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說。
便無一百二十八故(文)燈第五雲。
然迷谛相别有總有别。
總有四句。
一數總行别。
二行總數别。
三數總行總。
四數别行别(文)數者十煩惱。
行者四谛欤。
假令四谛各有十煩惱雲數總。
各迷自谛雲行别。
謂苦谛下十煩惱。
但迷苦谛下行相等也。
依此第一數總行别之義雲百二十八。
若依餘句者。
不定也。
燈第五雲。
問。
一百二十八依何者立。
答。
依數總行别(并)修道惑(文)此四句疏燈釋義幽玄故。
本宗猶上古難義(雲雲)。
一。
其俱生者欲界具六(文)俱生者。
任運思察恒與身俱之儀欤答。
爾也難雲。
清涼大師解釋中。
惑餘妄心疊共同事故雲俱生(雲雲)随宋朝先德多分引彼釋。
成今文(見)答。
唯識論第一雲。
俱生我執無始時來。
虛妄薰習内因力故。
恒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
任運而轉故名俱生(文)述記一(末)雲。
與身俱起名曰俱生。
複橫計生名分别起(文)論文解釋與身俱生雲事分明也。
但于清涼之解釋者。
雖有俱生名言别途之義。
而非分别俱生之俱生故無相違。
先德釋者。
縛即妄心。
謂惑與妄心遞共同事故雲俱生○然離惑不名妄心。
離心惑依何住。
故疊相依名為不舍(文)鈔十七(上)雲。
一夫言俱生者。
必有二物。
煩惱是一。
與何物俱。
少妄心事同時生也。
二生即雜染。
則煩惱與生事俱也。
然離惑下以論相依釋經不舍(文)是但釋妄心與煩惱相依同事之義雲俱生。
若分别俱生之俱生者。
煩惱稠林義。
何可限俱生煩惱。
不通分别耶。
一。
合有十六(文)俱生煩惱約四谛不算之欤答。
爾也難雲。
折雲。
其俱下此不約四谛者。
前未見谛故。
四谛為所迷。
由見谛已證于初果。
俱生正障三界。
所以欲界惑潤欲界七變生死。
上二界惑潤上二界生死。
斷此惑已。
方證阿羅漢果。
故約三界以分生也答。
當章釋不約四谛也。
若依薩婆多。
見惑迷理。
修惑迷事故(雲雲)若依大乘。
十煩惱中貪嗔癡慢四唯迷事。
餘六迷理也。
但于難者。
約相應互通迷事理故。
分别起十多分迷理故約四谛。
俱生六中身邊二見唯迷事故約多分。
不約四谛。
或随轉小乘故不配四谛也。
六卷私記六雲。
問。
煩惱所知二障分别理事如何。
答。
但約煩惱障。
見所斷惑多分迷四谛理故名理惑。
然分有事識。
修所斷通事理。
謂與五見俱起惑迷谛理故名理惑。
獨頭行貪等迷粗事故名事惑。
若約一地分别。
前八品惑一向事惑。
第九品惑理事間雜也。
所知障準之可知(雲雲)此文修惑多分事之義也。
八日
一。
總有一百二十八也(文)于所知障有百二十八頭數欤答。
可有頭數也難雲。
所知障是唯無記。
微細之法也。
何可有頭數耶見以唯識論中。
煩惱障中百二十八根本煩惱釋。
所知障段不出頭數。
依之檢當章前後。
全無于所知障釋百二十八之義。
加之清涼大師解釋之中。
所知障細無分品類釋(給)答。
唯識論中。
釋所知障舉見疑無明愛恚慢十煩惱體。
而所知障既廣通四谛修道之五部。
縱雖微細法。
何無百二十八之不同耶。
是以清涼引唯識論文了。
見疑已下并于頭數與煩惱障同(雲雲)但清涼所知障細無多品類之解釋。
會唯識煩惱百二十八雲。
所知但标見疑無明愛恚慢等不雲百二十八。
煩惱障粗有多品類。
所知障細無多品類釋也。
心煩惱障粗顯易了法故顯頭數。
所知障微細一類無記故不顯頭數雲心也。
不妨知障有微細百二十八頭數也。
一。
問何故前愚法小乘等(文)見道惑約四谛數之。
修道惑約九地數之欤答。
爾也難雲。
分别惑迷理惑故。
配當四谛理數之。
俱生惑迷事惑故。
配三界九地顯斷相(見)如何答。
見惑修惑俱雖有親疏。
皆迷四谛理。
又見惑修惑俱可有九地九品别也。
然見惑約四谛數之事。
約斷惑門之時。
約三界四谛以法智類智各别斷之。
大乘真見道位雖頓斷之。
于相見道位有漸斷相故。
是故約迷谛之行相為一百一十二也。
又見惑雖有九地九品别。
約斷惑門之時。
于見道位隻一品斷。
而無漸斷之相故。
不雲九品之相也。
又于修惑雖有迷谛義。
斷之時無漸漸之相。
故約四谛不數之也(雲雲)但于難者。
伴一義計也。
一。
先斷分别有其三人(文)二乘之人于凡位可伏分别煩惱欤答。
可伏也難雲。
瑜伽論雲。
異生離欲時。
唯除貪等煩惱。
非見道所斷薩伽耶見(雲雲)述記第十(末)釋雲。
此據異生二乘等說(文)唯識論雲。
諸有漏道不能伏分别惑(雲雲)演秘五釋雲。
今據二乘及外道等(文)如何答。
七方便位既修谛理觀。
何不伏迷理見惑耶。
故今章雲。
若從具縛入真見等(雲雲)從具縛之言。
豈非伏位耶。
是以了義燈釋次第證超中二果之類雲。
或于見道前不伏修惑。
唯伏見惑(雲雲)或于七方便但伏見惑(雲雲)雲此事學者異義(雲雲)一雲。
次第證超中二果之類伏之。
超越一來不還不伏(雲雲)一雲。
諸二乘不伏(雲雲)一雲。
諸二乘皆伏見惑(雲雲)此第三義可存也。
但于瑜伽唯識等文者。
依外道異生之離染。
彼唯欣上厭下。
無理觀故不伏見惑也。
難雲。
爾者何述記演秘皆雲此據異生二乘等耶答。
一義雲。
二乘若六行觀時分不可伏故也。
不可遮理觀欤。
一。
唯識論第六雲。
諸有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