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假,載澂找着專治花柳病的大夫,診治過後,帶着藥仍舊回到齋宮當差。
“怎麼樣?”皇帝不愉快說,“我倒是有好些話跟你談,你又有病在身,得要歇着!”
“臣完全好了!”載澂精神抖擻地,“皇上有話,盡顧吩咐。
”皇帝點點頭,“你跟洋人打過交道沒有?”他說,“是不是紅眉毛,綠眼睛?”
“眼睛是有綠的,紅眉毛沒有見過。
”
“喔,洋人的規矩你知道不知道?”皇帝問道,“譬如小官兒見了上司,怎麼見禮?”
“這個,臣倒不曾見過。
”載澂答道,“洋人的規矩,好象是女尊男卑,到那兒都是女人占先。
譬如說吧,一屋子的客,有男有女,若是有個大官來了,男的都得站起來,女的就可以坐着。
”
“怎麼?真的是男女混雜不分?”
“是!”載澂答道,“洋女人不在乎!不但男女混雜不分,摸一摸洋女人的手也不要緊,甚至還有親嘴的。
”
聽見這話,十七歲的皇帝大感興趣。
但分屬君臣,又值齋戒,談洋女人摸手親嘴,自覺不合“敬天法祖”的道理。
倘如不談,卻又心癢癢地實在難受。
遲疑了一會,終于還是問了出來,隻是問話的語氣,不象聊閑天。
“你摸過洋女人的手沒有?”皇帝闆着臉問,聲音倒象問口供。
載澂當然了解皇帝的心理,也把臉繃得絲毫不見笑意,挺着腰用回答什麼軍國重務那樣正經的聲音答道:“臣摸過。
有一次美國公使夫人帶着她女兒,來看臣的母親,臣不知道,一下子闖了進去,一看是女客,臣趕緊要退出來,那知道美國公使夫人會說中國話,叫住臣别走,跟臣握手。
等一握上了,臣心裡直發麻,因為洋女人手背上全是毛。
”
“那不就象猴兒嗎?”
“是!”載澂一本正經地答道,“比猴子長得好看。
”
皇帝差一點笑出聲來,趕緊假裝着咳嗽了兩聲,才掩飾過去,随即又極趣興味地問:“洋女人還會說咱們中國話?”
“是!會得不多。
”
“她怎麼說?”
載澂想了一下,學舌答道:“她跟臣說:‘大爺,大爺!不要緊,你不要走!’”
載澂從小就淘氣透頂,在上書房學他師傅林天齡的福州官話,隔屋聽去,可以亂真。
有一次讓倭仁聽到了,連那樣“一笑黃河清”的老古闆,都被逗得笑了。
此時學着洋女人說中國話,四聲不分,怪模怪樣,皇帝可真忍不住了,笑得緊自揉着肚子。
皇帝自己也知道,這不成體統,可再不能開玩笑了。
于是談論正經,“載澂,我問你,”他說,“洋人見我不磕頭,你說,該怎麼辦?”
這讓載澂很難回答,他知道他父親正為此煩心,自然不能再慫恿皇帝,說非磕頭不可,但也不敢說可以不磕頭,因為那就是“大不敬”,想了一下,隻得推托:“臣不明中外禮節的歧異之處,不敢妄奏。
”
這話當然不能使皇帝滿意,但也無可深責,因為連曾國藩、李鴻章談到這個難題,都沒有一句切實的話,載澂自然不可能會有什麼好主意。
“我再問你,”皇帝換了個話題,“我想把園子修起來,你看行不行?”
“沒有什麼不行,”載澂在皇帝面前的時候一久,态度語氣就随便了,“隻要有錢。
”
“就因為沒有錢。
”
“那就得想個沒有錢也能修園子的辦法。
”載澂又說:“皇上不妨召見内務府的堂官,讓他們拿良心出來,好好兒想個主意。
”
皇帝也覺得唯有如此,才是正辦,不過無論如何要等親了政才談得到,眼前無從說起。
“皇上請早早歇着吧!”載澂跪安說道,“明兒還有大典。
”
第二天一早,便是祀天大典,在王公大臣陪祀之下,舉行繁文缛節的儀禮,由“初升”到“謝福、送神”,整整費了半天工夫,始告禮成。
啟駕還宮,自然先到兩宮太後面前請安。
深宮跟民間正好相反,民間向往着皇宮内院,不知是如何地富麗,而深宮卻向往着民間,不知是如何地熱鬧。
因此,皇帝出宮一趟,自然有在禦辇中所看到的九城風景,細細說來娛親。
鐘粹、長春兩宮各坐了許多時候,方始回到養心殿。
這時皇後已經奉召,先在等候,望見皇帝一進西暖閣,随即踩着極穩重的步伐,不慌不忙地先以親切的微笑目迎,然後垂着手請安,口中說道:“皇上回宮了!”
“早就回來了。
”皇帝也象民間新婚的夫婦那樣,三天不見,在感覺中象過了多久似的,一定要仔細看一看妻子的臉,好知道這“多久”的日子中,有了什麼改變?
皇後也是一樣,然而她不能象皇帝那樣毫無顧忌地盯着他的臉看,甚至還要避開他的平視。
當着太監、宮女,她必得擺出統率六宮的威儀,因此收斂了笑容,用很清朗的聲音向左右說道:“伺候萬歲爺更衣!”
“喳!”小李先自答應一聲,随後便領着“四執事太監”,走向西暖閣三希黨後面的梅塢——那是皇帝更衣穿戴之處。
“兩位太後都吩咐了,今兒個不須侍膳,我得好好兒歇一歇。
”皇帝一面換上棗兒紅緞面的白狐皮袍,一面向小李吩咐,“你到膳房看看,有什麼好吃的東西沒有?”
“奴才已經去看過了,有關外進的銀魚、野雞;甘肅進的黃羊;安徽進的冬筍;浙江進的醉蟹;奴才讓他們預備了一個頭号的火鍋。
”
“好!”皇帝望着彤雲密布的窗外,“‘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你通知膳房,回頭等皇後侍膳回來再傳!”
“是!”小李又說,“今兒晚膳,皇後是上鐘粹宮伺候。
”
那就更好了,慈安太後體恤皇後,實在也是體恤皇帝,每次侍膳,總是不等她自己吃完,便催皇後回宮,好讓他們小夫妻團聚,不過皇後一定盡禮,總不肯先走,這就反害得慈安太後不能慢慢享用了。
“你别那麼膠柱鼓瑟!”皇帝這天特意囑咐皇後,“讓你回宮,你就跪安,今兒個早些回來,别讓我挨餓!”
皇後笑了,看宮女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