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更為震駭。
他們都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會場亂成—片,大家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覺得将信将疑。
但玉面神猴既已說得如此的千真萬确,也不能不信,
這時,玉面神猴得意萬分。
他是妖魔中之妖魔,精怪中的精怪,何等老練,一面玩弄群仙諸佛衆神聖于手掌之中,一面冷眼旁觀,暗察他們的反應,以便再進一步使用智慧,達到最後目的。
于是他拍拍手掌,道:“請各位肅靜!本神猴言尤未盡……”
群仙諸佛衆神聖等聞言,均各停上私議,正襟靜聽。
會場之中雀鴉無聲。
隻聽得玉面神猴道:“萬古以來,凡妖魔怪物在别國犯罪,都已受到天誅,決不寬貸,對抑不對?但神仙在我國犯罪,到現在為止,我們還不曾殺死一個神仙。
由此看來,可知你們群仙諸佛衆神聖都是生性殘酷的,而我們妖魔怪物反是仁慈為懷,生性善良的。
敝國的臣民自從當年在‘誅仙陣’和‘萬仙陣’中,被你們群仙諸佛衆神聖使用聯合力量,受到集體屠殺,死亡之衆,遭遇之慘,為古今所未有。
敝國國王通天教主親身體會到過去兩次的悲慘教訓,痛定思痛,發覺仙佛神聖都是陰險惡毒之輩。
因此,他在最近二千年以來,對于本國臣民約束甚嚴,隻許他們修煉道行,鍛煉本領,不許為非生事,造孽作亂,目的是要報複前仇,清算舊時血債。
我們一定要報前仇,清算舊帳,二千年的準備就是要達到這個目的。
過去我國的臣民在‘誅仙陣’和‘萬仙陣’裡的死亡,不會是白死的,他們的血也不會是白流的。
我們要從現在起,加倍讨還血債,血債血還,理所當然。
除非玉皇大帝能夠運用天律,秉公處理這一舊案,在今日的會議上讨論和解決,那就是曾在當年參加屠殺敝國臣民的那批仙佛神聖,如果現在審定有罪,都将受到嚴厲的處分,應殺則殺,應斬則斬,不然的話,妖魔國是絕對不會罷休的。
”
元始天尊早已聽得忍無可忍,怒火中燒,突然步出列班,站到殿中,指着玉面神猴,厲聲喝道:“妖孽放肆!本天尊倒要試試你究竟有何能耐,如此口出狂言,我若不斬你,誓不再回靈霄寶殿。
”
玉面神猴哈哈大笑,答道:“本神猴如要懲戒你這混元大羅金仙,還用不着我親自動手。
你現在不必妄動肝火,因為我在口頭上還須要先教訓你。
我要問你:當年三教會議,共簽‘封神榜’,但後來敝國國王通天教主戰鬥失敗,封神之事由你一手包辦,是抑不是?你乘我王無權過問的機會,竟敢擅作主張,命令你的得意門人姜子牙,錯封神祗。
譬如姜某之妻馬氏,是個失德之婦,有何功績,卻被封為掃帚星君,在天上占了一個星座?這顯然是姜某假公濟私,使馬氏妄占星位,雲宵碧宵和瓊宵三仙姑生前擺設黃河陣,你暗恨她們削去你的衆門人頂上三花和喪失了胸中五氣的道行,卻叫姜某封她們為糞坑三姑之神。
以‘神’的尊名,而日夜享受糞的臭氣,你的用心何以如此惡毒?還有纣王天子,生前暴虐無道,殘害百姓,死後被封為天喜星君,請問人間有此暴君,天上何喜之有,喜從何來?諸如此類,都是姜某仗着你的仙勢,濫施職權,亂封神位,是誰之過?本神猴敢說:那都是你這個混元大羅金仙之過!你敢否認嗎?”
在座的群仙諸佛衆神聖等聽了玉面神猴的一番言論,都感覺到頗有道理,暗中點頭,而元始天尊也覺得無法反駁。
因此,他認為這個猴頭正是難纏的勁敵,自己一時奈何他不得,隻好抱着慚顔,想要轉過身去,退回本位。
當元始天尊正要轉動身軀,向後退去時,他立即被玉面神猴高聲阻止道:“且慢!你剛才聲勢洶洶,站出班來,要斬本猴。
如今自知理屈,無話可答,就想當場退縮,變作一個虎頭蛇尾的混元大羅金仙,如此厚顔,可羞可恥。
想你一貫仗着你師兄太上老君的勢力,打擊師弟通天教主,奉上欺下,殘殺異類,其罪一也;放任門下弟子,在外殺生犯罪,不加約束,其罪二也;封神不公,使某些神祗含恨千古,其罪三也。
有此三罪,當應重罰……”
玉面神猴說到這裡,随即拱手作禮,向玉皇大帝奏道;“大帝在上,元始天尊犯此三罪,該當何罪?”
