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到大學,學習成績都特别好,頭腦特别聰明,他跟身邊的親戚朋友,關系也特别融洽,親戚朋友都特别喜歡他,但是上了大學之後,因為我舅舅和舅媽離婚了,他整個人就徹底變了,回來也不怎麼走親戚,而且學習成績一落幹丈。
學校打電話給我舅舅說,他總是曠課,天天就在網吧裡玩遊戲,我舅舅特别生氣,就問他為什麼不好好上學?表弟說∶因為你們離婚的事,讓我心情特别煩躁,所以就不想上學了。
我們來看一下這件事兒,表弟從小學到大學成績都特别好,說明他的智商是很高的,他在老家跟親戚朋友的關系都特别好,大家都很喜歡他,說明他的情商也很高。
但到了大學之後,因為家庭變故,讓他變的特别消沉,這說明他的逆商很低。
所以我們會發現,一個人即使智商很高,情商很高,但是逆商很低的話,基本遇到點挫折就崩盤了,這也解釋了社會上為什麼有那麼多學曆很高,但事業卻一塌糊塗基至隻能啃老的大學生,就是因為逆商太低,一點挫折和壓力,就退縮了,就萎靡不振了。
面對逆境的三種人∶放棄者,紮營者,攀登者!人生其實就是在攀登一座雪山,永遠都有三種人∶
第一種是放棄者,覺得山那麼高,我壓根做不到,就直接放棄了。
第二種是紮營者,他爬到一半,覺得這也挺好,就說我不想再往上爬了,就在這紮個營,我就在這呆着也挺好。
第三種是攀登者,就是他已經爬的很高了,但是呢,他既不想放棄,也不願意紮營,他想再攀登更高的高峰,于是他選擇繼續向上攀登。
對應到社會中就是這三種人,
一種人就是自暴自棄,覺得我這人沒什麼學曆也沒什麼背景,我就我就這命了,面對生命給他的逆境,他選擇直接放棄。
紮營者就是人生小有成就了,也賺了一些錢,然後就覺得我現在做的很好了,我可以享受人生了,就開始安逸,不思進取了,結果不進則退攀登者就是已經非常輝煌了,但是,并沒有停下腳步,依然選擇,再往上攀登。
你比如說萬科集團的王石,那麼成功的一個企業家,還選擇去哈佛大學進修,還選擇在60歲的高齡,一次一次的攀登珠峰。
再比如說像褚時健老人家,70多歲了,還選擇創業,創辦了褚橙一年産值一兩個億,這些都是攀登者的典範。
他們在遇到逆境或者順境的時候,他們都沒有選擇停下來,而是去繼續向上走,所以你要看一下你自己,你是屬于放棄者還是紮營者,還是攀登者
上次我聊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有個老闆跟我說,他說老師你說的很對,他說我們在公司裡面開會,我隻要提出一個新的改革方案,永遠就存在種人,20%的人特别的響應這個新的方案(攀登者),60%選擇的是觀(紮營者),還有20%的人一定會選擇反對(放棄者)
面對逆境你要思考的4件事
第一,掌控力,現在發生的事有哪些部分是我能掌控的,有哪些部分是我不能掌控的?
比如今天你要參加一個很重要的會,結果下大雨,你是不是心情很糟糕?覺得怎麼遇到這樣一個鬼天氣,然後各種抱怨,煩躁。
那正确的做法是什麼呢?
你應該靜下來分析,下雨是我不能掌控的部分,打傘出門,然後早點出發,防止堵車遲到,這些是我能掌控的部分,我就做我能掌控的部分就可以了。
大多數情況下,影響我們心情的,都是些我們不能掌控的部分,而導緻我們無法做好我們能掌控的部分。
第二,擔當力,這件事的發生,到底是誰的責任,是誰造成的?普通人都是受害者思維,高手都是責任者思維!
假設你過馬路,這時是綠燈,然後你走過去了,結果一輛卡車闖紅燈,把你撞死了,這事是誰的責任?你肯定說,是卡車的責任啊?是他闖紅燈輸的我啊,我沒錯啊!是的,你說的沒錯,确實是卡車的責任,但不好意思,你死了。
理解我的意思了嗎?誰損失大,就是誰的責任。
綠燈過馬路難道就不該看看馬路兩邊的車嗎?
你去找别人的責任,隻會讓自己深陷逆境不可自拔,因為你給了自己一個合理的理由。
很多女人被老公劈腿,然後哭天抹淚到處訴苦,是他傷害我,我沒錯。
這人當初不你選的嗎?你怎麼不擦亮眼睛呢?這樣想的時候,你還難過啥?下次再選人時是不是就懂得擦亮眼睛了。
再說了,他劈腿你,說明你價值低啊,如果你價值高,你直接淘汰他不就完事了。
第三,影響力∶分析一下這事的發生會給我造成多大影響,會給我造成多大損失?幾幹塊?幾萬塊?還是破産?還是失去生命?很多人就喜歡把小事放大,簡稱叫災難幻想綜合征,實際有那麼嚴重嗎?
有的女孩子跟男朋友分個手就不想活了,覺得人生徹底完了。
實際他會給你造成多大損失呢?你沒什麼經濟損失,也危機不到生命,頂多就是感情上有點難過而已。
你最多半年就能忘掉這個人,最多再有半年就能在新交個男朋友,這事放在人生的跨度上算啥?
遇到任何讓自己痛苦的事,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