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來年,作家的隊伍日益壯大。
全國各處都出現了青年作家,寫出不少作品。
這是非常可喜可賀的現象。
可是,在反右派的鬥争中,我們也看到某些青年作家的思想落後,言論荒謬,使我們不能不傷心!
我有許多話要說,因忙,就隻說說才子問題吧。
是的,一個青年而能寫出幾篇文藝作品,當然要有些才華,也就容易以才子自居。
又加上我們的文化落後,會寫點東西的人實在不多,更容易敝帚千金,發表了一兩篇作品便目空一切。
這既不利于文學事業的發展,也很容易毀了作家個人。
我們不該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績,也不該輕易滿足自己的成就。
我們的已有的一點成就,正是我們能夠向前再進一步的基礎,而不是行程的終點。
假若不到三十歲的作家便都已蓋棺論定,不再求進步,我們的文學事業前途就十分可慮了。
以個人來說,年紀還很輕,便已老氣橫秋,不肯堅持勞動紀律,而隻挂着作家的招牌,買空賣空,個人的前途當然也就不堪設想。
要知道,文藝創作一向是,而且永遠是,自己和自己,自己和别人競賽的工作。
所謂自己和自己競賽者,就是希望第二篇比第一篇寫的好,第三篇又比第二篇寫的好。
有此鞭策,才會日見進步,越寫越好,對得起作家這個稱号。
有此決心,才會逐漸明白:才華是刀刃,辛苦勞動是磨刀石。
很鋒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不磨,也會生鏽,成為廢物。
所謂自己和别人競賽者,就是說:文藝作品的高低好壞大緻有個比較。
任何一個公平的編輯永遠選用最好的稿件,不用最壞的,而把次好的留作後備。
寫稿的人呢,誰也不能保證篇篇出色,必能當選。
不肯經常用功的“才子”,當然會由勝而敗。
況且,今天我們的文化還落後,作家不多,所以發表作品較比容易。
再過十年八載,我們的文化提高了,能寫作的人也增多了,競賽也就必然越發激烈。
今日的“才子”而不肯謙虛為懷,勤自鞭策,過幾年便恐怕非掉隊不可了。
創造與競賽是分不開的。
可是驕傲自滿的人卻硬不相信這個事實,自己寫不出或寫不好便無中生有,亂找毛病,把過錯推到别人身上。
這麼一來,便一天到晚,見神見鬼,不是罵編輯,就是怨領導;趕到右派分子出來點火,也就随聲附和,或甚至同流合污,甘心掉在泥坑裡去了。
所謂“才子”者,必是顧影自憐,個人主義者。
他要的是絕對自由,抗拒的是領導。
什麼是絕對自由,我不想談,因為普天之下本沒有這樣的東西。
絕對自由地在馬路上亂撞,不聽指揮,準叫汽車碰死,且不用說别的。
讓我們談談要不要領導這個問題吧。
首先我要指出來:假若沒有黨的關切與領導,這幾年來根本不會出現這麼多的青年作家。
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那麼,對于青年作家來說,他們既身受黨的恩惠,怎可以說黨不該領導文藝,或領導錯了呢?這應當好好地想一想。
有人也許說:黨應當培養青年作家,但一旦他們已經有了寫作本領,便無須再領導了,頂好是讓他們海闊天空,獨立思考。
這個說法正确嗎?我看哪,這又是“才子”的想法。
既是“才子”,當然想要遺世獨立,與衆不同。
可是獨立思考什麼呢?這就成了問題。
是獨立思考資産階級的思想嗎?是獨立思考怎麼為資本家辯護,像章乃器那樣,說定息不是剝削嗎?是獨立思考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好嗎?這些都已經被右派分子思考過了,還用再勞我們的駕嗎?可是今天的某些青年作家響應了右派分子的謬論,也要搞獨立。
這就證明黨的領導還不夠強,而不是不該領導。
事實上,我們應當思考社會主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