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谷後面的這座“太平宮”,系第三屆武林盟主,“洞庭煙霞老人”于四十多年前所建;占地裡許,内分院落無數,樓台重疊,殿閣相連,氣象極為恢宏雄偉!
煙霞老人規定它為以後各屆盟主當選人之行宮,卸任者必須于一月之内遷出,以便新任盟主遷入。
太平宮建築完成,适值第三屆盟主任期交卸在即,所以,這座太平宮雖然建于煙霞老人之手,煙霞老人自己卻一天也沒有在裡面住過。
第一個進入太平宮居住的,是第四屆盟主,“中州遊龍”華廷揚!
“中州遊龍”華廷揚雖然死在任期之内,然期滿改遷之結果,第五、第六兩屆盟主寶座,又為他的兩代後人先後取得;所以,這座太平宮第一個主人是中州華家,同時也以中州華家在這座太平宮中居住的時間最長。
第六屆盟主華家駒,以十九歲之英年入主太平宮,可惜就任僅三年六個月即告行蹤不明,而華家大小數十口,也于一夕之間風流雲散,不知所終。
由于華氏任期未滿五年,依武林大會之規定第七屆武會得提早五年舉行。
不過,第七屆盟主之任期,亦隻以餘下的這五年為限,五年以後,即為第八屆,仍須重新改選!
提前産生的第七屆盟主司徒興中,系死于任期屆滿前一個月,其實在任時間亦不過是四年又十個月有零,并不比前任第六屆華家駒的三年六個月多了多少。
司徒興中死後一個多月,第八屆武會舉行。
“一劍震八荒”韋天儀,一劍過三關,被查告人選!
韋氏主盟第八屆,轉眼十年過去。
這十年來,武林中小風波雖曾發生數起,但大緻說來,尚算太平。
如今,韋氏蟬聯第九屆,可說是衆望所歸,至少,武林中又有另一個十年太平歲月好過了!
人潮湧向太平宮,歡笑響徹四谷。
太平宮前,宮門大開,百名劍裝武士列道相迎。
進入宮門,太平廣院以及太平正殿上下,已擺滿上千桌酒席,一劍震八荒走至太平正殿前,轉身舉臂高呼道:
“這兒是太平宮,人不分門派,席不分上下,随意人座,任性取飲。
太平宮是大家的,從現在起,全宮開放三天,這三天内,宮内每一處地方,無論晝夜,朋友們人人可以自由進出……”
歡呼如雷,久久不絕。
一劍震八荒向兩廊伺候的百餘名弟子和家丁們揮手做了個開席手勢,接着,運足充沛的中氣,宏聲又道:“韋某人無法分身相陪,如有接待不周之處,尚請朋友們多多原諒!”
語畢,高高一抱拳,返身登殿。
做主人的一劍震八荒雖已說明今日之宴是“人無分門派,席不分上下”,然而,武林人物之間,彼此徑渭自明,年紀輕的和輩分低的,均搶着自最外面的席位坐起,換句話說,由下而上,愈坐近太平正殿者,身份也就愈高,至于太平正殿上的百餘席,就更不用說了;與坐者十之七八為當今各派掌門,餘者不是負一時盛譽之怪傑,即為各派與掌門人輩分平行之知名高手!
正殿中央,另成品字形排着三席。
左邊席上坐的是少林“意明大師”、“意淨大師”和武當“雲真子”“鶴真子”。
右邊席上坐的則是“金龍首劍”常遊天,“金龍第八劍”倪随之,以及六名衣裝相同,腰懸長劍的中年文士,看樣子似是金龍八劍中另外的六劍。
中間一席上,上首坐着個雞皮鶴發的獨目老婦,下首坐的則是一名鵝蛋臉,柳眉杏目,鼻似分水玉峰,内着天青勁裝,外披同色風衣,年約十四五,姿色極為秀媚動人的少女。
這位青裝少女不是别人,正是已故第七屆盟主司徒興中的獨生掌珠,“七絕小玉女”司徒芳卿!
一劍震八荒于登殿後轉過身來,一面四下颔首招呼,一邊向正中一席走去。
太平殿太平院之間,西首回廊的一角,有三席清一色都是坐的叫化。
這時,其中一名滿臉油污,隻露出一雙奕奕眼神的年輕叫化,肘彎一碰,向身旁一名有着一隻酒糟鼻子的中年叫化低聲問道:“蔡師叔,司徒女俠對面那個獨眼老婆婆是誰?”
中年叫化道:“‘洞庭煙霞老人’的一位表妹,姓什麼叫什麼不知道,隻知外号叫做‘女魯班’。
據說煙霞老人座落洞庭君山的‘煙霞别府’,以及這兒這座‘太平宮’,當年即為她一手所設計,有人說她對自己設計的建築有着濃厚情感,也有人說她是為了懷念煙霞老人。
不論何說為是,大家知道的,每隔一年,她都要在上述這兩處地方分别出現一次……”
中年叫化說至此處,眼角偶掃,不禁咦了一聲道:“怎麼了?小華,你看你這副心不在焉的樣子,話是你問的,我這廂不憚其煩地說給你聽,你小子卻想去别處,這,這,是不是皮癢了?”
年輕叫化頭一搖,失望地道:“就是中州華家沒有人來,華兒還以為她是中州華家來的呢。
”
中年叫化幹咳了一聲,沒再說什麼,這時殿上殿下正忙着傳酒上菜,太平正殿角門中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