玉帝聽了。
暗吃—驚,半晌不能回答。
靈宵寶殿中又彌漫着萬分緊張的氣氛。
玉面神猴得勢不饒神仙,于是威勢雄壯地從座位上走了出來,但見他龍行虎步,氣派非凡,絕對不像一個妖魔。
此時,殿中的群仙諸佛和衆神聖都以為玉面神猴離座而起,是要想和元始天尊比劃,而元始天尊也暗作準備。
那時,打幾位道行比較高深的仙佛要想前來解勸,但他們立即被玉面神猴擺手阻止,他說道:“諸位不必驚慌,靈霄寶殿之中,玉皇大帝之前,誰敢動武?況且這裡乃是會場,不是戰場!”
他一邊說—邊走,走到離開元始天尊約有十尺的地方站停,又向玉帝拱手作禮道:“大帝在上,按照天律,一般妖魔犯罪,多數都遭誅戮,但一般神仙犯罪,多數僅受貶嫡,二者之間的處罰重輕,顯然是天律規定不夠公正。
現在元始天尊是混元太歲金仙,他犯了罪,論天律,小罪可免,大罪罪減一等,所謂罪不加諸至尊。
可是元始天尊犯了三種罪行,那就是說第—罪免罰,第二罪罪減一等,但第三罪罪加一等。
若淪天律,罪不可赦。
天刑官何在?論律當殺,還是當打?”
這時,玉帝見到形勢不佳,又命令太白金星來講圓場。
太白金星走到玉面神猴的面前,恭敬地拱拱手道:“玉面尊神講話有理,老朽非常佩服,魔國出此奇才,能夠壓倒群仙諸佛衆神聖。
實是非同小可的事,有尊神在,貴國的興旺可立見分曉……”
“廢話!”玉面神猴大聲打斷他的話柄。
接着他繼續道:“谄媚之言,本神猴最不愛聽。
你想出來打诨,講些好話,為元始天尊卸罪,是抑不是?你說呀!還是請你滾開吧!不要惹我發火。
”
太白金星吓了—跳,哪裡還敢多嘴,滿面含羞,唯唯而退。
此時,元始天尊的處境最為狼狽,進又不好,退又不得。
論理,自知理屈,論力,也無争勝把握,所以隻好默然站在殿中,靜待事态進展。
此時,太上老君面現焦急神色,内心并不比元始天尊好過,由于剛才已經吃過玉面神猴的苦頭,他摸摸自己的下巴,胡須已被燒光,有失尊嚴,所以不敢站出來說話。
此時,玉帝也不敢開腔,因他剛才多嘴,主張如來佛和那猴頭比武,害得佛祖負傷而去,心甚懊悔。
因此,他更不敢插嘴,以防重蹈覆轍。
此時,佛國的燃燈古佛和随從們都閉着眼睛,不問不聞,好像“自掃門前雪,莫管瓦上霜”那樣。
事不關己莫理睬,是和尚的本色。
此時,群仙之中卻個個心情沉重,不敢逞強出頭,妄加幹涉。
但上仙受辱,中仙和下仙的臉上也失去了光彩。
此時,衆神聖更加噤若寒蟬。
玉皇大帝尚且默默無言,他們都是位低言微,有何作為?所以也愛莫能助,惟有靜待事态的發展。
此時,玉面神猴更加表現出雄赳赳,氣昂昂的态度,他用尖銳深刻的日光向殿内四周一掃,心裡明白自己的威力已經控制了群仙諸佛和衆神聖。
于是又向玉帝大聲追問道:“大帝在上,元始天尊有罪,應如何處罰?”
