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鎖鍊中的最後一個環節,它仍受到曆代烏托邦主義的深深影響。
但從1900年開始出現了各色各樣的社會主義,每一種都越來越公開放棄了要實現自由平等的目标。
在本世紀中葉出現的新的社會主義運動,在大洋國稱為英社,在歐亞國稱為新布爾什維主義,在東亞國一般稱為崇死,其明确目标都是要實現不自由和不平等。
當然,這種新運動産生于老運動,往往保持了老運動原來的招牌,而對于它們的意識形态隻是嘴上說得好聽而已。
但是它們的目标都是在一定時候阻撓進步,凍結曆史。
常見的鐘擺來回現象,會再次發生,然後就停止不動了。
象過去一樣,上等人會被中等人趕跑,中等人就變成了上等人;不過這次,出于有意的戰略考慮,新的上等人将永遠保持自己的地位。
所以産生這種新的學說,一部分原因是曆史知識的積累和曆史意識的形成,而這在十九世紀以前是根本不存在的。
曆史的循環運動現在已明顯可以識别,或者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如果可以識别,那就可以改變。
但是主要的、根本的原因是,早在二十世紀初期,人類平等在技術上已可以做到了。
按天賦來說各人不等,而且各有所長,有些人就比别人強些,此話固然仍舊不錯,但是階級區分已無實際必要,财富巨額差别也是如此。
在以前的各個時代裡,階級區分不僅不可避免,而且是适宜的。
不平等的是文明代價。
但是由于機器生産的發展,情況就改變了。
即使仍有必要讓各人做不同的工作,卻沒有必要讓他們生活于不同的社會或經濟水平上。
因此,從即将奪得權力的那批人的觀點來看,人類平等不再是要争取實現的理想,而是要避免的危險。
在比較原始的時代裡,要建立一個公正和平的社會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但這種社會卻是比較容易使人相信。
好幾千年以來人類夢寐以求的,就是實現一個人人友愛相處的人間天堂,既沒有法律,也沒有畜生一般的勞動。
有些人縱使在每一次曆史變化中都能得到實際好處,這種幻想對他們有一定的吸引力。
法國革命、英國革命、美國革命的後代對于他們自己嘴上說的關于人權、言論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類的話,有點信以為真,甚至讓自己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也受到這些話的影響。
但是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所有主要的政治思潮都成了極權主義的了。
就在人世天堂快可實現的關頭,它卻遭到了诋毀。
每種新的政治理論,不論自稱什麼名字,都回到了等級制度和嚴格管制。
在1930年左右,觀點開始普遍硬化的時候,一些長期以來已經放棄不用的做法,有些甚至已有好幾百年放棄不用的做法,例如未經審訊即加監禁、把戰俘當作奴隸使用、公開處決、嚴刑拷打逼供、利用人質、強制大批人口遷徙等等,不僅又普遍實行起來,而且也為那些自認為開明進步的人所容忍,甚至辯護。
隻有在全世界各地經過十年的國際戰争、國内戰争、革命和反革命以後,英社和它的兩個對手才作為充分完善的政治理論而出現。
但是在它們之前,本世紀早一些時候就曾出現過一般稱為集權主義的各種制度,經過當時動亂之後要出現的未來世界主要輪廓,早已很明顯了。
由什麼樣一種人來控制這個世界,也同樣很明顯。
新貴族大部分是由官僚分子、科學家、技術人員、工會組織者、宣傳專家、社會學家、教師、記者、職業政客組成的。
這些人出身中産薪水階級和上層工人階級,是由壟斷工業和中央集權政府這個貧瘠不毛的世界所塑造和糾集在一起的。
同過去時代的對手相比,他們在貪婪和奢侈方面稍遜,但權力欲更強,尤其是對于他們自己的所作所為更有自覺,更是一心一意要打垮反對派。
這最後一個差别極其重要。
與今天的暴政相比,以前的所有暴政都不夠徹底,軟弱無能。
過去的統治集團總受到自由思想的一定感染,到處都留有空子漏洞,隻注意公開的動靜,不注意老百姓在想些什麼。
從現代标準來看,甚至中世紀的天主教會也是寬宏大量的。
部分原因在于過去任何政府都沒有力量把它的公民置于不斷監視之下。
但是由于印刷術的發明,操縱輿論就比較容易了,電影和無線電的發明又使這更進一步。
接着發明了電視以及可以用同一台電視機同時收發,私生活就宣告結束。
對于每一個公民,或者至少每一個值得注意的公民,都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時把他置于警察的監視之下,讓他聽到官方的宣傳,其他一切交往渠道則統統加以掐斷。
現在終于第一次有了可能,不僅可以強使全體老百姓完全順從國家的意志,而且可以強
使全體老百姓輿論完全劃一。
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革命時期以後,社會象過去一樣又重新劃分為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三類。
不過新的這類上等人同它的前輩不同,不是憑直覺行事,他們知道需要怎樣來保衛他們的地位。
他們早已認識到,寡頭政體的唯一可靠基礎是集體主義。
财富和特權如為共同所有,則最容易保衛。
在本世紀中葉出現的所謂“取消私有制”,實際上意味着把财産集中到比以前更少得多的一批人手中;不同的隻是:新主人是一個集團,而不是一批個人。
從個人來說,黨員沒有任何财産,有的隻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個人随身财物。
從集體來說,大洋國裡什麼都是屬于黨的财産,因為什麼都歸它控制,它有權按它認為合适的方式處理産品。
在革命以後的幾年中,黨能夠踏上這個統率一切的地位,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反對,因為整個過程是當作集體化的一個步驟而采取的。
一般都認為,在沒收了資産階級之後,必然就跟着實行社會主義。
資産階級毫無疑義地确實遭到了沒收。
工廠、土地、房屋、運輸工具——都從他們手中奪走了;由于這些東西不再成為私有财産,那必然就是公有财産。
英社是從以前的社會主義運動中産生的,它襲用了以前社會主義運動的詞彙,因此,它在事實上執行了社會主義綱領中的主要一個項目,其結果是把經濟不平等永久化了,這可以預見到,也是事先有意如此。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