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瓊花開放了,三個人一商量,把瓊花畫了花圖,由王世充往京城獻花圖,意欲把楊廣引到揚州,相機除掉他。
當時,王世充見楊廣已經上套,并且封他為瓊花太守,就謝恩下殿,回歸揚州,會同鐵冠道人姜飛熊和段達,商量如何鏟除楊廣去了。
且說楊廣存心要到揚州去觀賞瓊花,就找宇文化及商議。
宇文化及不但沒有反對,而且舉薦了一個叫麻叔謀的,要開挖一條通往揚州的運河。
麻叔謀本是一個貪得無厭、殘酷成性的家夥。
他當時征調民伕八十萬,每家每戶,有壯丁出壯丁,沒有壯丁,老人婦女也得去,鬧得哭聲遍野,怨聲載道。
由于開運河,抓民伕,苦害老百姓,逼反了白玉王高談聖、宋義王孟海公等十六家反王、六十四路煙塵,加速了隋朝的滅亡。
且說宇文化及出了開運河的主意以後,又想起了太原留守使唐國公李淵。
宇文化及知道楊廣和李淵有仇恨。
他自己也和李淵不合,就想借機把李淵除掉,于是又給楊廣出主意:“萬歲,此次到揚州,可先到山西太原,以老臣愚見,請萬歲降旨一道,責令太原留守使唐國公李淵在太原修造行宮,不知我主意下如何?”“好!還是老愛卿想得周到。
”“老臣知李淵和萬歲向有仇隙,正可借機把他除掉,也可免去身後一害。
”“如何除法?”“限他百日修造宮殿。
若修不好他就是抗旨不遵,要殺頭。
”“若修好了呢?”“修好了就說:百日修造一座宮殿,這是辦不到的事情,必是李淵有不臣之心,早已私自修造好了宮殿,以備反叛朝廷之用。
這私修宮殿,同樣有殺頭之罪。
”“好!咱們給他來個兩頭堵,叫他逃不脫一死。
”
聖旨傳到太原,李淵吓得魂飛天外。
他想:此番我李家恐有滅門之禍了。
消息傳到内宅,全家人失聲痛哭。
隻有一人未掉眼淚,低頭不語。
這個人是誰,是李淵的二子李世民。
李世民自幼天資聰穎,敏而好學,李淵也最疼愛他。
李淵見他毫不驚慌,似乎胸有成竹,随把他叫到跟前,問道:“有何法可避此禍?”李世民說:“修大宮殿百日不可,倘若修一座房屋不多的小宮殿,隻要父親肯出重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還是可修好的。
”“好!我兒說得有理,修蓋宮殿的事,就由我兒全力去辦。
”李世民立刻貼出告示,把太原府的所有泥瓦木工找到一處,說明完工之後均有重賞。
果然,沒用百日,就修建好一座小巧玲珑但又金碧輝煌的行宮。
宮殿雖小,卻是一應俱全,有午朝門,金銮殿,東西朝房,皇後嫔妃住的後宮。
修成之後,李淵甚為滿意,當即寫了奏折,快馬送進京城。
楊廣看完奏折,命越王楊素留守京城,帶了他的三宮六院、宮娥彩女和文武百官,封宇文成都為保駕将軍,擇吉起駕。
一行數萬人浩浩蕩蕩向山西太原進發。
到了太原,太原留守使唐國公李淵率領文武官員出城把楊廣接進行宮。
安頓之後。
楊廣見這座宮殿雖小,卻是富麗堂皇,住進來舒适安逸,甚為滿意,早把要害李淵的事忘了。
這一天,他升殿受百官朝賀,反倒對李淵大加贊賞:“唐國公!”“臣在!”“難為你在百日之内為孤修建了這麼好的行宮,朕當重重封賞!”“謝陛下!”李淵急忙跪下聽封。
宇文化及在一旁直着急,心說:不是說好的要殺李淵嗎?你怎麼不殺他反倒封賞起來,就連忙跪倒:“啟奏萬歲!臣有本奏!”“卿家有何本奏?”“萬歲!以臣看來,這座宮殿不像百日之内完工的,陛下請想:修造這麼好的宮殿,先要畫出圖樣,然後破土動工,一磚一瓦修蓋,百日之内怎能蓋好?依臣看來,是李淵早有不臣之心。
這座宮殿必是他早已修好,以為謀叛之用。
陛下對他不應加封,而應判罪!”“愛卿所言極是,唐國公李淵私造宮殿,謀叛朝廷,來呀!推出午門問斬。
”刹時間,過來幾個武士,把李淵架了起來,推出午門,隻等一聲令下,就要斬首。
這時忽聽殿下有人高喊:“刀下留人!”要知來者是誰,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