玉帝當時神色緊張,讷讷不能出聲。
玉面神猴又高聲再三催逼,迫問玉皇大帝,應該怎樣責罰元始天尊。
隻聽得玉帝咿呀地道;“這個……”“什麼這個那個!”玉畫神猴怒聲道:“人間的法律尚且規定‘皇子犯法,庶民同罪’,難道天上不及人間?不罰元始天尊,乃是天道不公,天理不明,何能服衆?”玉帝心裡大急,不知自己應該如何回答。
他窘态暴露,眼睛在尋索太白金星,希望那聰明的老神仙能夠想出妙法,替他解圍。
不料太白金星此時也感到計窮了。
隻見他那兩隻手分向身旁左右攤了一攤,表示無可奈何的樣子。
玉面神猴把一切情況都看在眼裡,心中暗暗好笑,當然不會真的笑出來。
于是,他要想罵玉皇大帝了,但也曾深思熟慮:如果當衆辱罵玉帝,可能會惹起衆憤,所以他運用于借神罵神的辦法。
他故意拿出大發雷霆的姿态,怒問天刑官在哪裡?當然,他心裡清楚地知道,天刑官決不可能在靈宵寶殿之中,因“天宮會議”僅是議事,不是審判,用不着天刑官列席。
天刑宵既未列席,其他的神聖也不敢回答;“元始天尊該當何罪。
”
玉面神猴見到無“神”回答他的問題,就把左腳一蹬,格格幾聲,踏碎了殿中的幾塊“金磚地闆”,怒氣沖沖地罵道:“混蛋天刑官!你是啞的,聾的,口不能言,耳不能聽,天失威嚴,刑失效用,混蛋……大混蛋……”寶殿中群仙諸佛和衆神聖的心裡都明白:玉面神猴是借天刑官作掩護,實際上是罵玉帝,所以個個心裡都很難過。
玉帝自己也感到非常難堪,隻是連聲歎氣,因他實在不忍心見到元始天尊受罰。
元始天尊的心裡交織着不安,難受和慚愧,但他終于受不住玉面神猴一步緊一步的進逼,就把心一橫,毅然決然地向五帝稽首作禮,道:“恭求我皇召天刑官來。
”
元始天尊忽然自動要求玉帝傳召天刑官,使仙佛神聖無不大驚失色,太上老君想要阻止,已經來不及了。
迫于形勢,五帝不得不下令傳召天刑官。
這時玉面神猴心裡萬分得意,但他面無表情,态度更加嚴肅。
不久,殿外天将報告道;“天刑官到!”
隻見天刑官殺氣騰騰地率領了十二名武裝刑卒,魚貫地進入靈宵寶殿,趨向五帝的案前,先拱手,後跪拜。
禮畢,天刑官站在旁邊,刑卒們都肅立在他的身後。
玉帝看着天刑官,久久默然無言。
玉面神猴用尖利的眼光盯着玉帝。
靈宵寶殿中—片靜寂。
群仙諸佛衆神聖心裡焦急萬分。
在玉帝之前,萬事必須聽從玉帝的主張,誰也不敢發言,隻有元始天尊的門人—一廣成子幾次三番想要沖出來,向玉面神猴論理。
卻被南極仙翁暗中阻擋。
現在他看到師父元始天尊即将受刑,痛心之極。
忽然,他不顧一切,舉步離班,走了過來,但元始天尊用手向外一揮,怒目示意,叫他回去。
廣成子隻得聽命,黯然從中途退回原位。
當時,元始天尊稽首作禮,向玉帝奏道:“臣有罪,甘受我皇重罰。
”玉帝隻得勉強地開口,把剛才玉面神猴所提出的三個問題,說了一遍,并問天刑官,這些問題,是否能構成元始天尊的三種罪行。
天刑官仔細考慮了一下,然後從容地答道:“玉面尊神所說的三種罪行,是能成立的,但在‘可打’與‘可誅’之間,我皇有權選擇。
”
玉帝說道:“二者之間,我選擇‘打’。
”
但天刑官又接着說道,“天律規定,我皇尚可運用特權‘免打’。
”玉帝正要說出免打時,卻被玉面神猴搶先反對道:“大帝在上,誅罪已免,打罪決不可免,若再免打,就顯示了大帝私心用事,天律不公,本神猴絕不服貼。
”
元始天尊乃是仙國的副領袖——混元大羅金仙,早巳修成了金剛不壞之身,同時他的德行連‘天’也要敬他三分,所以号稱天尊。
門前,他卻要受到被‘打’的處分,這真是一種極端的侮辱。
“按照天律第五十六條,細則十六項規定‘如判決打刑’,而執法天史如因罪犯有可赦之道,拒絕當場執行時,得無限期延遲打刑。
”天刑官又補充道。
“豈有此理?”玉面神猴又倔強地道;“你們利用天律的空隙漏洞,作出種種藉口,企圖免除元始天尊的‘打刑’,本神猴提出抗議,堅決反對。
”
這時,廣成子聽得肚子幾乎脹破,真的忍受不住了。
眼看師尊被玉面神猴如此侮辱,感到氣憤填膺,因此他身不由己地大聲喝道:“誰敢打我師尊?”
