欤答。
爾也難雲。
所知障中嗔無記也。
爾者與第七識可相應耶答。
當段雲。
以嗔唯不善(文)但于難者。
燈七雲。
望煩惱障嗔唯不善。
望所知障即是無記(文)。
尋雲。
所知障中嗔通無記者。
上二界可有耶答。
一義雲。
煩惱所知障其體一也。
既唯不善欲界相應故。
又上界别體不可有無記嗔煩惱也(雲雲)又一釋所知障時嗔唯不善(雲雲)。
六日
一。
又以一類相續緣第八識(文)末那識釋邊見不相應故欤答。
唯識論雲。
述非一心中有二惠故。
邊見不相應也難雲。
縱一類相續雲。
何無護法正邊見耶。
義意第七識相應别境中惠。
豈非二惠并生耶答。
唯識論中于末那心所相應門出多有義。
第一有義。
四煩惱與五教遍行。
唯九心所相應(雲雲)孔目第一要問上卷。
末那唯九法相應之義也。
同于唯識一義也。
依此等義。
自本别境中惠不相應也。
故當段雲。
又以一類○故無邊見(文)此識刹那刹那同一行相我計故。
斷常等計别行相惑不起也。
依之折薪雲。
此識常執第八見分為自内我。
無暇起邊見也(雲雲)但于難者。
唯識第四雲。
我見雖是别境慧攝。
而五十一心所法中。
義有差别。
故開為二(文)述記雲。
我見即是别境所攝。
五十一心所中義别說為二。
一惠是境。
通三性九地故。
二見唯染污。
通九地等故。
既有寬狹。
别說不同故開為二(文)非一體并起。
以義門說相應也。
故非相違。
一。
其第八識總不起(文)第八識煩惱不相應欤答。
爾也難雲。
元曉大師二障義中。
第八識法執相應(雲雲)如何答。
唯識論雲。
此識唯是無覆無記異熟。
若是善染法者。
流轉還滅應不得成。
又此義是善染依故。
若善染者。
如極香臭應不受薰故。
善染因果俱不成立故。
此唯是無覆無記(文)同論藏識全無(文)當段雲。
總不起(文)但于難者。
元曉釋違論文解釋故不可依用也。
一。
嗔唯欲界(文)嗔煩惱可通上界欤答。
不通上界也難雲。
仁王經下卷(受持品)雲。
複次德惠菩薩。
以四無量心滅三有嗔品等煩惱(文)答。
唯識論第六雲。
此中煩惱何界系耶。
嗔唯欲。
餘通三界(文)又雲。
嗔唯不善。
損自他故。
餘九通二。
上界者。
唯無記攝。
定所伏(文)薩婆多唯識嗔唯欲界之性相一同也。
不亘異義。
故當章雲。
嗔唯欲界(文)鈔十三上雲。
欲界四谛各有十惑。
為四十。
上二界各除嗔。
有七十二(文)但于仁王經文者。
言總意别也。
難雲。
成實論第十二(雜門品)雲。
問曰。
欲界中具十煩惱。
色無色界除嗔。
餘殘一切是事雲何。
答曰。
彼中亦有嫉妒等。
何以知之經中說。
有梵王。
語諸梵言。
汝等而詣瞿昙沙門。
汝但住此盡老死邊。
是名嫉妒。
有嫉妒故亦應有嗔(文)答。
成實論三界十使皆不善(雲雲)又嫉妒通上界故。
經部一義别途性相也。
不足和會欤。
若強會之者。
準淨影大師解釋。
依借起下界嗔煩惱。
釋亦應有嗔欤猶難雲。
依淨影西明師等解釋。
經部成實等意。
嗔煩惱通三界(雲雲)答。
經部等小乘部計各别也。
不及和會也難雲。
付大乘。
元曉大師引瑜伽文。
嗔煩惱通善心(雲雲)若通善心者。
何不通上界耶答。
元曉釋菩薩利生時。
善惡俱起之義也。
非謂嗔煩惱通上界也。
次淄州大師所知障嗔無記(雲雲)既無記也。
何不通上界耶。
是以淨影大師釋十使界系。
約大乘義釋雲。
雖無文證理亦應通(雲雲)答。
燈釋付色界嗔煩惱。
約二障釋之。
上二界自本嗔煩惱不起。
何可及異釋耶。
次淨影釋。
隋朝瑜伽具本唯識等未翻傳。
故有此發肆釋欤。
西明仁王疏雲。
然嗔煩惱諸宗不同答。
依薩婆多唯在欲界。
依經部宗嗔通三界。
今依大乘瑜伽說同薩婆多。
今依此經同經部說。
或可此經随轉理門。
或可此經文言總意别。
謂三有中欲界有嗔。
故言三有嗔等。
據實不通上界(文)尋雲。
上二界煩惱皆是有覆(文)爾者于上界現行煩惱作惡業。
可堕惡道耶答。
上界諸煩惱皆無記。
故不可作引當果之業。
但無記現行成潤生業也尋雲。
何故上界惑皆無記可雲耶答。
定所伏故也問。
爾者嗔煩惱定所伏。
無記上界可相應。
如何答。
餘貪等煩惱通染污無記二性。
故界系上界可相應。
嗔唯不善故。
本上界無故。
定所伏不可雲也。
唯識論六雲。
嗔唯不善。
損自地故。
餘九通二。
上二界者唯無記攝。
定所伏故(文)。
七日
一。
其分雖起者欲界四谛各有十種(文)滅道二谛有十煩惱欤答。
爾也難雲。
身見偏有有漏果處。
正迷空無我理。
邊見亦同果處起。
妄執斷常邊。
既是有漏粗果處轉惑也。
何通滅道可雲耶。
是以唯識論中。
身邊二見唯果處起。
别空非我屬苦谛故(文)加之非因執因。
非道計道等戒取者。
是苦道所斷也。
何戒取又可通集滅所斷耶。
有抄雲。
空非我行相唯在苦谛。
迷此空非我行相。
而起身邊二見。
即迷空行相執我所。
迷非我行相執我。
于五取蘊執斷常之邊見。
所以雲苦谛有十種。
除苦谛餘三谛無之(雲雲)如何答。
當段雲。
其分别起者。
欲界四谛各有十種。
即為四十(文)但于難者。
述記六(末)雲。
然立一百二十八煩惱。
唯依數總别緣者說。
若依總行相數