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夫妻恩愛,但女的對舊情人的癡心自然感動,而丈夫便老是為這舊情人吃醋;夫妻争吵,幾十年如是,好像少年夫妻一樣。
表面是寫争風呷醋,但目标自然是點出三人之間的純真愛情如何恒久,老太太雖老猶是少女情懷,既然好笑,亦複可愛,發乎情,止乎禮,始終對丈夫貞忠,又是可敬。
這故事第一次在《書劍恩仇錄》出現,是天山雙鷹關明梅、陳正德夫婦與天池怪俠袁士霄之間的故事。
天山雙鷹是霍青桐的師父,袁士霄是陳家洛的師父。
後來陳正德在行刺乾隆時傷重身亡,臨死仍對妻子說,她從此可與袁士霄在一起了,關明梅既惱火亦傷痛,即時在他身旁自刎,叫他放心,實在他倆夫妻恩愛,一個死去,别一個也不願獨活。
關明梅一面性烈如火,另一面又柔情似水,對舊情人念舊,但對丈夫情深義重,這正是這個故事中的老太大的造型。
關明梅沒有與袁士霄結成夫婦,是因為兩人都是硬脾氣,動不動大吵大鬧,弄成僵局,女子總是好勝的,陳正德好脾氣,對她忍讓,她就嫁給他了。
金庸這個高見,在《天龍八部》這個故事重現時寫得更加清楚。
譚婆“小娟”嫁給譚公,師兄趙錢孫老不服氣,後來看見譚婆小事即怒,出掌打譚公,譚公全不在意,随手給自己敷上自制靈藥,藥到消痛,趙錢孫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早知這般,悔不當初,受她打幾掌,又有何難?”
夫妻之道,原來是妻子愛打人,做丈夫的便精研傷藥,妻子打人出掌如風,做丈夫的便練習得敷藥快如閃電,兩人抵消。
同樣道理,妻子愛花錢買這買那,做丈夫的努力賺錢即可,不宜太多幹預批評(哇!有沒有搞錯?--東方劍)。
這三人收場比雙鷹慘得多。
趙錢孫癡心要與“小娟”私會,聽她唱個曲兒,不料被喬峰撞見,他倆甯願身敗名裂,也不透露“帶頭阿哥”姓名,喬峰帶了譚公到場,希望逼三人吐露真情,豈料他兩人轉瞬遭害,而譚公亦傷心自殺,死前最重要的是摟着譚婆身子,把趙錢孫推開老遠。
笑話突然變成悲劇,令人恻然。
三次“變奏”之中,以《俠客行》的一次最為有力,那是雪山派掌門人威德先生白自在夫婦及“一日不過四”丁不四的故事。
白自在老夫人像譚婆一樣,有個嬌滴滴的閨名,叫做“史小翠”,丁不四是個老魔頭,但對小翠卻是癡情一片,他年輕時追求小翠不遂,一生的心願,不過是請她光臨他的“碧螺島”,她就算隻是雙足一沾碧螺島的地面,他就滿足了,當然,他用的手法,絕不像袁士霄或趙錢孫那樣紳士作風。
史小翠執意不肯,固然是因為白自在會引為奇恥大辱,但她自己脾氣剛硬,不受丁不四威迫,也是主要理由。
史婆婆的故事寫得好,簡直不覺得是重複,因為她的個性突出,故事其他情節豐富,而白自在本身就是一個饒有警世意味的故事。
白自在不比陳正德或譚公那樣忍讓遷就,他是個自尊自大的家夥,愈老愈狂妄,愈老愈難以忍受,終于引緻雪山派發生叛變。
史婆婆回山發現真況,又傷心又生氣,她主持大局,教訓門人,斥責丈夫,是個火氣極大的老太太,雖然有勇無謀,但正義凜然,也是個勇敢而肯擔當的老太太。
王難姑
石清、闵柔相敬如賓,是對模範夫妻;駱冰、文泰來情深義重,是對恩愛夫妻;胡一刀與胡夫人生死相随、兩心如一,“恩愛”實不足以形容。
但《倚天屠龍記》有一對夫妻,又鬥氣,又恩愛,“耍花槍”招數兇險,更令人不知怎樣形容才是。
這對夫妻,就是胡青牛和王難姑。
雖然故事是由胡青牛所述,而胡青牛又分明對妻子愛極,到了盲目程度,在他眼中,她所做的一切絕無半點不對,但旁人聽起來,也覺得這位王難姑女士蠻橫好勝,草菅人命,簡直可怕之至。
胡青牛與王難姑分屬同門,他研究醫術有成,人稱“醫仙”,她研究毒經,下毒高明,人稱“毒仙”,毒仙不高興她下毒之人,可由醫仙治好,于是惱怒起來,跟丈夫鬥氣,矢志要做到下毒方法高明得丈夫治不好為止。
大概醫仙技術比毒仙高明多多,她怎樣下毒,他都治得好,但為“免傷夫婦和氣”,給她下毒的人,他一概不治。
後來她故意隐藏下毒手法,使他不知道是她下的毒,他無意中治好了,她又大大生氣,醫仙唯有決定不是明教中人不治,因為知道毒仙不會毒害教友,這樣一來,他便得了個“見死不救”的外号。
好端端逼使丈夫變成“見死不救”,這位王難姑女士真是古今獨步。
但是這樣一來,毒仙便無法證明她比醫仙高明,最後,她倒轉頭向自己下毒,看丈夫能不能救治她,可謂蠢得無可再蠢。
其實,胡青牛應該讓她赢了這一次,那就天下太平了,可惜,醫仙本人也是蠢得緊,竟然救活了她。
照說,這段故事也真是大男人主義的,把女人寫成一味蠻橫好勝,而男人不但忍讓,而且事實上高明得多,暗中讓她。
她也不知道。
金庸把王難姑形容成“秀眉粉臉”,又嬌媚無限,可能想說明男人變得怕事,都是讓刁蠻美麗的女人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