“我敢打!我敢打!我敢打……”
群仙諸佛衆神聖都循若那聲音觀看,原來大聲叫喊“我敢打”者,就是最可惡的吸血魔怪一獅首力士。
廣成子怒氣沖沖地道:“你如要打我師尊,必須先過我這一關。
”
獅首力士哈哈大笑道:“你還不配鬥我。
”
“什麼?……”廣成子正想反唇相稽,卻被元始天尊及時喝止。
隻聽得元始天尊道;“廣兒不得無禮!有我在此,哪裡容得你多嘴?”獅首力士諷刺地笑道;“教訓得好!不過廣兒’兩字用得不适當,應該說‘逆徒’才對。
”
廣成子被元始天尊一喝,作聲不得。
滿面含羞,低頭立正。
于是元始天尊舉目注視着獅首力士,嚴肅地道:“若是我皇命令别的神聖前來責打,本天尊自當甘心受刑,即使不幸而被擊斃,本天尊也死而無怨,,可是,你這吸血妖孽,既未奉我皇之命,又未蒙天刑官委托,何得狂言‘敢打’?你若敢打,本天尊必将招架,不妨與你周旋一番。
本天尊身上多的是‘血’,你有本領。
盡量來吸。
”
獅首力士繃緊了臉,伸一伸舌頭,又作了一個鬼臉。
搖搖頭,道:“喔噎!天尊向我挑戰,好呀!來吧!看你有多大能耐,我不會被你吓倒。
好呀!來吧!”
“我贊成!”玉面神猴慫恿地道。
元始天尊向玉帝稽首作禮。
道:“懇我皇準臣離席,滅此妖孽,帶罪立功。
”玉帝考慮一下,心裡暗思:“元始天尊有百勝之道,而無一敗之理。
”于是準予所懇。
獅首力士舉步出班,向玉面神猴屈躬作了—揖,正待出外,但玉面神猴立即走近獅首力士的身邊,在他的耳邊輕聲地說了幾句“獸語”,誰也聽不到他在說些什麼。
即使聽得到,誰也聽不懂。
這時,太上老君也走近元始天尊前面,叮囑道:“賢弟小心,這妖孽詭計多端。
”
隻見元始天尊點頭答應之後,起步前行,後面跟着獅首力士,一仙一妖離殿而去。
暫且不表。
玉面神猴等待元始天尊與獅首力士離開靈宵寶殿之後,随即向玉皇大帝拱手道:“大帝在上。
我們繼續開會,因小猴現在有要緊的報告……”
他說到這裡,突然提高聲音,雙目現出精光,直射太上老君的面部,頓使這位仙國領袖吃了—驚,以為玉面神猴又要用“精光之火”來燒自己,但玉面神猴僅把精光在他的臉上一掃而過,迅即收回,接着道;“衆所周知,敝國的臣民非妖即魔,非精即怪,但要修成妖魔精怪,也非容易,至少苦修五百年,方能初步成道。
成道之前,他們先要遇到第一劫數,那就是天雷擊頂之災。
如能預防得法,僥幸逃過此劫,生命可保,始可繼續修行。
再五百年後,又要遇到第二劫數,那就是陰火焚身之災。
此火自動從本身發出,由下體燒起,直透頂門,恍如走火入魔,—發不可收拾,使千年道行頃刻化為灰塵,但若能妥為預防,又可避過此劫。
再五百年後,第三劫數降臨,那就是風解體之災。
此風自腮門吹入,直貫六腑,經過丹田,透穿九竅,能使肉骨崩潰,全體瓦解。
若能設法逃出此劫,方能參天地之造化,與日月同壽。
在座諸位仙佛神聖也都經過上述的三大劫數,必能體會到修行之苦如此,成道之難又如彼,并且在逃過三大劫數之前,還要再躲避百千萬次的小災和小劫,所以修道是一件最愚笨的事情,隻有傻瓜才去修行……”玉面神猴說到這裡,面現悲天憫人的神色,态度更為謹嚴,繼續道:“現在問題來了!既然妖魔精怪已在幹災萬劫中成道,為什麼你們仙佛神聖卻對他們不表同情,不予愛護,反而加以奴役?譬如……”
他停止說下去,卻用手指指着太上老君,又接着道:“譬如那位李老,硬把青牛當作坐騎,為他服役,太自私了。
李老有腳,不肯走路,偏要騎着青牛代步,請問他的雙腳有什麼用?他能騰雲駕霧,盡可利用雲霧行路,為何一定要騎青牛?在過去時,青牛不甘長期被那李老奴役,曾經幾次三番逃離兜率宮,但都被他勞師動衆地捉了回去,真是很可憐的。
