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信得 月山梅枝

首頁
    席的女兒。

    一個孤兒。

    她的血緣關系,她的故鄉,在一次地震中,被摧毀清除。

     高山上風景絕美與世隔絕的村落,一夜之間,山崩地裂。

    此後連續震蕩兩次,所有斷壁殘垣連同埋藏的屍體,覆沒于土地之下。

    地形發生變化,整個地理區域失蹤。

    修改後的新地圖,抹消不堪回首的曆史。

    它的名字,春梅,從此不見。

    地标自行消失于地球表面。

     村莊唯一以奇迹般方式存活下來的生命,一個5歲女童,申請領養的人實在太多。

    孤兒院進行調查和面試。

    沈貞諒加入收養隊伍。

    她被選中。

    她的經濟穩定,從事藝術性職業,在行業内有聲名。

     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有光亮和黑暗包裹。

    他們屬于自我的果實,不是成人乎中的泥土,也不是人世的祈禱。

    貞諒深知其中意味。

    出現在她面前,沒有輕率的擁抱,魯莽的熱情,急進的溫情。

    隻是蹲下來,與她臉對臉,專注認真看她的眼睛。

    那年貞諒27歲,五官不豔美,眼神卻令人難忘。

     那眼眸,此刻明明蘊藏微笑時澄澈的溫柔,瞬間便沉落為不可測量的寂寥。

    這使她的神情呈現複雜,如同一面湖水上的波光粼粼。

    在日光和雲影中,變幻無法數算的層次和節奏。

    她穿一條深藍夏布縫制的旗袍,并不講究。

    一路驅車前來風塵仆仆,女童低頭,看到她繡花鞋子鞋面上刺繡金魚和花枝,紅緞脫了絲。

     貞諒輕聲詢問,你喜歡花嗎。

    她點頭。

    女子把背在身後的乎伸出來,遞給她一束在路邊采摘的野石竹。

    粉白色花朵,鋸齒邊緣花瓣,像一簇栖息的蝴蝶,綠色細長葉片沾有露水。

    問她,這花兒美嗎。

    她點頭。

    此時,女子才伸手,輕輕拉住她的手,說,你叫我貞諒。

    這是我的名字。

    沈貞諒。

    我給你起的名字叫信得。

    這是你的名字。

    你是沈信得。

     貞諒開車帶她離開。

    車子走走停停,經過不同省份,經過大大小小的城市、縣城、村莊。

    一路她捧着那簇石竹花,在車後座度過漫長三天兩夜。

    看到太陽升起,然後降落。

    月亮升起,然後隐沒。

    女子路上并不多話。

    有時放音樂,有時抽煙,有時在前面一邊駕駛一邊伸出一隻乎來,示意與她相握。

    貞諒的乎,骨骼清瘦,掌心粗糙而熱,皮膚沒有保養,可看出做過大量手工活。

    手背上清晰蜿蜒青藍色筋脈,在薄薄皮膚下面凸起。

    她撫摸這些滄桑的脈絡,感受其中滲透出來的生命力為之安甯,握着石竹花重又陷入睡眠。

     先到北京。

    貞諒帶她見朋友,來到一所占據整面樓層的高級公寓。

    她從未見到過這般美侖美央的房間:古董硬木家具,孔雀尾羽織繡的台布,景泰藍燒制的蠟燭台,絲絨手繡沙發,嵌玉擅木屏風……所有器物在幼年的她看來都在熠熠閃光。

    許熙年是50歲男子,衣着講究,雙鬓已白,神情和語調沉着,看得出體面優越。

    他長期在瑞士工作,身份不明。

    那一天他特意趕回來,等在公寓裡,隻為與她們見上一面。

     貞諒說,她是我的小朋友。

    她會和我一起。

     他說,你有無計劃送她去學校。

     她現在不需要去學校。

    我們去老撾居住一段時間。

     很好。

     你幫我把北京的公寓賣了。

    我不需要這個。

    我也不會回來。

    可以。

    我知道你最終需要的遠超過這些。

     他對她自有放任和寵愛的心意,之間氣氛卻沒有親密貼近。

    兩人無話可說,冷淡客氣。

    但都不以為意。

     晚上他帶她們去高級法餐廳吃飯,許熙年一身高貴衣飾,貞諒穿舊棉布衫,落拓樸素,長發松松挽成發髻播一根白玉臀。

    兩人在衣着和氣質上并不般配。

    男子一直有電話,接聽處理事務。

    貞諒照顧她吃飯,并不教她如何使用餐巾和刀叉,由她任意。

    也許不覺得有什麼規則需要被遵循和學習,貞諒不注重這些。

    此後她也一貫實行這原則。

     當天晚上,許熙年飛去蘇黎蔔。

    貞諒攜帶她踏上旅途。

     不知為何。

    5歲沒有遇見貞諒之前,所有事情,我的腦海全無印象殘留。

    她說。

     沒有黑暗、碎裂、崩塌、陷落、恐懼、埋葬的記憶。

    沒有父母和故鄉的概念和形狀,不明了他們的質地和意義。

    也沒有傷痛存在。

    她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關于自身生命的憑據,遺失屬于身份的經緯坐标,同時失去對時間的某段印記。

    這使她感覺到隔絕和完整。

    這使她的人生輕省。

     一個成年女子選擇她互相結盟,給她取名信得。

    這個名字有何涵義,貞諒從未解釋。

     相信,因此得到,一種渴望确認的論證嗎。

    貞諒試圖與她成為遊戲世間對抗規則的伴侶。

    她引導她的路途,是遁人森林趨近天空的小徑,路邊生長高大茂密羊齒藏類,世俗所得不是人生的目标。

    她不能夠做趴在母親身上百無禁忌需索情感的女童。

    她是她的盟友。

    陪伴跟随她的足迹颠來倒去,跨越地球表面一格一格經緯線。

    觀察,感受,尋找,經過。

     在貞諒把一束石竹遞給她時,她已決定接受這命運。

     老撾之後,有悶年時間,住在洶度島上。

     貞諒織夏布,刺繡。

    夏布采用植物纖維,用傳統織機手工紡織。

    這座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