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回 银汉驶孤舟 人在镜中 船真天上 暗云藏大厉 惊逢血影 喜遇真仙

首頁
    浮躁,改路以後,便複常态。

    嶽雯不知馬性通靈,早已聞出水氣,向其報警。

    見它繞行險徑之中,又快又穩。

    有時途徑寬隻二尺,下臨絕澗,還有斷缺之處,均是一躍而過,輕快非常。

    笑問道:“師母說你通靈,方才有人哭喊求救,你當聽見,可能帶我尋去麼?” 話未說完,目光到處,瞥見前面斷崖之上一石突出,廣約丈許。

    上面卧着一個腳穿草鞋,衣已敝舊的老年道人。

    身旁樹上盤着一條似蟒非蟒,獨角紅鱗,長約丈許的怪物。

     知是一條毒蟒,方才求救的定是這老道人無疑。

    不是中了蟒毒,便被吓死,本就激動義憤。

    再見道人仰卧地上,好似氣還未斷,正待取出兵器,下馬查看。

    那馬跑得正急,忽似受驚,倒退回來,想要轉身逃去。

    嶽雯見馬勒不住,知其怕蟒,忙道:“有我在此,你不要怕,隻是不可走遠。

    ”随說,人已縱落。

    因馬退甚快,已離那崖二三十丈。

    忙取兵刃暗器,随手摘下鞍上長鞭,打開活結。

    剛一舉步,猛覺衣襟被馬咬住不放。

    暗忖: “那蟒又粗又大,口似血盆,果然厲害,難怪此馬害怕。

    ”便對馬道:“你不要拉我,救人要緊,我有這條鞭,怕它作什?快些張口,放我前去。

    再不放,我要拿鞭打你了。

    ” 那馬好似無奈,将口松開。

     嶽雯更不回顧,飛步往前趕去。

    仗着天生異禀,力大身輕,從小練就幼功,根紮得好。

    近年連經高明指點傳授,朱梅又把昔年防身利器雙頭騰蛇刺,連暗器一起傳授,本領頗高。

    天性又義俠。

    到了崖前,便往上跑。

    本意援往突石之上,相好地勢,先發暗器,打瞎蟒目,再作計較。

    哪知崖勢曲折,人在下面沒有看清,及至往上一探身,正是道人所卧石崖側面,也是一片平崖。

    瞥見那蟒仍盤樹上,兇睛睒睒,注定道人頭臉,電炬也似。

    血口張處,不見長信吞吐,卻有一圈接一圈的紫色毒氣,連串噴出。

    道人似沒有死,仿佛裝死神氣。

    想起師父常說,好些猛惡東西,多不喜吃死物,遇時裝死,可以脫難,但不能久,隻要被看破,仍無生理。

    此蟒身粗如碗,想必厲害,何不乘其張口噴毒之際,用連珠手法打它頭頸雙目?便将左手持鞭,右手一揚,接連五粒鋼丸朝蟒打去。

    那蟒盤踞樹上,見了人來,神态自若,本無異狀。

    經此一來,立時激怒,身形暴長好幾倍,猛張血口,朝人沖來。

    嶽雯見那五粒鋼丸明似打中,不知怎的,毫未受傷,反倒迎面攻來。

     身子竟比先前長大了好幾倍,宛如朱虹飛射,其疾如電,猛惡非常。

    知難抵禦,慌不疊順着原路便往下縱。

    因聽頭上呼呼風生,料知蟒已追近,情急之下,回手一鞭,往上撩去。

    百忙中猛覺手中一緊,虎口生疼,鞭梢似被蟒咬緊,再也拿它不住。

    同時微聞有人哼了一聲,身已落到崖下。

    驚顧上面,一條巨大紅影帶着那鞭往後倒退,一閃不見。

    這才知道厲害,且喜不曾窮追。

     跑出不遠,驚魂乍定,忽想起:“所失鋼丸已是可惜,那鞭更是師母心愛寶物,因看重我,連馬一齊交管,就此失去,何顔見人?尤其那道人本可詐死脫難,被我将蟒激怒,定必兇多吉少,論情理也不能置身事外。

    将來山中修煉,不知要遇多少艱難危害,稍遇兇險,這等害怕,還修什道?師父原因自己向道堅誠,百死不辭,才肯收留。

    這樣回去,也與平日心志不符。

    死生命定,假如那蟒追來,鬥它不過,還不是死?”想到這裡,心膽立壯,便将師父賜時曾有嚴命,非到萬分兇險不許妄用的三才坎離釘取出,左手握劍,再将右手袖口暗藏的騰蛇刺準備停當,重又上前。

     這次相準地形,不似先前冒失,又準備和蟒拼命,好歹也将道人救走,把鞭奪回。

     他打算冒險貼崖腳繞到前崖,離那平崖五六尺的所在,窺探好上面形勢,想好退路和下手之法,冷不防雙手齊施,突然發難,殺蟒救人。

    哪知屏氣凝神,小心戒備,好容易一步一步,順着崖腳坡道,輕輕攀援到了平崖之下,探頭一看,好生驚奇。

    原來那條紅鱗獨角,發威時長達四五丈的怪蟒,已不知去向,事前也未聽見一點聲音。

    道人卻仍仰卧石上,雙眼微張,仿佛受驚初醒,神志失常,疲乏不堪之狀。

    最可喜的是,那條寶鞭落在樹下,并未被蟒帶走,便連忙拾起。

    近前一看,道人年約四五十歲,相貌清灌。

    眉毛甚長,稀疏疏垂過眼角。

    颔下一部長須,根根見肉,襯得人更秀氣。

    笑問:“道長受驚了麼?” 連問數聲,道人方強掙着答道:“乖娃兒,那怪物十分猛惡,常人如何能夠打它? 幸而還有管頭,否則豈不送命?此非善地。

    今日後山洪水暴發,有三個采藥人因貪兩株珍藥,為水所困,危險萬分,就在你的來路第二條山溝以内。

    我想救他們,又走不動。

     我看你年紀雖小,倒也膽大多力,你肯扶我去麼?”嶽雯見道人未死,鞭又失而複得,喜出望外。

    也未尋思:道人蟒口餘生,驚魂乍定,連路都走不動,如何去往水中救人? 脫口笑答:“老道長好心,弟子情願效勞。

    崖下有馬,請騎了同去如何?”道人怒道: “你這娃兒,不扶我便罷,如何偷懶?我生平從不騎馬,你不知道麼?”嶽雯雖覺道人強做無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