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8 安国之死

首頁
    。

    ”随後,他向帳外看了一眼,道,“如今時辰已經差不多了,孫将軍應該有消息回來。

    ” 拓跋真走出了帳外,看着遠方的天空,他的心中在激烈地猜測着,那京都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孫重耀到現在沒有任何的信号來,難道他沒能成功進入皇宮?還是中途被人發現?不,除非有人能洞悉孫重耀是他的人……但怎麼可能呢?孫重耀為了安國公主的事情,可是和自己表面徹底決裂了,并且投入拓跋玉的陣營。

     李未央這個人雖然陰險狠毒,但有一個緻命的弱點,對于她喜歡,看重的人,總是豁出性命去保護,所以,她表面上做的若無其事,骨子裡卻是個重情重義的人。

    而且她十分聰明,聰明人有個特點,就是喜歡以己度人,她自己為了孫沿君不惜一切報仇,當然會以為孫重耀也和她一樣,會為了女兒報仇而投奔拓跋玉。

    但,她不能夠理解男人建功立業的決心和野心。

    孫重耀幫助拓跋玉,最多不過是個小小的将軍,可他幫助拓跋真,他卻許了對方異姓王的位置,這是何等的榮耀,試想孫重耀會拒絕嗎? 他不會,哪怕是死,哪怕是背叛自己的女兒和妻子,他也會答應。

    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不同——拓跋真冷笑。

    所以,李未央不會發現孫重耀的背叛,更加不會知道他們的計劃,一切都應該進行得很順利。

     然而,他一直等到了天際發亮,卻沒有預先約定好的信号燃起——拓跋真陰沉着臉回到大帳之中,蔣華冷笑一聲,道:“所謂行軍布陣,最講究有利時機,依照我看,現在孫重耀應當已經被人拿下,但這并沒什麼要緊,你手上還有二十萬兵馬,隻要你下定決心,沒有他的幫助,你也可以拿下皇位。

    ” 拓跋真冷冷望着他,道:“你是要我背上謀反的罪名?” 如果孫重耀成功控制了皇宮,禁軍控制了京都,那一切的輿論就掌握在拓跋真的手中,他完全可以說拓跋玉毒死太後,并且意圖謀殺皇帝,孫重耀率兵保駕,而他的二十萬軍隊正是回去清君側——實際的目的卻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當然,這種事情騙不過真正心中有數的人,但對于他來說,這種粉飾太平十分重要。

    謀反得來的皇位,怎麼都不會坐得太穩當,所以,他一直在等待孫重耀的消息。

    名正言順控制京都,就能把一切都牢牢握在手心裡,到時候哪怕是羅國公突然發難,他也有法子對付他。

     但現在,若是他貿然舉兵,全天下都會知道,拓跋真圖謀造反,篡奪皇位,而這個罪名,必定跟随他一生一世,哪怕他做了皇帝也是一樣。

     蔣華嗤笑一聲:“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開弓沒有回頭箭了,三殿下!” 拓跋真重又坐下,握着茶碗的右手生生箍住一刻之久,等到他的手漸漸展開,茶碗亦随之分裂為六七片,清茶薄瓷,上面染着點點血絲。

    他突然長身而起,冷聲道:“号令三軍,即刻返回京都!” 拓跋真一身戎裝,站在大帳之前的高台之上,他的面前是整裝待發、訓練有素的二十萬軍隊,他們聚攏在他的面前,依照隊列站立,沒有絲毫亂象,且鴉雀無聲。

    拓跋真揚聲道:“各位,剛才我接到急報,京都之中拓跋玉已然發動叛亂,他挾持陛下、毒死太後,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實在罪大惡極!” 台下的所有人都屏息聽他說話,場面異常寂靜。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你們可願與我一同返回京都!”拓跋真一雙鷹眸一動不動地注視着台下,氣氛一時無比緊張,他安排了數名心腹就藏在人群之中,随時都可以響應他。

    更何況,他手中有聖旨和虎符,可以調動這二十萬人。

     然而,一片寂靜,沒有人回答。

    他又問了一遍,依舊沒有人回答。

    此刻,拓跋真的面色發生了細微的變化。

    難道他安排的那些人出現了什麼變化?他的目光逡巡着人群,可所有人都面無表情地看着他,怎麼會?!他明明已經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蔣華看到這種情況,不由皺起了眉頭。

     此刻,突然有人在人群中大聲道:“三殿下,你是在找這些人嗎?” 拓跋真目光突然凝起,卻見到人群之中,接連滾出十餘名人頭,縱然血迹斑斑,可他還是一眼認出,這些人頭的主人,赫然便是他的心腹,他心頭巨震,怒聲道:“是誰!究竟是誰!” 便有數名将領從人群之中走了出來,其中一人大笑道:“三殿下,陛下手谕在此,請接旨。

    ” 拓跋真面色在一瞬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的眉毛控制不住地抖動,嘴唇抿成了一條直線:“你說什麼?!陛下哪裡來的手谕!你又是什麼人!” 那人冷冷一笑,道:“我是陛下派來的監軍!陛下擔心三殿下初次出征,惟恐有所閃失,故而命我們遙相接應,一路護送殿下,直到西南邊境。

    ” 拓跋真終于明白,原來皇帝從來沒有信任過自己,他派來的監軍,并不是真的護送,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