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3倍。
火星上有太陽系中最深的峽谷——水手谷。
它在火星赤道附近連綿延伸5000多千米,最寬處達200千米,最深處深入火星表面之下6千米,比地球上最深的裂谷還要深數倍。
衆多的峭壁斷垣令人驚心動魄。
火星與太陽距離最近206.6百萬千米,最遠249.2百萬千米,平均227.9百萬千米。
公轉周期687日,自轉周期24小時37分22.6秒,自轉軸與軌道面交角23°59',軌道面的傾角1°51',繞太陽的平均軌道速度24.13千米/秒,赤道半徑3395千米,兩極半徑3364千米,體積1624億立方千米,質量6.42萬億億噸,平均密度3.96克/立方厘米,表面重力加速度3.76米/秒2,表面逃逸速度5.0千米/秒,
火星的大氣成分主要為二氧化碳,占整個大氣比例的95%。
此外氮氣占3%,氩氣占1—2%,氧氣占1.1%,還有少量一氧化碳、水蒸汽、氫氣和臭氧等成分。
6、失蹤
“但是他們的決策速度慢了。
”
随着屏幕逐漸變黑,唐納森再度開口。
“從後來我們通過‘火星之子’太空實驗站電腦得到的信息來看,沒等這三名宇航員拟好向地球報告的草稿,完全由電腦控制的‘特潛2号’就自動與‘火星之子’太空實驗站對接了。
接下來,這三名太空人就與中心失去了聯系,原本準備報告的内容也沒有被報告。
換句話說,他們好像從此就徹底失蹤了。
”
郭威陷入了沉思。
這時郭威旁邊那名中年學者開口問道:
“您給我們看的全部記錄都是由電腦發回的?包括剛才的圖像?”
唐納森不易察覺地微合了一下眼簾,表示确實是這樣。
“準确的說,是‘火星之子’上的自動記錄器記錄并發回了這一切。
”一位宇航學家詳細地解釋了這一點。
“自動記錄器類似早期飛機上的黑匣子,能夠記錄飛船或者太空實驗站上發生的一切情況。
”
這裡專家衆多,分工極細,因此并非每一個人都是全才,是以宇航學家的解釋令很多人感到滿意,郭威也是如此。
“可您剛才說後來就沒有圖像了。
”中年提問者在對宇航學家表示感謝之後,又把頭重新轉向唐納森。
唐納森再次表示不錯。
“‘黑匣子’失靈了?”提問者好像是在開一個玩笑。
唐納森仿佛很吝啬自己的語言,又用體态語言表示了意見,那意思很顯然是“很顯然”的意思。
“我記得在任何太空裝置重新聯合時——比如說對接,都需要進行例行生物檢測。
‘特潛2号’在與‘火星之子’太空實驗站對接之前進行這一工作沒有?”
郭威終于停止思考,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而且問題提得非常尖銳。
“我明白你的意思。
”唐納森這次破例開了口。
“從‘火星之子’太空實驗站上自動記錄器發回的電腦記錄來看,‘火星之子’的電腦本來的确有這樣的要求,但是,對接還是馬上發生了。
根據記錄可以發現,決策來自‘特潛2号’。
”
郭威皺起眉頭表示不解。
“難道‘火星之子’不是‘特潛2号’的爸爸嗎?”
“這種比喻不夠準确。
”唐納森解釋道。
“這兩部電腦是平權的,沒有主輔之分。
也就是說,當‘特潛2号’的電腦與‘火星之子’的電腦的命令發生沖突時,‘火星之子’的電腦不可能強令‘特潛2号’的電腦改變命令。
事實上由于指令程序一般來說都是相同的,因此這種情況從沒有發生過——在此之前。
”
“在指令不一的情況下也能完成對接嗎?”郭威暫時沒有理會這種在此之前從沒有發生過的情況為什麼會發生。
“就是兄弟之間也該商量才是。
”
“反正最後對接是成功了。
”唐納森的表情有些無可奈何。
“但也隻有在一種情況下才會發生這種情況,那就是——”唐納森的語氣第一次變得有些緊張起來。
“‘火星之子’上有人人為地改變了其電腦的指令。
”
全場息聲。
7、病毒
“那後來——”大概過了10分鐘的時間,郭威終于打破甯靜,舔了舔嘴唇再次發問。
“就沒有任何信息了嗎?”
“‘火星之子’的電腦最後顯示,在‘火星之子’太空實驗站上已沒有任何生命迹象了,随後,它就不再有任何聲音和圖像信息了。
”唐納森陳述自動記錄器發回的資料。
“但是我們還從特急警報系統中收到了這樣一組極為奇怪的電訊,它是由三個毫無關系的詞彙組成的,而且根據記錄資料來看,這條電訊被初始發送人下令反複發送。
它們是——”
全場再次陷入無聲狀态,所有的人都在等待。
“火星;生命;基因。
”
全場繼續保持着無聲的寂靜。
從某種意義來說,在座所有的人都意識到了這三個詞彙并非毫無意義,它們正是剛才郭威與唐納森對話中所擔心的問題的答案。
事實上,郭威與唐納森剛才的對話涉及到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宇宙生物形态的問題。
有許多科學家認為,人類最有可能首先接觸到的外星生命,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