神仙生活自由自在,青牛雖是畜牲,難道它不喜愛自由嗎?所以,本神猴現要為青牛請命,敬懇大帝作主,命令李老把青牛釋放,讓它回到敝國,享受自由生活。
如果李老反對,那就請大帝下令,斬去他的雙腳,留腳不留牛,留牛不留腳。
”
玉皇大帝聽了,暗想:“這個刁鑽尖刻的猴頭,花樣百出,但說話倒也有幾分道理。
”但他決不能直率地附和玉面神猴的提議,因此,他默不作聲,隻用眼睛盯着太上老君,希望他自己作出反應。
此時,太亡老君已經明白玉帝的意思,于是站起身來,向玉帝稽首作禮,道;“我皇在上,剛才玉面尊神所說的話與事實頗有出入。
查本仙當年得道,西出函谷關時,便已與青牛作伴,同登仙籍,數千年以來,朝夕相随,形同朋俦,雙方都有深厚的感情,絕對不是奴役。
這是實情,尚懇我皇明察詳查。
至于青牛,雖已成道,但它究竟是畜牲,道心未堅,由本仙随時點化教導,不緻堕落邪道,倘它一旦離開兜率宮,進入妖魔國,久與群魔為伍,耳濡目染,野心一定複發,為非作歹,荼毒世界,到那時,誰敢收拾?”玉面神猴反駁道:“不然,剛才李老所說:‘他與青牛有深厚的感情,不是奴役’,這是謊言。
據本神猴所知,青牛至少已有二次偷逃下界,都被捉回的事實。
若非李老虐待青牛,它怎會偷逃呢?因此,本神猴可以斷言,青牛決不願意永久困囚在兜率宮裡,希望大帝命令李老從速釋放青牛,讓它自由返回本國。
”
太上老君氣憤地說道:“如果釋放青牛,将來必生禍端。
”玉面神猴道:“有本神猴在,保證青牛不會闖禍。
”
“你敢保證嗎?”太上老君問道。
“當然,我敢。
”玉面神猴答道。
“請問如何保證?”太上老君又問道。
“悉聽尊便。
”玉面神猴又答道。
“假如将來青牛作亂,我要剝去你的猴皮,你可答應?”太上老君再三問道。
“樂于接受,隻要你有此能耐。
”玉面神猴道。
“誰作旁證?”太上老君問道。
“無須旁證,雙方以三擊掌為憑。
”玉面神猴道。
于是太上老君與玉面神猴各自從座位上起身,走到寶殿的中央。
雙方相對立停,在玉皇大帝前面舉行了三擊掌以後,又各自歸坐原位。
玉帝于是命令文曲星君把這一事實記錄在案。
太上老君立即吩咐南極仙翁傳令,釋放青牛。
忽然,殿外的遠處傳來一聲獅子吼,吼聲震徹天宮,使靈霄宅殿中的仙佛神聖心驚不已,因這種獅子吼聲惟如來佛方能有如此功力。
衆心驚疑未定,隻聽得玉帝道:“這獅子吼甚為奇特,可能是佛祖回來了。
”
這時,隻有玉面神猴内心暗喜,因他明白這獅子吼是怎麼一回事,為了要掩飾心中的喜悅,他不得不裝出鎮定的态度,故意高聲報告道:“大帝在上,當年文蛛普賢慈航三位菩薩,在太極陣,兩儀陣和四象陣中與敝國的虬首獅仙,靈牙象仙以及金光犼仙分别交戰,不幸獅象犼三仙都已失手遭擒,被他們打回原形,罰作坐騎,數下年來受盡辛苦。
查那獅象犼三仙原是敝王通天教主的得意弟子,受到如此侮辱,使敝國大失體面,此仇此恨,敝王念念不忘,誓必報複,但為了顧全大局,先禮後兵,現在他已命令本神猴把這件事情在天宮會議中提出,要求得到一個公道……”
他說到這裡,雙目突現精光,閃電似的射向文殊、普賢和慈航三位菩薩的頭頂。
那三位菩薩見到對方的精光來勢洶洶,立即運用心神相通的佛法,使三位變作一體。
并力抵禦,隻見文殊的頭上現出金光,普賢現出紫霞,慈航現出慶雲,那金光紫霞和慶雲凝結着,成為—道銅牆鐵壁似的大圓形屏障。
護住頭頂。
可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