赈饑諸善事,無不領袖樂助,實心舉行。
康熙已醜,道殣相望。
當事知其賢且能,聘以襄事,于是大中丞于公,給匾示獎,居士卻之,不得。
乙未冬,有同裡二人,從居士貸百金,質以與之,其人欲往崇川收花,舟至天妃宮,視銀已失。
同舟七人皆返,将拟赴官庭鞠,居士恻然曰:‘到官必夾訊,此極刑也。
盜者猶可,如未盜何?且七人中尚有嘉興二客,如此嚴寒羁禁,誰為送食?必有因而隕命者。
’于是遂許貸者以勿償,而寝其事。
其他立心制行,類多若此。
今歲端陽,居士見餘往晤,大喜曰:‘某欲著《西歸直指》,勸修淨業,非先生之筆不能,幸為我速成,以光梨棗。
’餘諾之,乃遍采淨土經書,并附以鄙意,編作四卷,至六月十四日告竣。
望後,赍書到婁,而居士已于書成之刻,端然坐脫矣。
居士之西歸矣,于六月初二日,即遍别親友,訂初六午刻辭世,處分後事甚悉,複囑其子,刊行《西歸直指》一書。
至期,沐浴端坐,說偈而逝。
已閱逾時,而眷屬号泣,呼喚不已。
忽然開目曰:‘奈何累我更遲七日耶?’十四日黎明,複曰:‘今日吾必行矣。
’是日有乾行長老,暨道友數人,各稱佛号,以助其西歸。
至辰刻,忽聳身曰:‘大士來矣。
’遂合掌向西,念佛而脫。
嗟乎!世人萬事皆可僞為,獨死生不可僞為,居士臨行之際,如此安詳,豈一朝一夕之故哉!居士有子一人,曰兆址,原配媳沈,繼配媳朱,皆賢孝。
孫三人,已翩翩露頭角。
附《辭世偈》:‘七十一年,拖著皮袋。
今日撇下,何等自在!’
玉峰年家眷同社弟周夢顔頓首拜撰
西歸直指卷四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