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以露白色,世輕薄者,率仿效之,謂為許公缺勢。
又遇天寒,定興曰:入内宿衛,必當耳冷。
”述曰:然。
”乃制礻夾頭巾,令深蘜耳,人又學之,名為許公蘜勢,大悅曰:雲兄所作,必能變俗,我聞做事可法,故不虛也。
”(同上)賜述為奴隋炀帝即位,宇文化及拜太仆少卿,益恃舊恩,貪冒尤甚。
炀帝幸榆林。
化及與弟智及違禁與突厥交市,帝大怒囚之數月,還京師欲斬之而後入城,解衣辮發訖,以南陽公主救之乃得釋,并智及并賜其父述為奴。
(同上)
遂撫教之司馬德戡,扶風雍人,父元謙,仕周為都督。
德戡幼孤,以屠豕自給,有桑門釋粲通德戡母娥氏,遂撫教之,因解書計。
(同上)
夢見周公李密破宇文化及還,其勁兵良馬多戰死,士卒皆倦,王世充欲乘其弊而擊之,恐人心不一,乃假托鬼神,言夢見周公,乃立祠于洛水之上,遣巫宣言:周公欲令仆射急讨李密,當有大功,不則兵皆疫死。
”世充兵多楚人,俗信妖妄,故出此言以惑之,衆皆請戰。
(《王世充列傳》)焉知殺人牛也馮熙除都督洛州刺史,為政不能仁厚,而信佛法,自出家财,在諸州鎮建佛圖精舍,合七十二處,寫十六部一切經,延緻名德沙門,日與講論,精勤不倦,所費亦不赀,而營塔寺,多在高山秀阜,傷殺人牛,有沙門勸止之,熙曰:成就後,人唯見佛圖,焉知殺人牛也。
”(《外戚列傳》)于今三年胡長粲性好内,有一侍婢,其妻王驕妒,手刺殺之,為此忿恨,數年不相見,親表為之語曰:“自我不見,于今三年。
”後納妾李氏,仍與王氏别宅,亦無朝拜之禮。
嫠婦公孫氏已殺三夫,長粲不信,強取之,令與李氏同住,未期而亡。
(同上)
大似苦桃姊隋文帝舅氏呂道貴,性尤頑馬矣,言詞鄙陋,初自鄉裡,征入長安,上見之,悲泣,道貴略無戚容,但連呼帝名雲:種未定,不可偷,大似苦挑姊。
”後數犯忌諱,動緻違忤,上甚恥之,乃命高赹厚加供給,不許接對朝士,拜上儀同三司,出為濟南太守,令即之任,斷其入朝。
道貴還至本郡,高自崇重,每與人言,自稱皇舅,數将儀衛,出入闾裡,從故人遊宴,庶僚苦之。
後郡廢,終于家,子孫無聞焉。
(同上)
蘭仍伏聽張吾貴曾在夏學聚徒千數,而不講傳,生徒竊雲:張生之于左氏,似不能說。
”吾貴聞之,謂曰:我夏講暫罷,後當講傳,君等來日,皆當持本。
”生徒怪之而已。
吾貴詣劉蘭,蘭遂為講傳,隐三旬之中,吾貴兼讀杜服,括兩家,異同悉舉,諸生後集,便為講之,義例無窮,皆多新異,蘭仍伏聽,學者以此益奇之,而辯能釋非,好為詭說,由是業不久傳。
(《懦林列傳》)當與君正之劉蘭學徒前後數千,成業者衆,而排毀公羊,又非董仲舒,由是見譏于世。
為國子助教,靜坐讀書,有人叩門,蘭命引入,葛巾單衣,入與蘭坐,謂曰:君自是學士,何為每見毀辱,理義長短竟在誰,而過無禮見陵也。
今欲相召,當與君正之。
”言終而出,蘭少時患死。
(同上)
惠蔚法師孫惠蔚曆官至光祿大夫,魏初已來,儒生寒官,惠蔚最為顯達,先單名蔚,正始中,侍講禁内,夜論佛經,有惬帝旨,诏使加惠,号惠蔚法師焉。
(同上)
非墜馬不止馬子結者,其先扶風人,世仕涼土,魏太和中入洛,父祖俱清官,子結及兄子廉、子尚三人,皆涉文學,陽休之牧西兖,子廉子尚子結與諸朝士各有贈詩,陽總為一篇酬答詩雲“三馬皆白眉”者也。
子結為南陽王綽管記,随綽定州。
綽每出遊獵,必令子結走馬從禽,子結既儒緩,衣垂帽落,或叫或啼,令騎驅之,非墜馬不止,綽以為笑,由是漸見親狎,啟為谘議焉。
(同上)
老石機杼石曜字白曜,中山安善人,亦以儒學進,居官清儉,齊武平中,為黎陽郡守,時丞相鹹陽王世子斛律武都,出為兖州刺史,性貪暴,先過衛縣,令丞以下斂絹數千匹遺之,至黎陽,令左右諷動曜及縣官,曜手持一絹謂武都曰:此是老石機杼,聊以奉贈,自此以外,并須出于吏人,吏人之物,一毫不敢辄犯。
”武都亦知曜清素純儒,笑而不責。
曜著石子十卷,言甚淺俗。
位終谯州刺史。
(同上)
名曰影質平原田猛略謂徐遵明曰:君年少從師,每不終業,如此用意,終恐無成。
”遵明乃指其心曰:“吾今知真師所在矣,正在于此。
”乃詣平原唐遷,居于蠶室,讀孝經論語毛詩尚書三禮,不出門院,凡經六年,時彈筝吹笛,以自娛慰。
又知陽平館陶趙世業家有服氏春秋,是晉末永嘉舊寫,遵明乃往讀之,複經數載,因手撰春秋義章為三十卷。
是後,教授門徒,每臨講坐,先持執疏,然後敷講,學徒至今,浸以成俗。
遵明講學于外二十餘年,海内莫不宗仰。
頗好聚斂,與劉獻之張吾貴,皆河北聚徒教授,懸納絲粟,留衣服以侍之,名曰影質,有損儒者之風。
遵明見鄭玄論語序雲:書以八寸策。
”誤作“八十宗”,因曲為之說,其僻也皆如此,獻之、吾貴又甚焉。
(同上)
久逐羌博士李業興,上黨長子人也,少耿介志學,晚乃師事徐遵明于趙魏之間,時有漁陽鮮于靈馥亦聚徒教授,而遵明聲譽未高,著錄尚寡,業興乃詣靈馥黉舍,類受業者,靈馥乃謂曰:李生久逐羌博士,何所得也?”業興默爾不言,及靈馥說左傳,業興問其大義數條,靈馥不能對,于是振衣而起曰:羌弟子正如此耳。
”遂便徑還,自此靈馥生徒傾學而就遵明,學徒大盛,業興之為也。
(同上)
自然賞吾李業興使梁還,遷散騎常侍,加中軍大将軍。
業興家世農夫,雖學殖而舊音不改,梁武問其宗門多少,答曰:薩四十家。
”使還,孫騰謂曰:何意為吳兒所笑。
”對曰:業興猶被笑,試遣公去,當著被罵。
”邢子才雲:爾婦疾癞,或問實邪?”業興曰:爾太癡,但道此人疑者半,信者半,誰檢看?”武定元年,除國子祭酒,仍侍讀,神武以業興明術數,軍行常問焉,業興曰:某日某處勝。
”謂所親曰:彼若告勝,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